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1、医用头部降温装置普遍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物理降温,以降低脑组织代谢,减少耗氧量,减轻脑细胞损害,预防脑水肿。特别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使用头部降温装置可使脑代谢率降低,耗氧量减少,增加缺氧耐受力,有效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的发生,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医用头部降温装置佩戴舒适度较差,导致患者服从性较差。
2、公告号为jp7043532b2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医用头部冷却帽,该医用头部冷却帽能够提高头皮的冷却效率,并且不会给佩戴者带来压迫感,不会滑动,此一种由热冷却帽构成的医用头部冷却帽包括内盖和外盖,外盖具有两条分别从开口两侧拉出的第一带子,向外延伸并可通过第一止动件连接在一起,使得佩戴者将头部放入开口中并戴上帽子后,带可通过颈部后面的止动件紧固;并且从后部的中心边缘附近延伸到前缘的两个第二带可以通过第二止动件连接在一起,佩戴者将头部置于开口内戴上帽子后,挡块可将第二系带系紧在额头周围。然而该发明解决了佩戴问题,却无法实现对降温帽内温度的控制,也无法实现对降温介质的调控,患者佩戴舒适度的提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医用头部降温装置,能够实现对降温介质的调控,避免局部降温不良,并可大幅提高患者使用舒适度。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腔体,外壳体通过通气管与冷却装置相连;
4、第一腔体的内部配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滑移杆,内壳体上配置有贯穿孔,滑移杆的一端穿过贯穿孔,滑移杆的另一端与外壳体活动连接;
5、滑移杆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筒,限位筒的侧壁配置有通气孔,限位筒与滑移杆活动配合。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气管将外界的低温气流引入第一腔体,通过低温气流对患者的头部进行降温处理。第一腔体的存在使得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间隙,通过通气管进入的低温气流能够流动并充斥在二者之间,从而使得患者头部各个区域同步降温,可避免出现局部降温不良的状况。
7、缓冲组件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内壳体与外壳体的空间结构提供足够的支撑,对外壳体实现限位,防止内壳体与外壳体贴合,避免出现局部气流流动不畅;另一方面,还能够引导气流流动,进一步提高气流均衡度。
8、滑移杆可通过弹簧等与外壳体弹性连接,配合可活动的限位筒,在气流的吹动作用下限位筒能够相对于滑移杆晃动,从而实现带动周围气流流动,并有助于产生气流扰动,进而促使气流通过内壳体上的贯穿孔进入内壳体的内部,从而提高低温气流与患者头部的接触概率,提高对患者头部的降温效果。此外,限位筒可拦截部分低温气流,有助于降低气体从第一腔体向外排出的效率,从而提高低温气流与患者头部的换热效率。其上布设通气孔可实现气流的流进和流出,配合限位筒相对于滑移杆轴线的晃动,还能够提高位筒内部气流的均衡度。
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滑移杆远离外壳体的一端配置有按摩头,按摩头暴露在内壳体远离外壳体的一侧。进一步的,按摩头可选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或硅胶材质。
1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通气管的排气端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设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排气管的侧壁配置有孔体。多个孔体在排气管的末端均匀分散设置,分散设置的多个孔体沿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占用一定距离。
11、由此,利用通气管能够提高通气管内部气流进入外壳体内部后向不同区域分散的效率,避免出现局部换热不良。
12、进一步的,排气管的内部配置有阻流件,阻流件具有足够的长度,并且阻流件能够沿排气管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用于封堵或暴露孔体。
13、由此,通过阻流件能够对进入外壳体内部的气流的流速和流量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气流换热效率的调节,使得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气流温度保持稳定,一方面能够避免因气流流速过高导致的气流排出速度过快,进而保证进入外壳体内部的气流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头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保证换热效果、避免能量浪费;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因气流流速过慢导致的气流在外壳体内部滞留时间过长,从而防止降温效果下降或换热不良,也可避免出现局部气体流动异常,防止出现换热死角。
14、进一步的,阻流件包括阻流滑块和第二弹簧,阻流滑块设于排气管的内部,排气管的端部配置有密封塞,阻流滑块与密封塞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如此,阻流滑块能够在排气管的内部沿气流流向往返移动。
15、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通气管的内部配置有紊流组件;紊流组件包括紊流基体,紊流基体为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紊流基体套设在通气管的内部,紊流基体两端的开口端沿通气管的长度方向也就是沿气流的流向设置;紊流基体的内部配置有第一导流件。如此,通过紊流组件能够将进入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气流进一步分割再混合,提高气流的混合均衡度,避免局部气流气温过低或过高,也能够到达稳定气流流速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导流件,有助于引导紊流基体的内部气流的流向,从而提高气流的混合均衡度,达到温度均衡的效果。
1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导流件为一端开口的罩体结构,第一导流件的开口端与紊流基体的进气端相对设置,第一导流件的侧壁环绕配置有排气通道;第一导流件的外部配置有导流叶板。
17、进一步的,第一导流件与紊流基体转动连接,第一导流件与紊流基体之间配置有第二连接件。
18、由此,第一导流件在气流的吹动作用下相对于紊流基体转动,进而促使其内部的气流产生旋流,提高气流流速,并加速气流混合。排气通道与导流叶板的配合用于进一步引导经由第一导流件排出的气流的流向。
1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紊流基体的末端配置有第二导流件,第一导流件与第二导流件沿紊流基体内部气流流向依次设置;第二导流件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第二导流件的一个开口端与第一导流件相对设置,第二导流件的另一开口端配置有导流弧板,导流弧板为弧形板材,多个导流弧板围绕第二导流件环绕间隔布设。导流弧板的弧面与第二导流件的轴线偏心设置。如此,利用第二导流件能够进一步实现平衡气流温度、稳定气流流速的效果。
20、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 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置缓冲组件,一方面提供空间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局部气流流动不畅;另一方面,滑移杆以及限位筒运作还能够引导局部气流流动,提高气流均衡度;
22、2. 限位筒可拦截部分低温气流,有助于降低气体从第一腔体向外排出的效率,从而提高低温气流与患者头部的换热效率;
23、3. 滑移杆与按摩头配合,能够实现对患者头部的按摩,并能实现气流在患者头部表面流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按摩头还可避免气流被头部某些区域的头发或者包裹物等阻挡气流的流动;
24、4. 排气管与阻流件相配合,实现对气流流速和流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气流换热效率的调节,使得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气流温度保持稳定;
25、5. 紊流组件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通气管侧壁的支撑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气流的混合均衡度,均衡气温,稳定气流流速。
1.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包括内外套设内壳体(10)和外壳体(12),所述内壳体(10)与所述外壳体(12)之间设有第一腔体(14),所述外壳体(12)连接有通气管(15);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头部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