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液压油缸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
背景技术:
1、参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5673766a的专利文献所公开的一种自散热油缸装置,包括两油缸和散热体,油缸包括沿轴向设置的油腔、可沿轴向移动设置在油腔内的活塞杆组件和与油腔相连通的输油管,散热体具有缓存腔,两油缸的油腔通过输油管和缓存腔连通,还包括调节液压油温度的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包括用于监测液压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进一步降低液压油温度的制冷单元和用于控制液压油温度的温控仪,所述制冷单元设置在所述散热体上,控制所述制冷单元启动/关闭的控制开关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温控仪电连接。采用本发明中的结构能快速的降低液压油温度,并使其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以下,保证油缸运行的稳定性,延长油缸使用寿命。
2、上述cn105673766a号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散热装置需要采用较为复杂的散热控制单元,以协调水冷和空气散热的作用,散热结构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且换热效率依赖于较高复杂程度的换热结构。
3、为解决上述散热结构复杂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704520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散热快速油缸,现有技术中快速液压油缸结构复杂,体积不够小巧,长时间工作温升过高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自散热快速油缸设置有双活塞和冷却通道,在油缸高效工作的同时能够实现自身的冷却,使油缸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此外,该自散热快速油缸还具有优良的密封性能,即使在较高压力下工作也不会发生泄漏。总的来说,本申请提供的自散热快速油缸设计合理、体积紧凑、能耗低、结构简单,具有优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实现快速输出的同时对自身缸体自降温的效果,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4、但是,cn114704520a号专利文献虽然公开了冷却通道,但是冷却通道的增加会造成液压油缸内部结构的复杂度提升,因此需要考虑在液压油缸的外部增加相应结构,完成液压油缸散热的同时,一并降低对液压油缸本身结构复杂度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能够实现油缸内部热量的主动排出并且提高与外部液体的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果和质量。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包括缸体,缸体的外部包覆有换热外壁,换热外壁的顶端连通有出液口,换热外壁的底端连通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与外部的水循环散热管路连通;所述缸体的周向分布有若干换热腔室,换热腔室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导杆,换热导杆通过联动块体与联动环连接,联动环被换热外壁外部设置的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换热腔室在换热导杆的顶端、底端位置处加工有贯穿换热腔室的换液孔。
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申请中所记载的缸体与换热外壁之间设置有若干辐射状板,辐射状板的一端与换热外壁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动的间隙,辐射状板的另一端与缸体连接为一体,相邻辐射状板之间的缸体处设置有换热腔室,换热腔室的横截面为圆形。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申请中所记载的联动环处设置有环体限位块,环体限位块沿辐射状板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申请中所记载的换热腔室在缸体的周向分布,其中一个换热腔室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换热导杆,与之相邻的换热腔室的中部设置有换热导杆,换热导杆封堵联动块体伸出的条形通孔;分布在换热腔室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的换热导杆通过联动杆、联动块体与联动环连接。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申请中所记载的联动杆上设置有块体限位、杆体限位,杆体限位在联动杆的端部;所述块体限位、杆体限位之间的联动杆上留有供联动块体运动的距离。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本申请中所记载的缸体顶端、底端的换热腔室开口分别通过顶板、底板封堵,顶板、底板与缸体固定为一体。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0、本申请通过对缸体外部散热结构进行改进,通过主动散热的方式提高缸体的散热效果和散热质量,保证液压油缸的正常工作。
1.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包括缸体(9),缸体(9)的外部包覆有换热外壁(2),换热外壁(2)的顶端连通有出液口(1),换热外壁(2)的底端连通有进液口(11),出液口(1)、进液口(11)与外部的水循环散热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的周向分布有若干换热腔室(8),换热腔室(8)的内部设置有换热导杆(5),换热导杆(5)通过联动块体(4)与联动环(12)连接,联动环(12)被换热外壁(2)外部设置的驱动结构驱动;所述换热腔室(8)在换热导杆(5)的顶端、底端位置处加工有贯穿换热腔室(8)的换液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与换热外壁(2)之间设置有若干辐射状板(6),辐射状板(6)的一端与换热外壁(2)之间留有供液体流动的间隙,辐射状板(6)的另一端与缸体(9)连接为一体,相邻辐射状板(6)之间的缸体(9)处设置有换热腔室(8),换热腔室(8)的横截面为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环(12)处设置有环体限位块(13),环体限位块(13)沿辐射状板(6)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室(8)在缸体(9)的周向分布,其中一个换热腔室(8)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有换热导杆(5),与之相邻的换热腔室(8)的中部设置有换热导杆(5),换热导杆(5)封堵联动块体(4)伸出的条形通孔;分布在换热腔室(8)的顶端、底端分别设置的换热导杆(5)通过联动杆(3)、联动块体(4)与联动环(1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3)上设置有块体限位(14)、杆体限位(15),杆体限位(15)在联动杆(3)的端部;所述块体限位(14)、杆体限位(15)之间的联动杆(3)上留有供联动块体(4)运动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热交换的散热型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9)顶端、底端的换热腔室(8)开口分别通过顶板(10)、底板(16)封堵,顶板(10)、底板(16)与缸体(9)固定为一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