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助行装置,具体为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及切换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日常的助行康复辅具种类多种多样,比如假肢手杖、臂杖、腋拐、轮椅、助行架等。助行架主要是指借助上肢力量辅助使用者进行站立和步行活动的器具,能够有效地帮助使用者改进和提高行走能力,大量的残疾患者需要这类助行康复辅具。
2、市场上目前现有的台式或腋下支撑助行架,针对坐姿通常采用绑带或吊座板实现,使用不方便且不舒适不高;另外市场上的助行架使用的基本都是4寸脚轮,行走是方向不好控制,当遇到障碍时难以顺利通过或强行通过有倾翻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上述现有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坐姿状态下乘坐舒适性高,且越障性能优良,稳定性高的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及切换使用方法。
2、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边架、可拆卸的坐垫结构和靠背结构,两组所述边架之间的上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两组边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架体,所述边架包括一组前边架和一组后边架,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之间设有衔接板,所述前边架的下端设有移动轮,所述后边架上设有中间轮,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之间下部设有加强连接管,所述加强连接管的下方垂直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下端设有侧边防倒管,所述侧边防倒管的下端设有前防倒辅助轮,所述后边架的后侧安装有后防倒管,所述后防倒管的下端设有后防倒辅助轮,所述后边架上焊接设置有连接短管,所述坐垫结构可拆卸设置于连接短管上,所述边架的上端设置有扶手架,所述靠背结构可拆卸设置于扶手架上,两组所述扶手架的前端连接有衔接管,所述扶手架的上端设有腋下支撑管,两组所述扶手架的腋下支撑管之间设有前护管。
3、进一步地,在本方案中:为实现坐垫结构和边架的连接,并且实现坐姿或者行走状态下坐垫位置状态的便捷式调节,所述坐垫结构包括坐垫支撑管和坐垫,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与连接短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坐垫支撑管的另一端下端卡扣设置于后防倒管上,所述坐垫支撑管与两组边架对应设置两组,所述坐垫的下表面设有坐垫架,所述坐垫架的一端通过转筒套设于一组坐垫支撑管上,且所述坐垫架通过转筒与坐垫支撑管转动相连,所述坐垫架的另一端与另一组坐垫支撑管卡扣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短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弹珠,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珠与连接短管相连。
5、进一步地,在本方案中:为实现坐姿或者助行状态下的靠背结构的便捷式调节,所述扶手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靠背结构包括靠背管和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靠背管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弯管为倾斜设置,所述靠背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安装弹珠,所述靠背管的两端均可嵌插设置于安装筒内,所述安装弹珠与安装孔适配。
6、优选地,所述前护管、腋下支撑管以及弯管上均设置有软包。
7、进一步地,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的上端开设有滑筒,所述扶手架的下端设有两组滑杆,两组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设于前边架和后边架的滑筒内,所述滑筒和滑杆上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于滑筒上开设有一组,所述固定孔沿滑杆的高度方向上开设有多组,所述滑筒和滑杆的固定孔内嵌插设有e形插销。
8、优选地,所述侧边防倒管和后防倒管均呈倒置的l形。
9、优选地,所述中间轮采用12英寸轮固定在边架上。
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前边架的下部之间设有辅助连杆,所述辅助连杆的前侧设有越障轮,所述越障轮的尺寸为8英寸,所述越障轮的下表面不与地面接触。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轮、中间轮、前防倒辅助轮和后防倒辅助轮上均对应设置有刹车机构。
12、进一步地,所述衔接板沿前边架和后边架的高度方向设有多组。
13、在本方中所涉及到的弹珠为现有技术,故在本方案中不再详细介绍。
14、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的切换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15、(1)需要以行走状态使用时,坐垫以转筒作为支点被翻起,并且可以通过绳子等固定方式将翻起的坐垫固定在右侧的边架上,使用者进入到两组腋下支撑管之间,并且通过腋窝夹持腋下支撑管,此时,将靠背管进行正装;首先下压安装弹珠,安装弹珠被压至靠背管内,将靠背管的自由端嵌插进入扶手架的安装筒内,随着靠背管的嵌插进入,待靠背管上的安装弹珠与安装筒侧壁的安装孔对应时,弹出从安装孔内弹出,实现靠背管与扶手架之间的连接,此时弯管朝上,弯管、与前护管、两组腋下支撑管共同形成一个防护区间,对行走的使用者进行防护;
16、(2)需要以坐姿状态使用时,首先将坐垫以转筒为支点沿着转筒转动翻下,坐垫架的下端卡扣在坐垫支撑管上,并且可以调整靠背结构,使靠背反装,具体的是将靠背管的另一端与扶手架连接,此时弯管朝下,可以作为靠背使用;对于特殊使用情况下,可以直接拆卸下坐垫结构和靠背结构,仅做行走助行架使用;
17、(3)在调节扶手架的使用高度时,通过调节e形插销相较于滑筒的固定孔的具体安装位置即可实现;具体的,拆下e形插销,向上或者向下对扶手架施力,滑杆沿滑筒滑动,待滑杆拉出合适位置时,将e形插销嵌插进对应的固定孔内,从而实现滑杆相较于滑筒的该位置的固定;
18、(4)在整个行走过程中,通过12英寸中间轮与8英寸越障轮的配合,可以显著提高行走过程中的越障通过性,并且在前防倒辅助轮和后防倒辅助轮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助行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9、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及切换使用方法,具体具有下述优点:
20、(1)通过可以转动调节使用状态的坐垫结构的设置,实现了坐姿和行走模式的便捷式切换,并且配合可便捷式调节靠背结构的设置,提升了坐姿状态下的使用舒适性,与行走状态下的安全性;
21、(2)在特殊的使用需求下,通过坐垫结构和靠背结构的可拆卸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便捷式拆卸下坐垫结构和靠背结构,仅用于行走模式的使用,助行架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22、(3)通过扶手架的高度调节更好的满足了不同身高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23、(4)通过12英寸中间轮与8英寸越障轮的配合,可以显著提高行走过程中的越障通过性,并且在前防倒辅助轮和后防倒辅助轮的配合作用下保证了助行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边架、可拆卸的坐垫结构和靠背结构,两组所述边架之间的上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将两组边架连接为一个整体的架体,所述边架包括一组前边架和一组后边架,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之间设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沿前边架和后边架的高度方向设有多组,所述前边架的下端设有移动轮,所述后边架上设有中间轮,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之间下部设有加强连接管,所述加强连接管的下方垂直设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下端设有侧边防倒管,所述侧边防倒管的下端设有前防倒辅助轮,所述后边架的后侧安装有后防倒管,所述后防倒管的下端设有后防倒辅助轮,所述后边架上焊接设置有连接短管,所述坐垫结构可拆卸设置于连接短管上,所述边架的上端设置有扶手架,所述靠背结构可拆卸设置于扶手架上,两组所述扶手架的前端连接有衔接管,所述扶手架的上端设有腋下支撑管,两组所述扶手架的腋下支撑管之间设有前护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结构包括坐垫支撑管和坐垫,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与连接短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坐垫支撑管的另一端下端卡扣设置于后防倒管上,所述坐垫支撑管与两组边架对应设置两组,所述坐垫的下表面设有坐垫架,所述坐垫架的一端通过转筒套设于一组坐垫支撑管上,且所述坐垫架通过转筒与坐垫支撑管转动相连,所述坐垫架的另一端与另一组坐垫支撑管卡扣固定;所述连接短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弹珠,所述坐垫支撑管的一端通过连接弹珠与连接短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架的一端开设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靠背结构包括靠背管和弯管,所述弯管的一端与靠背管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弯管为倾斜设置,所述靠背管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组安装弹珠,所述靠背管的两端均可嵌插设置于安装筒内,所述安装弹珠与安装孔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护管、腋下支撑管以及弯管上均设置有软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架和后边架的上端开设有滑筒,所述扶手架的下端设有两组滑杆,两组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设于前边架和后边架的滑筒内,所述滑筒和滑杆上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于滑筒上开设有一组,所述固定孔沿滑杆的高度方向上开设有多组,所述滑筒和滑杆的固定孔内嵌插设有e形插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防倒管和后防倒管均呈倒置的l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轮采用英寸轮固定在边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前边架的下部之间设有辅助连杆,所述辅助连杆的前侧设有越障轮,所述越障轮的尺寸为8英寸,所述越障轮的下表面不与地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中间轮、前防倒辅助轮、后防倒辅助轮和越障轮上均对应设置有刹车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捷式切换坐姿和行走模式的助行架的切换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