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dd马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
背景技术:
dd直驱电机是包括力矩电机和直线电机的直接驱动马达。由于其输出力矩大,因此有些公司将该产品直接称为力矩伺服。与传统的电机不同,该产品的大力矩使其可以直接与运动装置连接,从而省去了诸如减速器,齿轮箱,皮带轮等连接机构,因此才会称其为直驱动电机。直线电动机是一种通过将封闭式磁场展开为开放式磁场,将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而不需要任何中间转换机构的传动装置。直线电动机的结构可以看作是将一台旋转电动机沿径向剖开,并将电动机的圆周展开成直线而形成的。其中定子相当于直线电动机的初级,转子相当于直线电动机的次级,当初级通电流后,在初次级之间的气隙中产生行波磁场,在行波磁场与次级永磁体的作用下产生驱动力,从而实现运动部件的直线运动。
但是,现有dd马达,因为其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dd马达,因为其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包括马达外壳,所述马达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马达外壳焊接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机传动轴,且电机传动轴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传动轴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动台,且电机转动台与电机传动轴螺栓连接,所述电机转动台的外侧一周设置有转动台侧板,且转动台侧板与电机转动台焊接连接,所述转动台侧板的内侧设置有转动台内板,且转动台内板与电机转动台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动台侧板与转动台内板之间设置有通风仓。
优选的,所述转动台侧板的两侧设置有防尘吸风口,且防尘吸风口与转动台侧板焊接连接,所述转动台内板的下端设置有导风板出风口,且导风板出风口与电机转动台一体成型设置,每个所述导风板出风口的一侧下方均设置有导风板,且导风板与电机转动台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滤网,且进风滤网与马达外壳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马达外壳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且散热口与马达外壳焊接连接。
优选的,每个所述散热口的内部设置有出风板,且出风板与马达外壳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出风板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孔,且出风孔与出风板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出风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网,且防尘网与马达外壳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壁一周均设置有电机散热导热铜片,且电机散热导热铜片与电机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防尘吸风口、通风仓、导风板、导风板出风口的设置,当马达在工作时,其输出端的电机转动台会频繁旋转,而电机转动台在旋转时导风板倾角下方的气压变低,低气压会使得通风仓内部形成负压,负压的通风仓会从防尘吸风口处从外往内吸入空气,从而外部空气会依次从防尘吸风口、通风仓、导风板出风口穿过形成气流,最后气流从导风板向下方吹去从而实现了马达外壳外壳的降温功能,节能且降低功耗,解决了现有dd马达,因为其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的问题。
2、通过电机散热导热铜片、进风滤网、散热口的设置,当电机转动台旋转工作所带来的气流从导风板吹下时,气流穿过进风滤网进入马达外壳内部,电机外壁的电机散热导热铜片将热量传导至其上,从进风滤网进入的风加快了电机散热导热铜片上的热量散热,热空气最后从散热口吹出,极大降低了装置工作温度,节能环保且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机转动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机转动台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马达外壳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马达外壳;2、电机;3、电机散热导热铜片;4、电机传动轴;5、电机转动台;6、转动台侧板;7、转动台内板;8、通风仓;9、导风板;10、进风滤网;11、防尘吸风口;12、散热口;13、导风板出风口;14、出风板;15、出风孔;16、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包括马达外壳1,马达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且电机2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机传动轴4,且电机传动轴4与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电机传动轴4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动台5,且电机转动台5与电机传动轴4螺栓连接,电机转动台5的外侧一周设置有转动台侧板6,且转动台侧板6与电机转动台5焊接连接,转动台侧板6的内侧设置有转动台内板7,且转动台内板7与电机转动台5一体成型设置,转动台侧板6与转动台内板7之间设置有通风仓8。
进一步,转动台侧板6的两侧设置有防尘吸风口11,且防尘吸风口11与转动台侧板6焊接连接,转动台内板7的下端设置有导风板出风口13,且导风板出风口13与电机转动台5一体成型设置,每个导风板出风口13的一侧下方均设置有导风板9,且导风板9与电机转动台5焊接连接,电机转动台5在旋转时导风板9倾角下方的气压变低,低气压会使得通风仓8内部形成负压,负压的通风仓8会从防尘吸风口11处从外往内吸入空气,从而外部空气会依次从防尘吸风口11、通风仓8、导风板出风口13穿过形成气流。
进一步,导风板9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滤网10,且进风滤网10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进风滤网10用以通过导风板9带来的气流,并且过滤阻挡空气中的灰尘。
进一步,马达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12,且散热口12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散热口12用以排出电机2外壁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上传导的热量,用以散热。
进一步,每个散热口12的内部设置有出风板14,且出风板14与马达外壳1一体成型设置,出风板14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孔15,且出风孔15与出风板14一体成型设置,出风板14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网16,且防尘网16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出风孔15用以排出热量,而防尘网16防止外部灰尘进入马达外壳1。
进一步,电机2的外壁一周均设置有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且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与电机2焊接连接,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用以吸收传导电机2散发的热量,从而实现快速降温的功能,提高dd电机的散热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马达在工作时,其输出端的电机转动台5会频繁旋转,而电机转动台5在旋转时导风板9倾角下方的气压变低,低气压会使得通风仓8内部形成负压,负压的通风仓8会从防尘吸风口11处从外往内吸入空气,从而外部空气会依次从防尘吸风口11、通风仓8、导风板出风口13穿过形成气流,最后气流从导风板9向下方吹去从而实现了马达外壳1外壳的降温功能,节能且降低功耗,解决了现有dd马达,因为其在长时间工作后产生的热量不易排出,造成电机温度过高的问题,当电机转动台5旋转工作所带来的气流从导风板9吹下时,气流穿过进风滤网10进入马达外壳1内部,电机2外壁的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将热量传导至其上,从进风滤网10进入的风加快了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上的热量散热,热空气最后从散热口12吹出,极大降低了装置工作温度,节能环保且高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包括马达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且电机(2)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机传动轴(4),且电机传动轴(4)与电机(2)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电机传动轴(4)的上端设置有电机转动台(5),且电机转动台(5)与电机传动轴(4)螺栓连接,所述电机转动台(5)的外侧一周设置有转动台侧板(6),且转动台侧板(6)与电机转动台(5)焊接连接,所述转动台侧板(6)的内侧设置有转动台内板(7),且转动台内板(7)与电机转动台(5)一体成型设置,所述转动台侧板(6)与转动台内板(7)之间设置有通风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台侧板(6)的两侧设置有防尘吸风口(11),且防尘吸风口(11)与转动台侧板(6)焊接连接,所述转动台内板(7)的下端设置有导风板出风口(13),且导风板出风口(13)与电机转动台(5)一体成型设置,每个所述导风板出风口(13)的一侧下方均设置有导风板(9),且导风板(9)与电机转动台(5)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9)的下方设置有进风滤网(10),且进风滤网(10)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外壳(1)的两侧设置有散热口(12),且散热口(12)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口(12)的内部设置有出风板(14),且出风板(14)与马达外壳(1)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出风板(14)的内部设置有出风孔(15),且出风孔(15)与出风板(14)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出风板(14)的两侧均设置有防尘网(16),且防尘网(16)与马达外壳(1)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dd马达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外壁一周均设置有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且电机散热导热铜片(3)与电机(2)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