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7-07  130


    本发明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



    背景技术:

    在对管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时候,常常需要对管材进行扩口处理,在对管材进行扩口的时候,一般使用扩口模具对管材的管口进行扩大。

    但现有的扩口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模具上的扩口块进行扩口,但在进行扩口的过程中,产品因扩口加力,使产品稳定性差,并且现有的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扩口,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顶板、中夹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顶板与产品顶部接触的其一表面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其一表面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其一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中夹板固定;

    所述中夹板上设有其一夹板、其二夹板和限位块;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设在所述中夹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中夹板的端部;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两者的端部在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滑动;

    所述下底板上设有扩口件、顶升件和分离件;所述扩口件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顶升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外边,所述分离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其一夹板依次排列设有两个其一箍紧件;所述其二夹板依次排列设有其二箍紧件;所述其一箍紧件和其二箍紧件相对设置,两者相互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

    优选的,所述其一夹板和/或其二夹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下底板上安装的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

    优选的,所述顶升件为“工”状,所述顶升件设有横板、支撑板和基板;顶部的所述横板与所述支撑板一端两侧的连接处呈倾斜状;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固定,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的尺寸逐次变小;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尺寸与夹持缝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扩口件设有扩口底座和扩口管;所述扩口底座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扩口管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内,所述扩口管的外壁与所述扩口底座的内壁之间有预留间隙,所述扩口管的尺寸与所述扩口管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扩口底座还设有安装所述分离件的安装位;所述分离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的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优选的,所述分离件为楔子状,所述分离件的粗端固定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的锐端向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形成的箍紧圈延伸。

    优选的,所述箍紧圈设有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所述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结构一致;所述第一箍紧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所述其一夹板上,所述第二凸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结合呈阶梯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箍紧为内弧状,所述第一箍紧的内弧面固定橡胶条,多个所述橡胶条呈螺纹式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固定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其一夹板的贴合面上设有滑槽,与所述限位块贴合的所述其一夹板的端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上顶板、中夹板和下底板实现对产品的定位夹持,通过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的分离对产品进行夹持,下底板上扩口管顶升对相应的产品管口进行扩口,同时下底板带动定位柱上升,使定位柱套入在定位孔内;从而完成扩口工作,本方案结构简单,扩口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总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总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总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下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顶板1、中夹板2和下底板3;所述上顶板1与产品顶部接触的其一表面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其一表面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其一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中夹板2固定;

    所述中夹板2上设有其一夹板25、其二夹板22和限位块20;所述其一夹板25和其二夹板22设在所述中夹板2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20固定在所述中夹板2的端部;所述其一夹板25和其二夹板22两者的端部在所述限位块20的侧壁上滑动;

    进一步,限位块20包括第一限位块20和第二限位块20,第一回弹件29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20的一端固定,第一回弹件29的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20的另一端固定;第二回弹件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20的一端固定,第二回弹件的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20的另一端固定;第一回弹件29和第二回弹件是拉伸弹簧。

    所述下底板3上设有扩口件26、顶升件21和分离件28;所述扩口件26安装在所述下底板3上,所述顶升件21安装在所述扩口件26的外边,所述分离件28安装在所述扩口件26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其一夹板25依次排列设有两个其一箍紧件23;所述其二夹板22依次排列设有其二箍紧件23;所述其一箍紧件23和其二箍紧件23相对设置,两者相互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

    优选的,所述其一夹板25和/或其二夹板22上设有定位孔24,所述下底板3上安装的定位柱27与所述定位孔24配合定位。

    优选的,所述顶升件21为“工”状,所述顶升件21设有横板、支撑板和基板;顶部的所述横板与所述支撑板一端两侧的连接处呈倾斜状;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固定,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下底板3上;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的尺寸逐次变小;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尺寸与夹持缝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扩口件26设有扩口底座和扩口管;所述扩口底座固定在所述下底板3上;所述扩口管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内,所述扩口管的外壁与所述扩口底座的内壁之间有预留间隙,所述扩口管的尺寸与所述扩口管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扩口底座还设有安装所述分离件28的安装位;所述分离件2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的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28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优选的,所述分离件28为楔子状,所述分离件28的粗端固定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28的锐端向所述其一夹板25和其二夹板22形成的箍紧圈延伸。

    优选的,所述箍紧圈设有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所述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结构一致;所述第一箍紧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所述其一夹板25上,所述第二凸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结合呈阶梯状。

    优选的,所述第一箍紧为内弧状,所述第一箍紧的内弧面固定橡胶条,多个所述橡胶条呈螺纹式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固定在所述限位块20的上;所述限位块20与所述其一夹板25的贴合面上设有滑槽,与所述限位块20贴合的所述其一夹板25的端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实施例2:首先,将产品放入到中夹板2上,产品的顶部卡在上顶板1上的卡位槽内,产品的下部放置到箍紧圈内,这时第一气缸推动上顶板1向中夹板2方向移动,使产品的两端分别与卡位槽、箍紧圈之间没有间隙;

    第二气缸推动下底板3向中夹板2方向移动;顶升件21的顶部上升,利用顶升件21的特性(因顶升件21的中部宽底部窄)顶升件21将其一夹板2522和其二夹板22分离,且分离间隙逐渐减少,而第一、二回弹件恢复原状(因其一夹板2522、其二夹板22的端部分别与第一限位块20和第二限位块20的端部平齐),同时,扩口管上升,对产品穿过箍紧圈的管口进行扩口。

    扩口完成,第一气缸带动上顶板1上升,第二气缸带动下底板3下降,顶升件21回落,其一夹板2522和其二夹板22分离,人工或机械臂将产品拾取。

    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是:扩口管的外壁与所述扩口底座的内壁之间有预留间隙,该预留间隙与产品管口扩口后相符;例如:产品管口的直径5cm,扩口后产品的直径为5.3cm,相应的扩口管的直径为5.2cm,扩口管的外壁与所述扩口底座的内壁之间有预留间隙为0.1cm。

    实施例4与实施例2、3不同之处,在其一夹板2522和其二夹板22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24和第二定位孔24,下底板3上设有相应的第一、二定位柱27;当下底板3上升时,能够保证定位柱27插入到相应的定位孔24内,从而保证在扩口的时候,外力过大,使其一夹板2522和其二夹板22分离。

    实施例5与实施例2、3、4不同之处,在扩口底座内安装分离件28,分离件28为上部扁平下部逐渐变大,防止在扩口的过程中,压力过大,是箍紧圈与产品结合过强,通过分离件28将箍紧圈分离。

    实施例5:在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的内弧面固定橡胶条,在扩口的过程中,防止对产品的接触面进行损坏。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上顶板、中夹板和下底板实现对产品的定位夹持,通过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的分离对产品进行夹持,下底板上扩口管顶升对相应的产品管口进行扩口,同时下底板带动定位柱上升,使定位柱套入在定位孔内;从而完成扩口工作,本方案结构简单,扩口的效率得到相应的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顶板、中夹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顶板与产品顶部接触的其一表面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其一表面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其一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中夹板固定;

    所述中夹板上设有其一夹板、其二夹板和限位块;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设在所述中夹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中夹板的端部;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两者的端部在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滑动;

    所述下底板上设有扩口件、顶升件和分离件;所述扩口件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顶升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外边,所述分离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一夹板依次排列设有两个其一箍紧件;所述其二夹板依次排列设有其二箍紧件;所述其一箍紧件和其二箍紧件相对设置,两者相互配合对产品进行夹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一夹板和/或其二夹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下底板上安装的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配合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件为“工”状,所述顶升件设有横板、支撑板和基板;顶部的所述横板与所述支撑板一端两侧的连接处呈倾斜状;所述基板与所述支撑板另一端固定,所述基板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的尺寸逐次变小;所述支撑板的中下部尺寸与夹持缝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件设有扩口底座和扩口管;所述扩口底座固定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扩口管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内,所述扩口管的外壁与所述扩口底座的内壁之间有预留间隙,所述扩口管的尺寸与所述扩口管的尺寸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口底座还设有安装所述分离件的安装位;所述分离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扩口底座的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的另一端垂直向上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件为楔子状,所述分离件的粗端固定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分离件的锐端向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形成的箍紧圈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紧圈设有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所述第一箍紧和第二箍紧结构一致;所述第一箍紧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所述其一夹板上,所述第二凸台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的结合呈阶梯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箍紧为内弧状,所述第一箍紧的内弧面固定橡胶条,多个所述橡胶条呈螺纹式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端部固定在所述限位块的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其一夹板的贴合面上设有滑槽,与所述限位块贴合的所述其一夹板的端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工位的扩口模具,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上顶板、中夹板和下底板;所述上顶板与产品顶部接触的其一表面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其一表面上设有具有弹性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一端与所述其一表面固定,所述连接柱另一端与所述中夹板固定;所述中夹板上设有其一夹板、其二夹板和限位块;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设在所述中夹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中夹板的端部;所述其一夹板和其二夹板两者的端部在所述限位块的侧壁上滑动;所述下底板上设有扩口件、顶升件和分离件;所述扩口件安装在所述下底板上,所述顶升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外边,所述分离件安装在所述扩口件的内部。

    技术研发人员:苏晓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豪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3
    技术公布日:2021.03.12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7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