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25  3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1、车载电池模组上均设置有正、负输出极,正、负输出极与金属端板需要使用绝缘材料隔开以保证绝缘,此时就需要安装输出极座及保护盖来保证爬电距离并保证ipxxb(人员触电安全防护)防护需求,防止操作时人员触电。在现有技术中,输出极座和保护盖之间有采用外扣式设计和内扣式设计。

    2、在外扣式设计中,通过保护盖四个角的外扣设计,完成保护盖与输出极座之间的相对固定安装。但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出现需要调整输出极铜排位置或测试模组等情况时,需要拆除保护盖,而外扣设计导致保护盖好装不好拆,拆除过程四个“外扣”容易断裂,提高工作效率,容错率较低,零件报废率较高。

    3、在内扣式设计中,如中国专利cn202222376145.4公开了一种输出极组件及电池模组,并具体公开了:保护盖两侧壁上分设有两个第一卡扣结构,输出极座上设置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内部侧壁面上凹设有第一卡扣槽,第一卡扣结构与第一卡扣槽配合安装。具体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弹性复位部和第一卡扣部,弹性复位部能够带动第一卡扣部与第一卡扣槽配合安装或解除安装。通过按压弹性复位部,能够使得第一卡扣部靠近保护盖的两侧壁,此时即可将第一卡扣部插入第一卡扣槽,松开弹性复位部即可让第一卡扣部抵接于第一卡扣槽上,实现卡扣连接;在取出保护盖时,再次按压弹性复位部即可让第一卡扣部远离第一卡扣槽,从而接触卡扣连接,取出保护盖即可。但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弹性复位部的上端连接于保护盖的侧壁,弹性复位部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卡扣部的上端,即卡扣朝下设置,由于模组间在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较为紧凑,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位置靠下的按压弹性复位部才容易将第一卡扣部插入第一卡扣槽,装配空间较小,操作不便,且手指部容易触碰到模组电芯造成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通过向上的内扣设计,提高工艺可装配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包括:

    4、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的输出极座,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

    5、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极座的保护盖,保护盖包括盖体和位于盖体外侧的弹性扣合件,弹性扣合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盖体,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弹性扣合件能够与第一卡扣部相扣合,按压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以使得弹性扣合件朝向盖体弹性变形时,弹性扣合件脱离第一卡扣部。

    6、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弹性部、第二卡扣部和按压受力部,弹性部的下端连接于盖体,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扣合连接,按压受力部突出于输出极座的上表面。

    7、进一步地,按压受力部朝向外侧延伸并突出于输出极座的外侧壁所在的平面。

    8、进一步地,按压受力部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斜切面。

    9、进一步地,弹性部的上端倾斜向上并向外延伸,弹性部的外侧壁能够与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端相抵导向。

    10、进一步地,弹性部至少设有两个,两弹性部间隔布置。

    11、进一步地,输出极座内设有挡板,挡板将输出极座的容纳腔分隔成输出极安装槽和卡扣安装槽,第一卡扣部位于卡扣安装槽内,保护盖部分嵌设于卡扣安装槽。优选的,挡板能够与盖体的内侧壁相抵。

    12、进一步地,弹性部、第二卡扣部和按压受力部一体成型。

    13、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和盖体一体成型,且弹性部的下端连接于盖体的外侧壁的下端。

    14、进一步地,弹性扣合件设有两个,两弹性扣合件分别设于盖体的两相对外侧壁上;第一卡扣部同样设有两个,两第一卡扣部分别设于输出极座的两相对内侧壁上。

    15、基于同样的构思,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应用有如上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以及电池模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7、将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设置,并采用内扣的方式实现弹性扣合件与第一卡扣部之间的扣合连接,其力臂较长,采用较小的按压力即可驱动弹性扣合件变形,而且整个插拔过程是可以在输出极座靠上面的位置上完成,提高了工艺的可装配性,给工人预留了足够的装配空间,同时减少了操作过程中双手触碰到模组电芯的可能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展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合件(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所述弹性部(221)的下端连接于所述盖体(21),所述第一卡扣部(11)与所述第二卡扣部(222)相扣合连接,所述按压受力部(223)突出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受力部(223)朝向外侧延伸并突出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外侧壁所在的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受力部(223)水平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斜切面(22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的上端倾斜向上并向外延伸,所述弹性部(221)的外侧壁能够与所述输出极座(1)的内侧壁上端相抵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至少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部(221)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221)、第二卡扣部(222)和按压受力部(223)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座(1)内设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将所述输出极座(1)的容纳腔分隔成输出极安装槽(13)和卡扣安装槽(14),所述第一卡扣部(11)位于所述卡扣安装槽(14)内,所述保护盖(2)部分嵌设于所述卡扣安装槽(1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扣合件(22)设有两个,两所述弹性扣合件(22)分别设于所述盖体(21)的两相对外侧壁上;所述第一卡扣部(11)同样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一卡扣部(11)分别设于所述输出极座(1)的两相对内侧壁上。

    10.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安装输出极组件的输出极座,输出极座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卡扣部;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极座的保护盖,保护盖包括盖体和位于盖体外侧的弹性扣合件,弹性扣合件的固定端连接于盖体,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向上延伸,且弹性扣合件能够与第一卡扣部相扣合,按压弹性扣合件的自由端以使得弹性扣合件朝向盖体弹性变形时,弹性扣合件脱离第一卡扣部。在该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中,通过向上的内扣设计,提高工艺可装配性,降低安全事故风险。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该模组输出极保护组件的电池模组。

    技术研发人员:华鹏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21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