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77


    本发明主要涉及液压软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液压软管总成由螺帽、接头芯、套筒、胶管组成,接头芯、套筒、胶管经过扣压连接在一起。常规下,螺帽扣压在接头芯上,接头芯自带固定扳手的六方结构,如图1所示,此结构是防止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螺帽拧紧时接头芯跟转从而导致接头不能有效拧紧,满足不了管路连接需要。但是此结构存在明显弊端:由于接头芯自带六方结构,所以接头芯材料的成本增加;由于接头芯的六方结构,在连接时需对螺帽使用扣压冷变形工序,容易使结构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及其制作工艺,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软管连接结构由于接头芯的六方结构,导致在连接装配时需要进行扣压冷成型,易出现零件变形、裂纹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包括螺帽、接头芯和套管,所述接头芯取消扳手六方结构,对所述套管使用八方结构,且所述螺帽套接所述接头芯。

    所述套管和所述接头芯配合处均设有矩形槽,两者对应的所述矩形槽互相匹配,使得套筒扣压与接头芯连接更紧密,实现防拔脱功能,增加台阶孔至φ4.5,满足八方扣压完后接头芯内孔不产生变形,实现正常工艺芯棒的通止。

    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在所述八方结构根部处,即所述第二分段上形成30°倒角。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工序:首先由全自动胶管下料机根据工艺要求将软管截断成所需长度;

    步骤2、分件准备工序:依据产品结构明细领取对应的零件,其中接头芯在制作时,取消其自带的扳手六方结构,并对接头芯和套筒内部增设矩形槽,增加台阶孔至φ4.5,同时螺帽采用套式结构;

    步骤3、预成型工序:按顺序将接头芯、套筒以及螺帽进行装配,螺帽使用锁螺母机处理完成后套接所述接头芯;需用八瓣扣压模以及冷成型技术对套筒扣压成八方结构,形成的套筒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所述第二分段上倒角30°制r2圆;其中,八方成型范围s=14~36;

    步骤4、胶管装配工序:将扣压好的零件与胶管进行装配;

    步骤5、软管总成扣压工序:最后使用全自动扣压机,根据工艺尺寸完成对套筒进行扣压成型,套筒的扣压范围尺寸在φ14~φ80。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接头芯与套筒配合处增加矩形槽使得套筒扣压与接头芯连接更紧密,实现防拔脱功能,接头芯取消六方,即取消螺帽的扣压连接工序,避免了螺帽因扣压冷变形工序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降低了成本,且质量可靠性也相应提高。

    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发明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的附图是本发明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的软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螺帽;2-接头芯;3-套管;4-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现有的零件由于接头芯本身自带固定扳手六方结构,这种结构本身增加了接头芯材料成本以及制作成本,而且由于接头芯的六方结构导致螺帽需要采用扣压式,扣压式螺帽受工艺、材料、性能影响,易出现跟转、裂纹等现象,且因为螺帽扣压后经过冷变形与接头芯连接,增加了制作成本。

    参照附图2,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包括螺帽1、接头芯2和套管3,所述接头芯2取消扳手六方结构,对所述套管3使用八方结构,且所述螺帽1套接所述接头芯2。

    所述套管3和所述接头芯2配合处均设有矩形槽4,两者对应的所述矩形槽4互相匹配,使得套筒扣压与接头芯连接更紧密,实现防拔脱功能,增加台阶孔至φ4.5,满足八方扣压完后接头芯内孔不产生变形,实现正常工艺芯棒的通止。

    所述套筒3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在所述八方结构根部处,即所述第二分段上形成30°倒角。

    在此种结构下,不需要对螺帽1进行扣压工序,且取消了接头芯2上的六方结构,洁身了材料成本以及工艺成本,同时减小了由于扣压冷变形产生对螺帽1性能的影响,避免螺帽1出现跟转、裂纹等现象,新结构经过各项破坏性试验证明,性能上超越了国家标准的各项要求。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工序:首先由全自动胶管下料机根据工艺要求将软管截断成所需长度,切割长度的精度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2、分件准备工序:依据产品结构明细领取对应的零件,其中接头芯在制作时,取消其自带的扳手六方结构,并对接头芯和套筒内部增设矩形槽,增加台阶孔至φ4.5,同时螺帽采用套式结构;

    步骤3、预成型工序:按顺序将接头芯、套筒以及螺帽进行装配,螺帽使用锁螺母机处理完成后套接所述接头芯;需用八瓣扣压模以及冷成型技术对套筒扣压成八方结构,形成的套筒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所述第二分段上倒角30°制r2圆;其中,八方成型范围s=14~36;

    步骤4、胶管装配工序:将扣压好的零件与胶管进行装配;

    步骤5、软管总成扣压工序:最后使用全自动扣压机,根据工艺尺寸完成对套筒进行扣压成型,套筒的扣压范围尺寸在φ14~φ8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接头芯与套筒配合处增加矩形槽,使得套筒扣压与接头芯连接更紧密,实现防拔脱功能,接头芯取消六方,即取消螺帽的扣压连接工序,避免了螺帽因扣压冷变形工序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降低了成本,且质量可靠性也相应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包括螺帽(1)、接头芯(2)和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芯(2)取消扳手六方结构,对所述套管(3)使用八方结构,且所述螺帽(1)套接所述接头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和所述接头芯(2)配合处均设有矩形槽(4),两者对应的所述矩形槽(4)互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在所述八方结构根部处,即所述第二分段上形成30°倒角。

    4.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下料工序:首先由全自动胶管下料机根据工艺要求将软管截断成所需长度;

    步骤2、分件准备工序:依据产品结构明细领取对应的零件,其中接头芯在制作时,取消其自带的扳手六方结构,并对接头芯和套筒内部增设矩形槽,同时螺帽采用套式结构;

    步骤3、预成型工序:按顺序将接头芯、套筒以及螺帽进行装配,螺帽使用锁螺母机处理完成后套接所述接头芯;需用八瓣扣压模以及冷成型技术对套筒扣压成八方结构,形成的套筒包括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通过所述第二分段和所述第三分段,所述第三分段为八方结构,在所述八方结构根部处,即所述第二分段上形成30°倒角;

    步骤4、胶管装配工序:将扣压好的零件与胶管进行装配;

    步骤5、软管总成扣压工序:最后使用全自动扣压机,根据工艺尺寸完成对套筒进行扣压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套筒的扣压范围尺寸在φ14~φ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软管连接机构,包括螺帽、接头芯和套管,所述接头芯取消扳手六方结构,对所述套管使用八方结构,且所述螺帽套接所述接头芯。本发明通过在接头芯与套筒配合处增加矩形槽,使得套筒扣压与接头芯连接更紧密,实现防拔脱功能,接头芯取消六方,即取消螺帽的扣压连接工序,避免了螺帽因扣压冷变形工序出现变形、裂纹等问题,降低了成本,且质量可靠性也相应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韩菊花;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双翼液压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8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9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