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装夹治具,具体为一种电磁吸附抓手。
背景技术:
1、在机加工制造行业,为提高加工的自动化程度,将加工设备布置在机械手周围,形成自动化生产线,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尤其涉及盘类零部件加工,需要在机械手末端安装抓手来抓取工件,完成在设备之间的取、放、翻转等一系列动作实现自动化加工。传统的抓手通常采用气缸抓手,其占用空间大,通用性也不佳;而现有的电磁抓手,安装电磁铁部分为分体结构,中间使用芯轴连接,电磁铁拆装不方便,需要使用改制扳手,且使用一段时间电磁铁会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吸附抓手,能够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吸附抓手,包括连接板和电磁工装,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法兰,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直槽口;电磁工装包括第一定位轴、连接于第一定位轴一端的第二定位轴、以及套设于第一定位轴的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所述第一定位轴穿过所述直槽口,所述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通过穿过连接板的紧固件彼此连接。
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为可拆卸连接,使电磁工装整体便于拆卸。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工装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组,确保提供足够的吸附力。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工装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穿过直槽口、并套设于第一定位轴,所述直线轴承的顶端连接于第二定位套、底端连接于第一定位套。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在朝向对应侧电磁铁的一端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套设于第一定位轴。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部是圆柱压缩弹簧。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轴和第一定位套之间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用于对第一定位轴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定。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吸附抓手还包括用于对装夹后的工件进行位置检测的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于所述连接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吸附抓手,通过采用电磁吸附方式,使抓手整体体积小重量轻,加工范围可调,通用性更好;
12、2.通过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之间的螺纹连接,使抓手整体拆装更为便捷,且能实现双面电磁铁的安装,通过双面电磁铁能够在自动化作业中节省机器人的动作路径,从而减少生产节拍,提升作业效率;
13、3.通过直线轴承能够确保两端电磁铁的直线度和位置度;通过弹性部能够使电磁铁之间具备一定的浮动量,使电磁铁吸附工件时更平稳,延长其使用寿命;
14、4.通过在第一定位轴和第一定位套之间采用定位销限位,能够确保电磁铁安装后,在加工和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和转动。
1.一种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轴(38)和第二定位轴(31)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工装(3)的数量至少设置为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工装(3)还包括直线轴承(34),所述直线轴承(34)穿过直槽口、并套设于第一定位轴(38),所述直线轴承(34)的顶端连接于第二定位套(33)、底端连接于第一定位套(3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套(36)和第二定位套(33)在朝向对应侧电磁铁(6)的一端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弹性部(32),所述弹性部(32)套设于第一定位轴(3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2)是圆柱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轴(38)和第一定位套(36)之间连接有定位销(37),所述定位销(37)用于对第一定位轴(38)的周向位置进行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吸附抓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吸附抓手还包括用于对装夹后的工件进行位置检测的测距传感器(5),所述测距传感器(5)连接于所述连接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