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覆膜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专利2025-11-05  13


    本发明涉及覆膜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覆膜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覆膜机是一种用于在产品表面覆盖薄膜的设备,主要目的是保护产品的外观和性能,防止表面被腐蚀、污染、磨损和破坏,随着工业的发展,覆膜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不仅种类变得多种多样,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是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加,也使设备对产品的适应性降低,从而使设备对不同膜进行贴合时需要对参数进行重新设定,进而降低了包装效率。

    2、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2111248237.8)所公开的“一种智能调节型中封式切角覆膜机快速换型用控制系统”,其说明书公开:目前,对于该3c产品盒类的包装费时费力、效率极其低、质量无法保证。手机盒的组装比较费时费力,效率较低,产品包装效果不好,因此大大影响了加工效率,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目前一般都采用中封式切角覆膜机对3c产品盒类进行包装,但是由于需要包装的盒类不同,当对不同的盒类进行包装时,就需要重新设定包装参数,过于繁琐,降低了包装效率。上述专利可以佐证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3、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覆膜方法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由于需要包装的盒类不同,当对不同的盒类进行包装时,就需要重新设定包装参数,过于繁琐,降低了包装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覆膜方法及应用,以改善上述问题。

    3、本技术具体是这样的:

    4、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包括覆膜机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含有材料识别模块、上料模块、贴膜模块、动态过程优化模块以及参数匹配模块,将材料识别模块设置在覆膜机的进料口,通过材料识别模块对材料进行检测识别,识别出材料之后,调用参数匹配模块对参数进行调节匹配。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材料识别模块包含有高光谱成像模块和图像处理模块,高光谱成像模块捕捉进入机器的材料的高光谱图像,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获取材料表面在不同光谱波段下的反射和透射特性,从而提供丰富的材料信息。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图像处理模块对高光谱成像模块捕捉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增强以及校正,以改善图像质量并提取关键特征。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去噪采用深度学习去噪算法,训练模型以学习从噪声图像中恢复清晰图像,深度学习去噪算法采用卷积神经网络;

    8、卷积神经网络包括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

    9、卷积层:输入图像通过卷积核进行卷积运算,提取图像的特征,形成特征图;

    10、池化层:对特征图进行下采样,简化网络复杂度,减少计算量,同时防止过拟合;

    11、全连接层:通过全连接层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整合和分类。

    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增强采用自适应增强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3、i.初始化权重分布:对于训练集中的每个样本,初始化其权重为相等的值;

    14、ii.迭代训练弱分类器:对每一轮迭代(记作m=1,2,...,m),执行以下步骤:

    15、a.使用当前权重分布的训练数据集,训练一个弱分类器gm(x);

    16、b.计算该弱分类器在训练数据集上的分类错误率em,这是所有被错误分类的样本权重的和;

    17、c.计算弱分类器的权重αm,该权重与分类错误率成反比,即分类效果越好的弱分类器将获得更大的权重;

    18、d.更新训练数据集的权重分布,增加被错误分类的样本的权重,减少被正确分类的样本的权重;

    19、iii.构建强分类器:完成所有迭代后,将得到的弱分类器线性组合成一个强分类器g(x),组合方式是每个弱分类器乘以其权重αm,并对结果进行求和,然后使用符号函数得到最终的分类结果;

    20、校正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校正,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校正的步骤如下:

    21、s1、数据预处理:对来自各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22、s2、数据关联与配准:确定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进行数据配准;

    23、s3、特征提取与选择:从各个数据源中提取相关特征,并进行特征选择;

    24、s4、融合策略选择: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融合策略;

    25、s5、模型训练与优化:基于选定的融合策略,利用已知样本训练模型,并进行优化;

    26、s6、校正与验证:应用训练好的模型对目标数据进行校正,并进行验证;

    27、s7、结果评估与反馈:对校正结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态过程优化模块在覆膜过程中,通过系统不断收集实时数据,并通过内置的先进控制算法动态优化控制参数,对材料批次间的微小差异、环境变化以及机器磨损进行优化,保持覆膜过程的高效和稳定,所述参数匹配模块包括参数调整模块和参数匹配数据库,参数调整模块自动调整覆膜机的设置,包括温度、压力以及速度,以匹配所选参数,中央控制系统根据识别结果查询参数匹配数据库,找到相应的最佳覆膜参数,所述上料模块采用步进式的上料方式,对卷膜进行定长度的上料,贴膜模块对卷膜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贴膜。

    29、一种覆膜应用,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送料架,所述送料架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的内侧转动卡接有卷膜轴,所述卷膜轴上卷收有卷膜,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伸展结构,所述伸展结构包含有移动底座和升降板,所述移动底座滑动卡接在底板的中部,所述升降板套设在移动底座的顶部,所述升降板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升降板的底部等角度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滑条并在其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限位滑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条,所述伸展结构的底部设有覆膜结构,所述覆膜结构包含有覆膜板和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固定安装在覆膜板顶部的中间,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所述导向轴滑动套设在驱动轴的内部,所述覆膜板的中部等角度滑动安装有四个伸缩条,所述伸缩条的外侧底部活动铰接有裁切板,所述伸缩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弧板,所述导向弧板卡接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条之间,所述升降板底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压条,所述压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裁切刀,所述操作台的左端内部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含有膜板、升降筒、电磁板和第二电缸。

    3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底座上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导杆,所述伸缩条滑动套设在限位导杆上,所述限位导杆的底部设有拉簧,所述拉簧固定连接在伸缩条和覆膜板之间,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环,所述磁环位于移动底座顶部的外侧。

    3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设有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包含有两个第一电机和两个导向板,两个所述导向板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壁上,所述导向板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底板的端部,所述螺纹杆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设有一对通过弹簧支撑的通电磁铁,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架顶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顶部。

    32、一种覆膜机覆膜方法,方法如下:

    33、步骤一:将卷膜轴卡合到操作台顶部右边的安装卡槽中部,然后将卷膜拉扯出来并卡入两对通电磁铁中进行固定;

    34、步骤二: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滑块移动,将卷膜送到膜板的顶部,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伸展结构移动到膜板的顶部;

    35、步骤三:通过升降板底部的压条将卷膜压住,并通过电磁板对覆膜板的磁吸作用使覆膜板下移对卷膜进行拉伸处理;

    36、步骤四:通过第二电缸驱动升降筒上移,从而使膜板被固定,同时使膜板与卷膜的底部接触,从而使卷膜贴合到膜板的顶部,同时利用升降筒将卷膜和膜板之间的空气抽吸出来,同时使膜板将覆膜板向上顶起到顶部;

    37、步骤五: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覆膜板转动,从而使覆膜板将卷膜贴合到膜板的表面,并配合限位条使覆膜板内部的伸缩条伸出,并使伸缩条和裁切板展开,将卷膜贴合到膜板的表面;

    38、步骤六:通过覆膜板的转动,使压条对膜板顶部的卷膜进行裁切,使膜板顶部多余的卷膜被裁切掉;

    39、步骤七:通过升降板从移动底座的顶部脱离,使移动底座再次回到原位,并通过移动底座和升降板再次对卷膜进行运输,使卷膜移动到膜板的正上方,并通过裁切刀对卷膜进行裁切如此循环往复。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1、在本技术的方案中:

    42、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包装的盒类不同,当对不同的盒类进行包装时,就需要重新设定包装参数,过于繁琐,降低了包装效率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覆膜机和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包含有材料识别模块、上料模块、贴膜模块、动态过程优化模块以及参数匹配模块,将材料识别模块设置在覆膜机的进料口,通过材料识别模块对材料进行检测识别,识别出材料之后,调用参数匹配模块对参数进行调节匹配,系统能够在新材料进入机器时立即进行识别和参数匹配,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高光谱成像和深度学习技术,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材料,并匹配最佳参数,保证了产品质量;

    43、2.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覆膜结构和伸展结构,利用覆膜结构中的覆膜板将卷膜向下挤压,从而使膜被拉伸,配合固定结构将膜板送到覆膜结构的底部,从而使卷膜与膜板接触,此时通过伸展结构将覆膜结构展开从而将卷膜贴到膜板的表面,通过覆膜结构和固定结构的配合使卷膜被拉伸,同时经过结构的转换,通过覆膜结构将卷膜贴合到膜板的表面,实现了对膜的拉伸,同时经过结构的转换可以实现贴膜;

    44、3.通过设置的覆膜结构和伸展结构,利用覆膜结构中的覆膜板将膜贴合到膜板的表面,然后通过伸展结构将覆膜结构展开,并使覆膜结构中的裁切板贴合到卷膜的表面,在对膜进行贴合的同时,在覆膜结构转动的同时可以将贴合到膜板上的卷膜进行裁切,从而使贴合到膜板上的卷膜多余部分被切除,实现了不仅可以实现对卷膜的贴合作用,并在覆膜结构和伸展结构的配合下实现对卷膜的裁切;

    45、4.通过设置的驱动结构,利用驱动结构驱动覆膜结构和伸展结构移动到固定结构的顶部,并通过驱动结构中的第一电缸驱动伸展结构中的升降板移动,利用压条对卷膜的两端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卷膜的外端和内端进行固定,此时利用驱动结构驱动伸展结构移动,从而实现对卷膜的固定同时,配合裁切刀对多余的卷膜进行裁切,进而实现对卷膜的上料和裁切;

    46、5.通过设置的固定结构,利用固定结构中的第二电缸驱动升降筒上下移动,在升降筒上升时会将膜板送到卷膜的底部,并使升降筒的内部被抽吸成真空,此时膜板会吸附到升降筒的顶部,并对膜板进行固定,同时将卷膜吸附到膜板的顶部,此时磁板对覆膜结构的吸附作用会使覆膜结构贴合到膜板的顶部,然后通过膜板对覆膜结构的挤压,使覆膜结构上升从而和伸展结构可以配合,进而实现对膜板的固定作用,同时可以实现对卷膜的吸附效果,将卷膜和膜板之间的空气抽吸走,防止卷膜和膜板之间有气泡。


    技术特征:

    1.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覆膜机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含有材料识别模块、上料模块、贴膜模块、动态过程优化模块以及参数匹配模块,将材料识别模块设置在覆膜机的进料口,通过材料识别模块对材料进行检测识别,识别出材料之后,调用参数匹配模块对参数进行调节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增强采用自适应增强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增强采用自适应增强算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校正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校正,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校正的步骤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校正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校正,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校正还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过程优化模块在覆膜过程中,通过系统不断收集实时数据,并通过内置的先进控制算法动态优化控制参数,对材料批次间的微小差异、环境变化以及机器磨损进行优化,保持覆膜过程的高效和稳定,所述参数匹配模块包括参数调整模块和参数匹配数据库,参数调整模块自动调整覆膜机的设置,包括温度、压力以及速度,以匹配所选参数,中央控制系统根据识别结果查询参数匹配数据库,找到相应的最佳覆膜参数,所述上料模块采用步进式的上料方式,对卷膜进行定长度的上料,贴膜模块对卷膜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贴膜。

    7.一种覆膜应用,使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101),所述底板(10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送料架(102),所述送料架(10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卡槽(104),所述安装卡槽(104)的内侧转动卡接有卷膜轴(103),所述卷膜轴(103)上卷收有卷膜(105),所述底板(101)的中部设有伸展结构(4),所述伸展结构(4)包含有移动底座(401)和升降板(402),所述移动底座(401)滑动卡接在底板(101)的中部,所述升降板(402)套设在移动底座(401)的顶部,所述升降板(402)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405),所述升降板(402)的底部等角度开设有滑动槽(407),所述滑动槽(40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限位滑条(410)并在其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409),所述限位滑条(4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条(411),所述伸展结构(4)的底部设有覆膜结构(5),所述覆膜结构(5)包含有覆膜板(501)和导向轴(505),所述导向轴(505)固定安装在覆膜板(501)顶部的中间,所述第三电机(40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轴(506),所述导向轴(505)滑动套设在驱动轴(506)的内部,所述覆膜板(501)的中部等角度滑动安装有四个伸缩条(502),所述伸缩条(502)的外侧底部活动铰接有裁切板(504),所述伸缩条(5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弧板(503),所述导向弧板(503)卡接在相邻的两个限位条(411)之间,所述升降板(402)底部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压条(403),所述压条(403)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裁切刀(404),所述操作台(1)的左端内部设有固定结构(3),所述固定结构(3)包含有膜板(301)、升降筒(302)、电磁板(303)和第二电缸(3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覆膜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401)上等角度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导杆(507),所述伸缩条(502)滑动套设在限位导杆(507)上,所述限位导杆(507)的底部设有拉簧(508),所述拉簧(508)固定连接在伸缩条(502)和覆膜板(501)之间,所述升降板(40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406),所述安装槽(40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磁环(408),所述磁环(408)位于移动底座(401)顶部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覆膜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顶部两侧均设有驱动结构(2),所述驱动结构(2)包含有两个第一电机(201)和两个导向板(202),两个所述导向板(202)固定安装在底板(101)顶部的内侧和外侧壁上,所述导向板(20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螺纹杆(203),所述螺纹杆(203)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端部,所述螺纹杆(203)上滑动安装有滑块(208),所述滑块(208)的内侧设有一对通过弹簧支撑的通电磁铁(209),所述移动底座(4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对支架(204),所述支架(20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06),所述第二电机(2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207),所述支架(204)顶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缸(205),所述第一电缸(20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板(402)的顶部。

    10.一种覆膜机覆膜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覆膜应用,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覆膜机控制系统、覆膜方法及应用,包括覆膜机和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包含有材料识别模块、上料模块、贴膜模块、动态过程优化模块以及参数匹配模块,将材料识别模块设置在覆膜机的进料口,通过材料识别模块对材料进行检测识别,识别出材料之后,调用参数匹配模块对参数进行调节匹配。本申请通过材料识别模块对材料进行检测识别,识别出材料之后,调用参数匹配模块对参数进行调节匹配,系统能够在新材料进入机器时立即进行识别和参数匹配,无需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利用高光谱成像和深度学习技术,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各种材料,并匹配最佳参数,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晓,陈小林,朱石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4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