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通风、空调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寒冷或严寒地区的多联机空调冬季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众多大型公共建筑拔地而起,而其中很多公共建筑都存在内区,比如综合商业体的地下商业、超市等。内区因为没有外围护结构,而功能区内又有大量的人体、灯光、设备散热,这样的房间或区域需要全年供冷。又如综合医院建筑,建筑设置核医学、影像科、放疗科或生化检验科,这些科室房间为了屏蔽辐射要求,没有外门窗和外墙等围护结构,都是内区房间,同时都存在大量的设备散热,这些科室房间也存在全年24小时供冷的需求。
2、上述公共建筑特别是医疗建筑,为满足内区房间或医用科室全年24小时供冷,一般设置可独立运行的变冷媒多联机空调系统(vrv)。多联机空调系统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二者通过冷媒管连接,室内机向室内散出冷量,室外机则在室外空气环境中散出热量。
3、但是目前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时运行室外环境温度范围为-5℃到50℃,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5℃时,因为温度很低,冷媒的压差小,状态变化接近临界点,制冷效果衰减很大。同时当温度很低时,冷媒更容易变成液态,机器会根据自我保护程序判断关机从而保护压缩机,出现所谓的“不能开机”。而上述内区如医疗科室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冷,如果多联机停止运行,会使得医疗科室环境持续升高,影响设备运行及检测精度,导致偏差或错误测量患者体征数据,延误抢救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4、实现多联机在超低温室外环境下进行制冷,是众多多联机厂商仍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不改变多联机系统原有的结构,能够在冬季能把多联机室外机所处环境温度提高。
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多联机室外机。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连接在一多联机室外机上,所述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出风口和吸风口,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能够连通的出风箱和混风箱,所述出风箱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混风箱连接在所述吸风口处以及所述出风箱上,所述出风箱包括排风控制部和混风控制部,所述混风箱包括进风控制部,所述排风控制部、混风控制部以及进风控制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4、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联机室外机还包括主机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所述出风箱罩盖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所述出风箱的箱体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出风腔。
5、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控制部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6、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多联机室外机还包括主机体,所述吸风口设置于所述主机体的侧部,所述混风箱连接在所述主机体的侧部以及所述出风箱上,所述混风箱的箱体、所述出风箱的箱体以及所述主机体的侧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混风腔。
7、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风箱呈l型,并连接在所述主机体的相邻的两个侧部上。
8、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控制部、混风控制部以及进风控制部分别包括电动风阀,各所述电动风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9、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风控制部与所述进风控制部对应设置。
10、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感应外界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
11、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感应所述吸风口处温度的吸风口处温度传感器。
12、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出风口、吸风口以及上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对于寒冷或严寒地区全年需要24小时供冷的房间,采用普通多联机空调系统,夏季和过渡季照常制冷,在冬季极端天气下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使得多联机在极端寒冷气温下,仍能正常开机,实现超低温运行。本实用新型不改变普通多联机系统内部结构,也无需改变多联机常规的室外设置方式。
14、本实用新型将多联机室外机出风(热风)与室外新风(冷风)混合,通过室外环境温度和多联机侧面吸风口温度联动控制电动风阀的开闭,使混合空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数值,该混合空气温度高于多联机室外机所要求的最低启动空气温度,从而实现多联机超低温制冷的正常启动。
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一种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连接在一多联机室外机上,所述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出风口和吸风口,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能够连通的出风箱和混风箱,所述出风箱连接在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混风箱连接在所述吸风口处以及所述出风箱上,所述出风箱包括排风控制部和混风控制部,所述混风箱包括进风控制部,所述排风控制部、混风控制部以及进风控制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室外机还包括主机体,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所述出风箱罩盖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所述出风箱的箱体与所述主机体的顶部之间的空间形成出风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控制部对应设置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联机室外机还包括主机体,所述吸风口设置于所述主机体的侧部,所述混风箱连接在所述主机体的侧部以及所述出风箱上,所述混风箱的箱体、所述出风箱的箱体以及所述主机体的侧部之间的空间形成混风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箱呈l型,并连接在所述主机体的相邻的两个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控制部、混风控制部以及进风控制部分别包括电动风阀,各所述电动风阀分别连接所述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风控制部与所述进风控制部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感应外界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感应所述吸风口处温度的吸风口处温度传感器。
10.一种多联机室外机,包括出风口和吸风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联机超低温制冷转换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