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水泵,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整车轻量化迫在眉睫;分解零部件上同样也需要进行减重,控制成本;原来结构定子总成、插针组件、定子轴、螺纹衬套一起放入模具中注塑,因模具精度、设备精度、注塑压力、模具温度、料筒温度等影响,注塑后定子总成相对定子轴同心度不好,且因注塑胶位壁厚不均匀,产品容易收缩、气孔等以及外观风险,且注塑后产品重量比较重,同时原结构控制器总成通过导热胶经过后盖散热,散热效果没有冷却液散热效果好,因此设计开发了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下两端分别配合有泵盖和底壳,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壳体一体注塑成型的隔断部,所述隔断部下发分布有散热板;
3、所述隔断部为套筒状且上部敞口,所述隔断部所围区域内分布有转子总成,所述壳体与隔断部所围区域内分布有定子总成;
4、所述隔断部底部设有承载转子总成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使水流经隔断部所围区域可与散热板接触进行热交换的连通组件。
5、进一步地,所述隔断部末端与散热板卡接配合,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延伸部,所述隔断部上设有与延伸部卡合的第一阶梯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部和延伸部配合形成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内设有密封圈。
7、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组件包括由隔断部内壁延伸至承载部且绕承载部呈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支撑柱,相邻两个支撑柱与隔断部和承载部配合形成换热区,水流通过换热区与散热板接触进行换热。
8、进一步地,所述承载部、支撑柱、隔断部与壳体一体注塑成型。
9、进一步地,所述转子总成连接有分布在泵盖内的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与隔断部设有间隙,水流经间隙进入隔断部所围腔体内,并通过连通组件与散热板接触进行换热。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中隔断部与壳体一体成型,无需再单独安装隔断部,减少安装步骤,由于是一体成型无需在隔断部与壳体之间增加密封圈,进行零件使用,提高整体轻量化水平,同时换热区与散热板连通,通过水流与散热板进行换热对电路板散热,防止电路板过热导致水泵故障。
1.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下两端分别配合有泵盖(2)和底壳(3),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壳体(1)一体注塑成型的隔断部(4),所述隔断部(4)下发分布有散热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4)末端与散热板(7)卡接配合,所述散热板(7)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延伸部(10),所述隔断部(4)上设有与延伸部(10)卡合的第一阶梯部(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部(41)和延伸部(10)配合形成封闭区域(11),所述封闭区域(11)内设有密封圈(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组件(9)包括由隔断部(4)内壁延伸至承载部(6)且绕承载部(6)呈圆周方向分布的若干个支撑柱(91),相邻两个支撑柱(91)与隔断部(4)和承载部(6)配合形成换热区(92),水流通过换热区(92)与散热板(7)接触进行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6)、支撑柱(91)、隔断部(4)与壳体(1)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内设有电路板(13),所述电路板(13)与散热板(7)紧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7)通过螺栓与壳体(1)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部(4)上设有与定子总成(8)配合且绕隔断部(4)周向呈圆周分布的限位筋(42),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限位筋(42)一一对应以对定子总成(8)进行定位的限位凸台(1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水泵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总成(5)连接有分布在泵盖(2)内的叶轮组件(15),所述叶轮组件(15)与隔断部(4)设有间隙(17),水流经间隙(17)进入隔断部(4)所围腔体内,并通过连通组件(9)与散热板(7)接触进行换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