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1  12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具体为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房屋建筑物时,需要砌出外墙的墙体,而这些外墙是分隔室内和室外的墙壁,需要修建得非常厚实牢固,而且具有良好的隔温作用,让室内外的温度完全隔离开,让建筑物内冬暖夏凉。

    2、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建筑节能墙体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绿色建筑节能墙体是利用一些节能材料或者结构完成墙体的节能环保,体现绿色建筑的特色,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3、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9260817u的一种幕墙设备层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幕墙,所述幕墙的一侧安装有幕墙百叶,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接水槽,所述连接管道的下端连接有第一蓄水箱,所述第一蓄水箱的内部竖直安装有细过滤板,所述第一中转管道的一端连接有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内部倾斜安装有导流板,所述中转箱的下端通过水管连接有第二蓄水箱,所述接水槽的内部下表面通过螺栓安装有锥形滤网,所述接水槽的内侧中部安装有隔板,所述转轴的上端安装有水轮,所述述转轴的下端安装有毛刷。该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雨水进行收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

    4、但是,该技术设有的接水槽用于接住从幕墙百叶上流下的水。幕墙上积累的灰尘随着雨水进入接水槽,雨水中所含的各种异物,例如树叶、垃圾、粉尘等进入雨水蓄水池,对于蓄水池的清洁维护成本大大增加,收集的水质也容易腐败污染。收集到的雨水无法高效、多用途回收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条,两两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排水渠,若干所述排水渠的底部连通有蓄水池,多根所述凸条远离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疏水层。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雨时,雨水掉落在疏水层上,并通过疏水层进入排水渠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通过排水渠汇集在蓄水池内,从而完成雨水的收集工作,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的效果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6、可选的,所述凸条上设置有若干互通渠,所述互通渠连通两个相邻所述排水渠。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通渠的设置,能够保证雨水在相邻的互通渠之间进行流通,避免某条排水渠堵塞导致雨水无法正常排入蓄水池内,从而保证墙体对雨水的回收效果。

    8、可选的,所述互通渠呈倾斜设置。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互通渠呈倾斜设置,能够保证雨水能够顺畅通过互通渠,避免雨水淤积在互通渠内。

    10、可选的,所述互通渠呈喇叭口设置,其开口较小的一端位于上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互通渠设置成喇叭口,能够避免杂物进入互通渠内,从而减少互通渠堵塞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凸条朝向疏水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疏水层设置有嵌合在对应凹槽的凸块。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和凸块的设置,能够提高疏水层固定在凸条上的稳定性,避免疏水层从凸条上脱离下来。

    14、可选的,所述凹槽横截面呈等边梯形设置,其较短边靠近所述疏水层。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横截面呈等边梯形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疏水层安装在凸条上的稳定性。

    16、可选的,位于最高处的排水渠顶端上安装有滤网,当屋顶的雨水经过滤网时进入排水渠5进行排放,滤网能够降低杂物进入排水渠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加雨水收集能力,用于绿化用水等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场景使用。

    18、可选的,所述滤网的下部依次安装有碳过滤器和树脂过滤器。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提高收集到的雨水洁净度,用于对水质要求高的场景。

    20、可选的,所述蓄水池与消防蓄水池或卫生间水池连通,连通管内安装有碳过滤器和树脂过滤器。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需要长期存储水的地方,防止水质腐败发臭而频繁维护,降低维护成本。

    22、(三)有益效果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4、1.当下雨时,雨水掉落在疏水层上,并通过疏水层的初步过滤进入排水渠内,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通过排水渠汇集在蓄水池内,完成雨水的收集工作,不仅能收集较为洁净的水,而且提高雨水循环利用的效果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25、2.通过互通渠的设置,能够保证雨水在相邻的互通渠之间进行流通,避免某条互通渠堵塞导致雨水无法正常排入蓄水池内,从而保证墙体对雨水的回收效果。

    26、3.将互通渠设置成喇叭口,能够避免杂物进入互通渠内,从而减少互通渠堵塞的可能性。

    27、4.安装有碳过滤器和树脂过滤器,方便收集高水质的雨水,使得雨水循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层(1),所述混凝土层(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2),所述防水层(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条(3),两两所述凸条(3)之间形成排水渠(5),若干所述排水渠(5)的底部连通有蓄水池(6),多根所述凸条(3)远离防水层(2)的一侧设置有疏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上设置有若干互通渠(7),所述互通渠(7)连通两个相邻所述排水渠(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渠(7)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通渠(7)呈喇叭口设置,其开口较小的一端位于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朝向疏水层(4)的一侧设置有凹槽(8),所述疏水层(4)设置有嵌合在对应凹槽(8)的凸块(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8)横截面呈等边梯形设置,其较短边靠近所述疏水层(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高处的排水渠(5)顶端上安装有滤网(10),当屋顶的雨水经过滤网(10)时进入排水渠(5)进行排放,滤网(10)能够降低杂物进入排水渠(5)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0)的下部依次安装有碳过滤器和树脂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6)与消防蓄水池或卫生间水池连通,连通管内安装有碳过滤器和树脂过滤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绿色建筑节能墙体,属于节能墙体技术领域,其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凸条,两两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排水渠,若干所述排水渠的底部连通有蓄水池,多根所述凸条远离防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疏水层。本申请具有能够对雨水进行回收,并重复进行利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程勇,胡寿祥,江声招,沈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73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