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

    专利2025-11-12  2


    本技术属于阶梯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


    背景技术:

    1、梯子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于辅助爬高的工具。在医疗领域,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需要躺在核磁共振设备上,由于核磁共振设备具有一定高度,一般在设备旁设置阶梯用于辅助患者爬上设备,但是目前常见的核磁共振用阶梯结构单一,且高度固定,无法根据待检查患者的体型进行调整,使得儿童在使用时容易因跨度过大导致容易摔倒的情况;且现有的核磁共振用阶梯有棱角存在,当患者不小心磕碰到阶梯时,容易受伤;另外由于现有阶梯结构单一,其踩踏面较为光滑,摩擦力小,且两侧缺少护栏,当患者脚滑时容易摔倒受伤,实用性不足。

    2、因此需要一种便于调节、安全性高、实用性强的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核磁共振设备使用的辅助阶梯,在患者使用时容易因脚部打滑导致磕伤的情况和现有阶梯结构固定,不方便根据使用者的体型进行调节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用于核磁共振设备。所述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包括:第一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活动插接设有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一防护套,所述第二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二防护套。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套包括连接垫和第一摩擦套,所述连接垫的两端固定连接设有第一摩擦套,所述第一摩擦套活动卡接在第一防护套的顶部外侧。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套上开设有第一摩擦槽,所述第一摩擦槽并列设有多个。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梯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侧活动卡接设有支撑把手,所述第二阶梯的另一侧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框,所述第二阶梯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收纳槽的内侧,所述限位框活动卡接在限位槽的内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槽的内侧下部固定设有连接轴,所述支撑把手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连接轴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把手包括套筒、连接杆和操作把,所述套筒活动套接在连接轴上,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设有操作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套上开设有第二摩擦槽,所述第二摩擦槽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防护套的底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操作把贯穿对接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均为柔性材质。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阶梯的尺寸与收纳槽的内侧尺寸相适配。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把手的底面与第一阶梯的底面持平。

    12、以上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通过设置的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在第一阶梯的内侧开设收纳槽和限位槽,将体型较小的第二阶梯活动插接到收纳槽的内侧,通过第二阶梯上的限位框与限位槽的卡接进行限位,当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二阶梯抽出或收纳,便于提供体型不同的患者使用,提高检查的便捷性。

    14、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在第一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第一防护套,在第二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第二防护套,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均为柔性材质,且对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边角进行遮挡,在患者使用时避免阶梯的尖锐边角磕伤患者的情况,且通过在第一防护套上开设的第一摩擦槽,在第二防护套上开设的第二摩擦槽,患者使用阶梯登上核磁共振设备时,通过摩擦槽增加患者脚部踩踏阶梯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包括第一阶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1)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2),所述收纳槽(11)的内侧活动插接设有第二阶梯(3),所述第一阶梯(1)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一防护套(2),所述第二阶梯(3)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二防护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套(2)包括连接垫(21)和第一摩擦套(22),所述连接垫(21)的两端固定连接设有第一摩擦套(22),所述第一摩擦套(22)活动卡接在第一防护套(2)的顶部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套(22)上开设有第一摩擦槽(221),所述第一摩擦槽(221)并列设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3)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31),所述转动槽(31)的内侧活动卡接设有支撑把手(32),所述第二阶梯(3)的另一侧壁上固定设有限位框(33),所述第二阶梯(3)的一端活动插接在收纳槽(11)的内侧,所述限位框(33)活动卡接在限位槽(1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槽(31)的内侧下部固定设有连接轴(311),所述支撑把手(32)的一端活动套接在连接轴(3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把手(32)包括套筒(321)、连接杆(322)和操作把(323),所述套筒(321)活动套接在连接轴(311)上,所述套筒(321)的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322),所述连接杆(322)的底部固定设有操作把(3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套(4)上开设有第二摩擦槽(41),所述第二摩擦槽(41)设有多个,所述第二防护套(4)的底部开设有对接槽(42),所述操作把(323)贯穿对接槽(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套(2)和第二防护套(4)均为柔性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阶梯(3)的尺寸与收纳槽(11)的内侧尺寸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把手(32)的底面与第一阶梯(1)的底面持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核磁共振设备用辅助梯,包括第一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内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活动插接设有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一防护套,所述第二阶梯的外侧活动套接设有第二防护套。本技术将体型较小的第二阶梯活动插接到收纳槽的内侧,当患者需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时,可根据需要将第二阶梯抽出或收纳,便于提供体型不同的患者使用,提高检查便捷性;第一防护套和第二防护套均为柔性材质,对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边角进行遮挡,使用时避免阶梯的尖锐边角磕伤患者,且通过在第一防护套上开设的第一摩擦槽,在第二防护套上开设的第二摩擦槽,增加患者脚部踩踏阶梯的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科,陈圣尖,赖依婕,张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90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8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