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冰装置、制冰机组件及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6  3


    本技术涉及制冷,尤其涉及引冰装置、制冰机组件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制冷设备中,内部设置制冰机,基于制冰机的冰格体积较大,落冰过程冰块自由散落,对应的储冰盒的开口需要较大,一般情况下,储冰盒的开口面积大于制冰机的冰格面积,储冰盒的体积较大,不方便用户取放储冰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引冰装置,设置有壳体和检测部件,壳体的出冰口小于取冰口,出冰口可适配储冰容器,取冰口适配制冰机,可灵活匹配制冰机与储冰容器,检测部件还可以进行检测,引冰装置的功能更全面。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冰机组件。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4、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引冰装置,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取冰口、出冰口以及出冰通道,所述取冰口与所述出冰口通过所述出冰通道相连通,所述取冰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出冰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取冰口用于适配制冰机的制冰出口,所述出冰口用于适配储冰容器的取冰进口;

    6、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探冰和/或检测所述储冰容器是否在位。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引冰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部件,壳体用于引导冰块送出,将壳体的取冰口的开口面积设置为大于出冰口的开口面积,可为开口面积较小的储冰容器送冰块,制冰机配设的储冰容器的结构更加灵活,同时,在壳体上设置检测部件,检测部件可用于检测多种参数,使得引冰装置的功能更全面,有助于简化制冰机的结构。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壳本体形成所述取冰口和所述出冰口,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储冰容器的定位空间。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所述检测部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所述发射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部,所述接收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位于所述出冰通道内,所述检测部件的探头朝向所述出冰口。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储冰容器的识别器件与用于探测冰块的探冰器件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红外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倾斜面,沿所述取冰口向所述出冰口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所述壳体的轴线倾斜,以使所述出冰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取冰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倾斜面设置有降噪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与制冷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和/或,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与制冷设备定位的第一定位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制冰机组件,包括:

    16、制冰机,设置有制冰出口;

    17、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所述引冰装置固定于所述制冰机,所述取冰口连通所述制冰出口,所述出冰口位于所述取冰口的下方。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冰机组件,通过给制冰机配设引冰装置,可适配多种储冰容器的取冰进口的开口面积,取冰更方便。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的情况下,所述壳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制冰机,所述壳本体包围所述制冰机的冰格。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

    21、设备本体,形成有制冷间室;

    22、制冰机,设置有制冰出口,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

    23、储冰容器,设置有取冰进口,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内,所述取冰进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制冰出口的开口面积;

    24、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所述引冰装置位于所述制冰机与所述储冰容器之间,所述取冰口连通所述制冰出口,所述出冰口连通所述取冰进口,所述引冰装置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储冰容器与所述制冰机中的至少一个。

    2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形成所述制冷间室的柜体和门体,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柜体内,所述储冰容器位于所述柜体内或所述门体上;

    26、或,所述制冰机与所述储冰容器均位于所述门体上。

    2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第一壳部和第二壳部,所述壳本体形成所述取冰口和所述出冰口,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储冰容器的定位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部与所述第二壳部中的至少一个安装有所述检测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包括发射器件和接收器件,所述发射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壳部,所述接收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壳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位于所述出冰通道内,所述检测部件的探头朝向所述出冰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用于识别所述储冰容器的识别器件与用于探测冰块的探冰器件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件包括红外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倾斜面,沿所述取冰口向所述出冰口的方向,所述倾斜面向所述壳体的轴线倾斜,以使所述出冰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取冰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倾斜面设置有降噪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引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与制冷设备连接的连接部;和/或,所述壳体设置有用于与制冷设备定位的第一定位部。

    10.一种制冰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冰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包括壳本体的情况下,所述壳本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制冰机,所述壳本体包围所述制冰机的冰格。

    12.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形成所述制冷间室的柜体和门体,所述制冰机位于所述柜体内,所述储冰容器位于所述柜体内或所述门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引冰装置、制冰机组件及制冷设备。其中,引冰装置包括壳体和检测部件,所述壳体设置有取冰口、出冰口以及出冰通道,所述取冰口与所述出冰口通过所述出冰通道相连通,所述取冰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出冰口的开口面积,所述取冰口用于适配制冰机的制冰出口,所述出冰口用于适配储冰容器的取冰进口;检测部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检测部件用于探冰和/或检测所述储冰容器是否在位。本技术提出的引冰装置,设置有壳体和检测部件,壳体的出冰口小于取冰口,出冰口可适配储冰容器,取冰口适配制冰机,可灵活匹配制冰机与储冰容器,检测部件还可以进行检测,引冰装置的功能更全面。

    技术研发人员:司增强,韦逊,何远,刘东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9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