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暗蓝色链霉菌,及其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核桃黑斑病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核桃黑斑病,是一种核桃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传播能力强,危害程度高,可导致叶片、嫩梢、枝条、雌花序和果实等出现黑斑,最终造成叶片质脆残破、脱落,枝条枯死,果实腐烂、早落。近年来,随着我国核桃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该病在我国核桃各产区发病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爆发时受害率高达70%-80%,严重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2、在我国,核桃黑斑病主要由2种病原细菌引起,包括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 pv.juglandis)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病原细菌借雨水,鸟类、昆虫活动及农事操作等传播,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病。目前,针对核桃黑斑病的防控主要依靠化学药剂,但目前所使用化学药剂多数为高毒、高残留农药,长期使用不仅防治效果不佳,还将造成药害、环境重金属污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致使果园生态环境恶化,间接引起其他病害发生。因此,寻找新的、安全有效的核桃黑斑病防控技术受到广泛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核桃黑斑病的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及其微生物菌剂。
2、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3、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核桃黑斑病上的应用。
4、上述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菌株分离自陕西省安康市核桃园核桃树根际土壤,已于2022年2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394。
5、菌株生理特征:上述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在高氏一号培养基、pda培养基中生长快速,基生菌丝由白色转为紫色,气生菌丝白色,孢子丝为螺旋状,可产生紫红色可溶性色素。
6、菌株的鉴定:通过提取上述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菌株的基因组,通用16s rdna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鉴定为暗蓝色链霉菌。
7、利用上述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制备的微生物菌剂为固体菌剂,其活性成分为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菌体及其代谢产物。
8、上述微生物菌剂,其内含有的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的活菌数等于或大于5×1010cfu/g。
9、上述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1)菌株活化培养:将保存于高氏一号培养基斜面上的暗蓝色链霉菌wmf106-q划线于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上,28℃倒置培养3-5d;
11、(2)制备孢子悬液:待高氏一号培养基平板上的暗蓝色链霉菌wmf106-q产孢后,将无菌水加入平板,用灭菌后的竹签轻轻刮去孢子,倒入装有玻璃珠的无菌锥形瓶震荡混匀,得到孢子悬液,浓度为108-109cfu/ml;
12、优选的,步骤(2)所述高氏一号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0g/l、硝酸钾1.0g/l、磷酸氢二钾0.5g/l、氯化钠0.5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01g/l,调节ph为6.0-7.0;
13、(3)种子液培养:将步骤(2)所得的孢子悬液按体积比5-10%接种量接种到种子液培养基中,在恒温摇床28℃,120-220r/min培养48-96h,得到种子液;
14、优选的,步骤(3)所述种子液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10.0-15.0g/l、大米粉10.0-15.0g/l、酵母浸粉2.0-3.0g/l、蛋白胨5.0-8.0g/l、k2hpo4 0.5-1.0g/l、mgso4·7h2o0.5-1.0g/l、nacl 0.5-1.0g/l、feso4·7h2o 0.05-0.1g/l,调节ph为6.0-7.0;
15、(4)固体发酵培养:将步骤(3)得到的种子液按接种量体积质量比5-15%接种至装有固体发酵培养基浅盘中,将浅盘置于通风培养箱中,设置温度28℃、湿度60-85%、通风速度0.2-2.0m3/min条件下培养3-5d,然后设置温度20-30℃、通风速度5.0m3/min条件下风干至含水量10%左右,粉碎研磨后,过120目筛收集筛网下粉末,即为制得暗蓝色链霉菌wmf106-q微生物菌剂;
16、优选的,步骤(4)所述所述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按质量比,麸皮10-20%、淀粉10%、燕麦粉15-25%、大米30-40%、甘油2-5%、k2hpo4 0.5-0.7%、caco3 0.5-0.7%、nacl0.5-1.0%、mgso4·7h2o 0.5-1.0%,余量水。
17、上述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核桃黑斑病上的应用。
18、上述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核桃黑斑病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将所述菌剂兑水稀释1000倍配制溶液,均匀喷洒在核桃叶片、果实表面。
19、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所述的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对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具有拮抗活性,生长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1、本发明所述的由该暗蓝色链霉菌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22、本发明所述的由该暗蓝色链霉菌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对发生在叶片、果实上的核桃黑斑病防治效果均显著,不易产生抗药性,环境友好。
1.一种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其特征在于,于2022年2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24394。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经活化菌株、制备孢子悬液、种子液培养、固体发酵培养制得的菌株wmf106-q的发酵产物,其活性成分为菌体和它的代谢产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暗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aeruleatus)wmf106-q的活菌数等于或大于5×1010cfu/g。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暗蓝色链霉菌wmf106-q微生物菌剂在防治核桃黑斑病上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使用前将所述菌剂兑水稀释1000倍配制溶液,均匀喷洒在核桃叶片、果实表面,控制病害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