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1、预制桥梁是桥梁领域常见的桥型,预制梁体在预制场生产,然后运输至桥位安装;相邻预制梁体之间缝隙采用现浇混凝土把梁块连成整体,共同承受车辆载荷;湿接缝施工过程大体是在湿接缝钢筋安装完成后,在相应湿接缝下方的地面上拼装模板,拼装后人工通过绳索将模板提升至梁体下部,并将梁体与模板连接牢固,最后浇筑混凝土;在拆除模板时,工人再次使用绳索将模板下放到地面,模板进行清理后倒运至下一段待施工的湿接缝下方,用于下一段湿接缝施工;现有施工方法效率较低,特别是桥梁距离地面较高或者跨江河时,不仅效率低、施工难度大,且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及施工装置。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
3、s1、在生产预制梁体时,在预制梁体上靠近梁体翼缘板边缘第一距离处预留吊装孔洞,纵向上相邻吊装孔洞之间间隔第二距离;
4、s2、预制梁体在桥位安装完成后、且待施工湿接缝钢筋安装前,在每个吊装孔洞内安装悬吊装置,悬吊装置包括穿设在吊装孔洞中的吊杆,吊杆底端安装有滚轮吊架,滚轮吊架底部安装有滚轮;
5、s3、根据待施工湿接缝两侧设置的滚轮吊架之间的宽度制作行走架体,待施工湿接缝尾部位置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的牵引绳索与行走架体绑扎固定,将行走架体移至待施工湿接缝首端并将其由待施工湿接缝处向下跨放在两侧滚轮上;
6、s4、木模板表面边缘粘贴密封条、底面横向间隔设置木楞,在木模板纵向中心线与木楞相交位置打孔并安装对拉螺栓,此后将木模板由待施工湿接缝处下放在行走架体上;
7、s5、按照常规工序安装待施工湿接缝钢筋,安装后冲洗木模板表面上的脏物,通过对拉螺栓将木模板吊装到位;
8、s6、向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生结束后,拧下对拉螺栓上位于桥面上方的螺母,将木模板放置在行走架体上;
9、s7、利用卷扬机牵拉行走架体,将行走架体移至待施工湿接缝的下一段,按照s5和s6进行此段待施工湿接缝的施工;
10、s8、按照s5-s7完成此道待施工湿接缝施工,施工完成后承载行走架体的悬吊装置同时拆卸,并利用绳索连同行走架体同时下放至下方地面,剩余悬吊装置依次拆卸后使用绳索下放至下方地面。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了工人频繁吊装模板,降低了模板安装难度,提高了模板安装速度。
12、可选的,第一距离为150mm,第二距离为6m,吊装孔洞的直径为3cm。
13、可选的,相邻木楞之间间隔500mm。
14、可选的,通过对拉螺栓将木模板吊装到位的步骤包括,在待施工湿接缝上与对拉螺栓相对位置架设木方,且木方与对拉螺栓相交位置开设孔洞,对拉螺栓穿过木方后锁紧从而将木模板吊装到位。
15、可选的,s6中向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在待施工湿接缝纵向中心线上每隔3m预留一个直径10cm的预留孔;相应的,s7中将木模板放置在行走架体上的过程中,通过预留孔敲击木模板,使得木模板脱离混凝土落在行走架体上。
16、本发明实施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装置,用于上述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包括相对穿设在待施工湿接缝两侧预制梁体上预留吊装孔洞内的吊杆,吊杆底端安装有滚轮吊架,滚轮吊架底部安装有滚轮;两侧滚轮之间架设有行走架体,待施工湿接缝尾部位置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的牵引绳索与行走架体绑扎固定。
1.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距离为150mm,第二距离为6m,吊装孔洞的直径为3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木楞之间间隔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拉螺栓将木模板吊装到位的步骤包括,在待施工湿接缝上与对拉螺栓相对位置架设木方,且木方与对拉螺栓相交位置开设孔洞,对拉螺栓穿过木方后锁紧从而将木模板吊装到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向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在待施工湿接缝纵向中心线上每隔3m预留一个直径10cm的预留孔;相应的,s7中将木模板放置在行走架体上的过程中,通过预留孔敲击木模板,使得木模板脱离混凝土落在行走架体上。
6.一种桥梁湿接缝施工装置,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穿设在待施工湿接缝两侧预制梁体上预留吊装孔洞内的吊杆,吊杆底端安装有滚轮吊架,滚轮吊架底部安装有滚轮;两侧滚轮之间架设有行走架体,待施工湿接缝尾部位置设置卷扬机,卷扬机的牵引绳索与行走架体绑扎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