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1-03  2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1、电池包包括多个串联的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的若干个电芯通过ccs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具体地,ccs组件包括设置在电池模组长度方向两端的输出汇流排和设置于这两个输出汇流排之间的若干个连接排,其中,连接在电池模组端部的电芯的正极端的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连接在电池模组端部的电芯的负极端的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相邻两个电池模组串联,也即其中一个电池模组的负极输出排连接至另一个电池模组的正极输出排。

    2、如上所述,输出汇流排一方面承担着电池模组输出极的作用,与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需要较薄的厚度以方便焊接;另一方面承担着相邻电池模组之间串联的作用,需要较大的过流能力。换句话说,输出汇流排与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部位厚度小,而与相邻电池模组连接的部位又需要加宽或者加厚,这种造型使得输出汇流排模具的开模难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出汇流排,其加工工艺简单,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彼此连接的两个输出汇流排之间的可靠性。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排组件,其结构强度高,相邻两个单ccs组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出现松动或者损坏的概率低,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方便组装,安全性高。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输出汇流排,包括: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

    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外连接部的一侧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用于连接至电芯的正极端或者负极端。

    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

    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体部处于所述外连接部下侧,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外连接部焊接,二者的焊接点处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外连接部的一侧面。

    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通过弯折部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延伸部三者一体成型。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内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11、一种汇流排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单ccs组件,所述单ccs组件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单ccs组件包括连接排和上述的输出汇流排,两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排,其中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另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同一个所述单ccs组件中,电流流向为所述正极输出排、连接排和负极输出排;相邻两个单ccs组件通过模组间铝排串联。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相邻两个所述单ccs组件中,所述模组间铝排的一端连接至其中一个单ccs组件的所述正极输出排的所述外连接部,所述模组间铝排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单ccs组件的所述负极输出排的所述外连接部。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模组间铝排贴合于所述外连接部的上侧面。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模组间铝排的安装槽;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垂直。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外连接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

    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外连接部远离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侧壁。

    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外连接部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侧侧壁。

    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模组间铝排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凸起,当所述模组间铝排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凸起滑动嵌设于所述限位槽内。

    19、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输出排的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负极连接片,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的负极端;所述正极输出排的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正极连接片,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的正极端。

    2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定义所述负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一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连接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正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三侧面,与所述正极连接片连接的延伸部朝向所述电芯的侧面为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相较于所述第二侧面更靠近电芯;所述第三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齐平。

    2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负极连接片朝向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避让口,所述弧形避让口朝向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的周侧面圆弧过渡。

    2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单ccs组件对应设置。

    23、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和上述的汇流排组件,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单ccs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电池模组包括若干个电芯。其方便组装,安全性高。

    2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输出铜排和负极输出铜排,所述正极输出铜排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正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正极输出排,所述负极输出铜排连接于所述电池包负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负极输出排。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汇流排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构成,厚度小的内连接部用于与该输出汇流排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保证了输出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顺利进行,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与相邻电池模组串联,保证了输出排的过流能力。

    27、(2)本实用新型输出汇流排的外连接部各区域厚度一致,内连接部各区域厚度一致,这使得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各自对应的模具开模难度大大降低,有效降低了输出汇流排的生产成本。

    28、(3)本实用新型的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所构成的输出汇流排在改型换代上成本更低,即可通过只改变外连接部的参数或者只改变内连接部的参数完成输出汇流排的重新设计,并且,外连接部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连接部包括主体部(121),所述主体部(121)连接至所述外连接部(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延伸部(12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21)处于所述外连接部(11)下侧,所述主体部(121)与所述外连接部(11)焊接,二者的焊接点处于所述主体部(121)远离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一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部(12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延伸部(122)与所述主体部(121)之间通过弯折部(1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汇流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1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12),所述内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1221)。

    7.一种汇流排组件,应用于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至少两个单ccs组件(10),所述单ccs组件(10)应用于电池模组,所述单ccs组件(10)包括连接排(10c)和如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汇流排,两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之间排列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排(10c),其中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正极输出排(10b),另一个所述输出汇流排为负极输出排(10a),同一个所述单ccs组件(10)中,电流流向为所述正极输出排(10b)、连接排(10c)和负极输出排(10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个所述单ccs组件(10)中,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一端连接至其中一个单ccs组件(10)的所述正极输出排(10b)的所述外连接部(11),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单ccs组件(10)的所述负极输出排(10a)的所述外连接部(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间铝排(10d)贴合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上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开设有用于装配所述模组间铝排(10d)的安装槽(1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开设于所述外连接部(11)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贯穿所述外连接部(11)远离所述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贯穿所述外连接部(11)靠近所述延伸部(122)的一侧侧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1)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11),所述限位槽(1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延伸部(122)的延伸方向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输出排(10a)的所述延伸部(122)的自由端一体成型地设置有负极连接片(123a),用于焊接至对应地电芯(20)的负极端(202);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一侧面(4a),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二侧面(4b),所述正极连接片(123b)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三侧面(4c),与所述正极连接片(123b)连接的延伸部(122)朝向所述电芯(20)的侧面为第四侧面(4d);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朝向所述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避让口(123a1),所述弧形避让口(123a1)朝向所述电芯(20)的正极端(201)的侧面与所述负极连接片(123a)的周侧面圆弧过渡。

    18.根据权利要求7-17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1)还包括信号采集件,所述信号采集件与所述单ccs组件(10)对应设置。

    19.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模组和如权利要求7-18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排组件(1);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正极输出铜排(31)和负极输出铜排(32),所述正极输出铜排(31)连接于所述电池包正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正极输出排(10b),所述负极输出铜排(32)连接于所述电池包负极侧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所述负极输出排(10a)。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出汇流排、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其中,输出汇流排包括:内连接部;外连接部,与所述内连接部连接,二者分体设置;所述外连接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连接部的厚度。本技术的输出汇流排由分体设置的外连接部和内连接部构成,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厚度小的内连接部用于与该输出汇流排所在电池模组的电芯焊接,保证了输出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顺利进行,而厚度大的外连接部与相邻电池模组串联,保证了输出排的过流能力,同时,外连接部厚度大于内连接部厚度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汇流排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在模组间串联时提高二者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朝举,陆君高,张国江,江吉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2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34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