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风过滤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10  15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回风过滤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环境的温度调节。为了减少气流流经空调器风道时其内夹杂灰尘等对风道部件造成的封堵污染,现有空调器一般会在空调器的回风口处设置滤网;进一步地,为了减少滤网的更换频率,部分空调器采用了能够于回风口处传送更换网段的滤网卷,然而滤网卷传送更换网段的过程中,滤网由于未被张紧或虽然被张紧但与回风口距离较小而容易与回风口处设置的支撑筋条及回风口周围的围框发生摩擦,从而导致滤网传送过程扬灰、磨损较为严重,且传送摩擦阻力较大、传送顺畅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回风过滤结构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中滤网传送过程扬灰、磨损较为严重,且传送摩擦阻力较大、传送顺畅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风过滤结构,应用于空调器,所述回风过滤结构包括基板和滤网组件,所述基板包括安装区和回风区,所述回风区包括第一回风口和围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第一围框,所述第一围框相对的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筋条,且所述第一围框和/或所述第一支撑筋条的外壁面设有第一支撑凸;

    3、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区的第一卷轴、第二卷轴,所述滤网的两端一一对应卷绕于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所述滤网位于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之间的网段完全遮挡所述第一回风口且至少遮挡局部所述第一支撑凸。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风过滤结构应用于空调器时,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对两者之间的网段进行张紧,网段遮挡于第一回风口外侧,流经第一回风口的气流需要经过网段的过滤,从而提高流入风道内气流的洁净程度,减少气流中夹带杂质、灰尘等对风道内各部件造成的封堵及污染,相应确保空调器的正常运行。使用一段时间后,当网段被灰尘覆盖封堵时,可以转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使其中一者上的洁净滤网向外放出,同时使用过的滤网缠绕于另一者上,则放出的滤网传送至第一回风口外侧成为新的网段,以对流经第一回风口的气流进行有效过滤并保证第一回风口的通风量,从而在确保滤网有效过滤的基础上,降低滤网更换、清洗频率,提高空调器的实用性;其中,当网段传送过程中由于未被张紧而朝向中框下陷弯曲或张紧状态下其两端与顶板距离较小时,第一支撑凸相对顶板向外凸出且处于网段的遮挡区域,则第一支撑凸能够对传送过程的网段起到支撑作用,相应地,网段传送过程中仅与第一支撑凸产生滑动摩擦,相比网段传送过程中与第一围框和第一支撑筋条的整个外壁面滑动摩擦,第一支撑凸与网段的接触面积远小于第一围框和第一支撑筋条,两者之间相对运行对网段产生的扬灰、磨损及摩擦力均较小,从而有效减少滤网传送过程中产生的扬灰、磨损和摩擦阻力,相应提高滤网传送洁净度、有效使用寿命及传送顺畅度。

    5、可选地,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围框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宽度方向两侧的框条为第一框条,所述第一支撑筋条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一框条之间;位于两条所述第一框条外框面的所述第一支撑凸均为多个,且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框条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6、可选地,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框条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中,其中两者作为第一端部支撑凸,其余所述第一支撑凸作为第一中部支撑凸,两个所述第一端部支撑凸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框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

    7、可选地,所述回风过滤结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包括第一盖设区和第二盖设区,所述第二盖设区包括第二回风口和围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的第二围框;所述压盖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均罩设于所述第一盖设区内,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相对应。

    8、可选地,所述第二围框相对的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筋条,且所述第二围框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筋条的内壁面设有第二支撑凸。

    9、可选地,所述回风过滤结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包括第一盖设区和第二盖设区,所述第二盖设区包括第二回风口和围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的第二围框;所述压盖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卷轴和所述第二卷轴均罩设于所述第一盖设区内,所述第二回风口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相对应;所述第二围框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宽度方向两侧的框条为第二框条,两条所述第二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筋条,所述第二框条的内框面均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凸,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沿所述第二框条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0、可选地,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框条的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中,其中两者作为第二端部支撑凸,其余所述第二支撑凸作为第二中部支撑凸,两个所述第二端部支撑凸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框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二中部支撑凸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端部支撑凸之间。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凸的长度与相应所述第一支撑凸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第二围框与所述第一围框的间距,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一一对应形成张紧组,同一所述张紧组的所述第二支撑凸和所述第一支撑凸沿所述第一回风口的长度方向错开,且两者之间留有供所述网段经过的张紧间隙。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凸为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端部支撑凸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为圆弧线段;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支撑凸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包括依次圆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凸弧线段、第一直线段和第二凸弧线段,且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外端口所在平面平行;

    13、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凸为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二端部支撑凸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为圆弧线段;和/或,所述第二中部支撑凸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包括依次圆滑过渡连接的第三凸弧线段、第二直线段和第四凸弧线段,且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外端口所在平面平行。

    14、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凸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围框的内环壁面共面;

    15、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凸朝向所述第二回风口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二围框的内环壁面共面。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围框和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形成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外框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条延伸方向一致的容灰槽,所述容灰槽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筋条的中部容灰段和位于所述中部容灰段两端的端部容灰段,沿所述第一卷轴的轴向,所述容灰槽完全覆盖所述网段所在区域。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回风口的第一侧边缘设有插槽,所述第一围框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第二侧边缘相应的框条设有卡孔;所述压盖相对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插扣和卡扣,所述插扣配合插接于所述插槽,所述卡扣配合卡接于所述卡孔。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回风过滤结构,且所述空调器的中框的顶板作为所述回风过滤结构的基板。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器采用上述回风过滤结构,具备该回风过滤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回风过滤结构,应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过滤结构包括基板(100)和滤网组件(200),所述基板(100)包括安装区(110)和回风区(120),所述回风区(120)包括第一回风口(121)和围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第一围框(122),所述第一围框(122)相对的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筋条(123),且所述第一围框(122)和/或所述第一支撑筋条(123)的外壁面设有第一支撑凸(1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轴(220)和所述第二卷轴(230)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围框(122)位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宽度方向两侧的框条为第一框条(122a),所述第一支撑筋条(123)连接于两条所述第一框条(122a)之间;位于两条所述第一框条(122a)外框面的所述第一支撑凸(124)均为多个,且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框条(122a)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124)沿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一框条(122a)的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124)中,其中两者作为第一端部支撑凸(124a),其余所述第一支撑凸(124)作为第一中部支撑凸(124b),两个所述第一端部支撑凸(124a)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第一框条(122a)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过滤结构还包括压盖(300),所述压盖(300)包括第一盖设区(310)和第二盖设区(320),所述第二盖设区(320)包括第二回风口(321)和围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321)的第二围框(322);所述压盖(300)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00),所述第一卷轴(220)和所述第二卷轴(230)均罩设于所述第一盖设区(310)内,所述第二回风口(321)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围框(322)相对的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筋条(323),且所述第二围框(322)和/或所述第二支撑筋条(323)的内壁面设有第二支撑凸(32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过滤结构还包括压盖(300),所述压盖(300)包括第一盖设区(310)和第二盖设区(320),所述第二盖设区(320)包括第二回风口(321)和围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321)的第二围框(322);所述压盖(300)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00),所述第一卷轴(220)和所述第二卷轴(230)均罩设于所述第一盖设区(310)内,所述第二回风口(321)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相对应;所述第二围框(322)位于所述第二回风口(321)宽度方向两侧的框条为第二框条(322a),两条所述第二框条(322a)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筋条(323),所述第二框条(322a)的内框面均设有多个第二支撑凸(324),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324)沿所述第二框条(322a)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二框条(322a)的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324)中,其中两者作为第二端部支撑凸(324a),其余所述第二支撑凸(324)作为第二中部支撑凸(324b),两个所述第二端部支撑凸(324a)一一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框条(322a)长度方向的两端位置,所述第二中部支撑凸(324b)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端部支撑凸(324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凸(324)的长度与相应所述第一支撑凸(124)的长度之和不小于所述第二围框(322)与所述第一围框(122)的间距,多个所述第一支撑凸(124)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凸(324)一一对应形成张紧组,同一所述张紧组的所述第二支撑凸(324)和所述第一支撑凸(124)沿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长度方向错开,且两者之间留有供所述网段(211)经过的张紧间隙(4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凸(124)为条状且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端部支撑凸(124a)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为圆弧线段;和/或,所述第一中部支撑凸(124b)的外凸面于其横截面中形成的轮廓线包括依次圆滑过渡连接的第一凸弧线段(1241)、第一直线段(1242)和第二凸弧线段(1243),且所述第一直线段(1242)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外端口所在平面平行;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凸(124)朝向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一端端面与所述第一围框(122)的内环壁面共面;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围框(122)和所述第一支撑筋条(123)形成第一支撑框,所述第一支撑框的外框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支撑筋条(123)延伸方向一致的容灰槽(124c),所述容灰槽(124c)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筋条(123)的中部容灰段(1244)和位于所述中部容灰段(1244)两端的端部容灰段(1245),沿所述第一卷轴(220)的轴向,所述容灰槽(124c)完全覆盖所述网段(211)所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第一侧边缘设有插槽(125),所述第一围框(122)与所述第一回风口(121)的第二侧边缘相应的框条设有卡孔(126);所述压盖(300)相对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插扣(325)和卡扣(326),所述插扣(325)配合插接于所述插槽(125),所述卡扣(326)配合卡接于所述卡孔(126)。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回风过滤结构,且所述空调器的中框(10)的顶板作为所述回风过滤结构的基板(1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回风过滤结构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回风过滤结构包括基板和滤网组件,基板包括安装区和回风区,回风区包括第一回风口和围设于第一回风口的第一围框,第一围框相对的框条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筋条,且第一围框和第一支撑筋条的外壁面设有第一支撑凸;滤网组件包括滤网和转动连接于安装区的第一卷轴、第二卷轴,滤网的两端一一对应卷绕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滤网位于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的网段完全遮挡第一回风口且至少遮挡局部第一支撑凸。该空调器采用上述回风过滤结构,且空调器的中框的顶板作为回风过滤结构的基板。该回风过滤结构能够提高滤网的传送洁净度、有效使用寿命及传送顺畅度。

    技术研发人员:傅天浩,李茜,程李,李彬彬,张引,卢坤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6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