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0  2


    本发明属于电镀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电镀工艺是一种利用电解原理在导电材料表面沉积金属的方法。在电镀过程中,被镀材料作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阴极表面沉积,形成一层金属镀层。这种表面加工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机械、3c、储能、电池、五金、航天、船舶等领域。而电镀处理装置是进行表面处理过程中最常见的设备。一般的电镀处理装置只是单一的槽体结构,循环系统不够好,薄膜易皱,同时,受阳极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电镀不均匀的现象。为了使电镀分布更加均匀以及高效率的镀铜,许多行业都尝试对电镀处理装置进行改善。

    2、公开号为cn116005231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复合铜箔垂直电镀加厚装置单元,通过在电镀过程中对复合铜箔正反两面分别设置导电辊,同时设置挤酸挤水辊、大面积垂直阳极板以及在各个导辊上设置自适应压力调节模块,通过压力调节模块来改变铜箔和导辊的接触效果。

    3、但是,该电镀加厚装置单元的处理槽是传统的矩形槽,在槽内膜是垂直的,且只有两个阳极片,造成膜的电镀有效距离是有限的,单侧只能电镀一面,转动到第二块阳极片时才可达到双面电镀的效果,设备空间利用率低,稳定性不够强。同时,该电镀加厚装置单元的导电辊离槽体太远,会造成铜箔的氧化、导电电阻过大易发热、易结晶,且不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包括电镀处理槽、设置于所述电镀处理槽下游的浸泡水洗槽和设置在电镀处理槽上方的第一导电辊组及第二导电辊组,所述电镀处理槽内设置有阳极装置;所述阳极装置包括垂直阳极和对称设置在垂直阳极两侧的第一倾斜阳极和第二倾斜阳极,所述垂直阳极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一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导电辊组与第一传动辊之间的电镀膜平行于第一倾斜阳极的位置,第二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传动辊与第二导电辊组之间的电镀膜平行于第二倾斜阳极的位置。电镀时,电镀膜先后绕过第一导电辊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导电辊组,以先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阳极、后平行于所述第二倾斜阳极的角度穿过电镀处理槽。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辊组包括第一大导电辊与第一小导电辊,第一大导电辊与第一小导电辊上下错位组合设置,两者表面最近间距为10mm至300mm,且位于下方的第一小导电辊与电镀处理槽内电镀液面的距离为3mm至300mm,第二导电辊组与第一导电辊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电镀处理槽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槽体,包括对称的第一倾斜侧壁和第二倾斜侧壁,所述第一倾斜阳极平行于第一倾斜侧壁,所述第二倾斜阳极平行于第二倾斜侧壁。

    5、进一步地,所述垂直阳极包括背对背并排设置的第一垂直阳极和第二垂直阳极,所述第一倾斜阳极、第一垂直阳极、第二垂直阳极和第二倾斜阳极均为长条形。

    6、进一步地,所述电镀处理槽内部设有喷管装置和涌流装置;所述喷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垂直阳极下方两侧的第一喷管装置和第二喷管装置;所述涌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电镀处理槽底部两边缘处的第一涌流装置和第二涌流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水洗槽为三槽段,前后两端是导电水洗段,中间是镀铜水洗段;所述镀铜水洗段为倒梯形,上方设有第二传动辊。

    8、进一步地,前端的导电水洗段位于电镀处理槽出口位置,第二导电辊组设置于电镀处理槽与前端的导电水洗段交汇处,后端的导电水洗段上方设有第三导电辊;所述第二导电辊组包括第二大导电辊和第二小导电辊。

    9、进一步地,所述浸泡水洗槽的宽度为100mm~2000mm,深度为20mm~300mm。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大导电辊和第三导电辊下方分别设有挤水辊和第三喷管装置;所述第三导电辊上方还设有挡水辊。

    11、进一步地,所述阳极装置中的第一倾斜阳极、第二倾斜阳极、第一垂直阳极、第二垂直阳极均采用阳极盒,且都配有阳极隔膜。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垂直阳极、第一倾斜阳极和第二倾斜阳极的多阳极设计,使电镀膜能以倾斜角度在电镀槽内进行两次双面电镀,有效电镀时间长,使电镀效果得以强化。

    14、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大小导电辊为一组的上下错位双面导电的构思,双面导电的阴极更相近,使电压电流更加稳定。

    15、3.相较于现有技术,导电辊与液面以及阳极的距离也很近,保证了电镀性能的稳定及解决了电阻过大问题。

    16、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镀处理槽在电镀膜的一面设有喷管装置,另一面设有涌流装置,从而使电镀液在电镀处理槽内电镀膜的两面都形成循环环流,电镀液更加均匀、稳定,提高了镀膜质量。

    17、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镀处理装置大小导电辊、第二传动辊都是采用自主传动的方式,减少产品的摩擦及皱折,挤水辊、挡水辊采用传动的方式,便于穿膜;其中传动辊以外的传动装置都是位于槽体外,方便维修和保养。

    18、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镀处理装置,浸泡水洗槽分为三个槽段,两端是两个导电水洗段,中间是镀铜水洗段,实现三道水洗的模式,经过三道清洁,不仅可以去除导电辊上的电镀液及氧化物等杂质,且导电辊不易上铜及氧化,提高辊轮使用寿命,降低维修风险,提高镀膜的高质量高效率。

    19、7.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镀处理装置,每套阳极装置都是采用阳极盒的方式,且都配有阳极隔膜,从而减少光泽剂的消耗,使得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会跑到槽体内部,更加保证了镀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包括电镀处理槽(100)、设置于所述电镀处理槽(100)下游的浸泡水洗槽(200)和设置在电镀处理槽(100)上方的第一导电辊组及第二导电辊组,所述电镀处理槽(100)内设置有阳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装置包括垂直阳极和对称设置在垂直阳极两侧的第一倾斜阳极(104)和第二倾斜阳极(107),所述垂直阳极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辊(108),第一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导电辊组与第一传动辊(108)之间的电镀膜(000)平行于第一倾斜阳极(104)的位置,第二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传动辊(108)与第二导电辊组之间的电镀膜(000)平行于第二倾斜阳极(107)的位置,电镀时,电镀膜(000)先后绕过第一导电辊组、第一传动辊(108)和第二导电辊组,以先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阳极(104)、后平行于所述第二倾斜阳极(107)的角度穿过电镀处理槽(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辊组包括第一大导电辊(101)与第一小导电辊(102),第一大导电辊(101)与第一小导电辊(102)上下错位组合设置,两者表面最近间距为10mm至300mm,且位于下方的第一小导电辊(102)与电镀处理槽(100)内电镀液面的距离为3mm至300mm,第二导电辊组与第一导电辊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处理槽(100)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槽体,包括对称的第一倾斜侧壁和第二倾斜侧壁,所述第一倾斜阳极(104)平行于第一倾斜侧壁,所述第二倾斜阳极(107)平行于第二倾斜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阳极包括背对背并排设置的第一垂直阳极(105)和第二垂直阳极(106),所述第一倾斜阳极(104)、第一垂直阳极(105)、第二垂直阳极(106)和第二倾斜阳极(107)均为长条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镀处理槽(100)内部设有喷管装置和涌流装置;所述喷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垂直阳极下方两侧的第一喷管装置(109)和第二喷管装置(110);所述涌流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电镀处理槽(100)底部两边缘处的第一涌流装置(111)和第二涌流装置(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水洗槽(200)为三槽段,前后两端是导电水洗段,中间是镀铜水洗段;所述镀铜水洗段为倒梯形,上方设有第二传动辊(2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的导电水洗段位于电镀处理槽(100)出口位置,第二导电辊组设置于电镀处理槽(100)与前端的导电水洗段交汇处,后端的导电水洗段上方设有第三导电辊(206);所述第二导电辊组包括第二大导电辊(201)和第二小导电辊(1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水洗槽(200)的宽度为100mm~2000mm,深度为20mm~30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大导电辊(201)和第三导电辊(206)下方分别设有挤水辊(202)和第三喷管装置(203);所述第三导电辊(206)上方还设有挡水辊(20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装置中的第一倾斜阳极(104)、第二倾斜阳极(107)、第一垂直阳极(105)、第二垂直阳极(106)均采用阳极盒,且都配有阳极隔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镀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卷对卷水电镀处理装置,包括电镀处理槽、设置于所述电镀处理槽下游的浸泡水洗槽和设置在电镀处理槽上方的第一导电辊组及第二导电辊组,所述电镀处理槽内设置有阳极装置;所述阳极装置包括垂直阳极和对称设置在垂直阳极两侧的第一倾斜阳极和第二倾斜阳极,所述垂直阳极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辊,第一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导电辊组与第一传动辊之间的电镀膜平行于第一倾斜阳极的位置,第二导电辊组设置在使第一传动辊与第二导电辊组之间的电镀膜平行于第二倾斜阳极的位置,电镀时,电镀膜先后绕过第一导电辊组、第一传动辊和第二导电辊组,以先平行于所述第一倾斜阳极、后平行于所述第二倾斜阳极的角度穿过电镀处理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垂直阳极、第一倾斜阳极和第二倾斜阳极的多阳极设计,使电镀膜能以倾斜角度在电镀槽内进行两次双面电镀,有效电镀时间长,使电镀效果得以强化。

    技术研发人员:邓高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6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