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31  13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施工,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


    背景技术:

    1、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在对道路桥梁的路面进行施工建设时,需要在路面两侧设置挡墙等结构进行防护,但是一般的挡墙通常是通过混凝土直接浇筑,或采用金属管材做成栏杆形式,通常是固定设置的,在进行建设时施工量较大,且由于固定设置,常见的桥梁道路挡墙缺少缓冲设施,道路车辆在撞击挡墙后缺少卸力,防护性能较差。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开号:cn217352129u)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防撞墙体的结构,包括一号固定柱,所述一号固定柱的一侧设有二号固定柱,所述一号固定柱与二号固定柱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所述一号固定柱上卡合设有一号缓冲机构,所述一号缓冲机构的一侧卡合设有二号缓冲机构,所述二号缓冲机构的一侧卡合在二号固定柱上,所述一号固定柱、二号固定柱、一号缓冲机构与二号缓冲机构上均卡合设有连接套。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挡墙的安置时只需将一号缓冲机构与二号缓冲机构通过二号连接柱与三号连接柱卡合在一号固定柱与二号固定柱上即可,安装比较方便,且通过螺栓或混凝土对设施进行固定安装时,只需将两个固定柱进行固定即可,减少工程。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

    3、现有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在后期使用时,由于为了便于施工,需要对防撞墙进行快速安装,而现有装置往往是固定式的,不便于进行拆卸,导致使用不便,所以,需要加装拼装机构对防撞墙进行快速拆装。

    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包括第一防撞墙,所述第一防撞墙的一侧设有拼装机构,所述拼装机构包括第二防撞墙、第一固定块、卡块、第二固定块、安装块、固定螺栓、连接块、凹槽、安装槽;

    3、所述第一防撞墙的一侧外壁设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防撞墙的一侧安装连接有第二防撞墙,所述第二防撞墙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

    4、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墙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所述第一防撞墙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气囊。

    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墙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

    6、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尖锥。

    7、优选的,所述防撞气囊共设有不少于八个,且防撞气囊等距离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第一防撞墙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和连接块通过嵌入安装块卡合在凹槽内。

    9、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和卡块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安装槽的底面直径大于卡块的底面直径。

    10、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套筒与支撑板相连接,且支撑板的内壁设有螺纹,螺纹杆通过与支撑板内螺纹相啮合。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通过设置拼装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防撞墙和第二防撞墙合并,将第一防撞墙一侧的卡块插入第二防撞墙一侧的安装块一侧的安装槽内,使固定螺栓对齐卡块上的凹槽,然后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向下移动,通过其底端的连接块嵌入卡块顶部的凹槽内,从而可以将第一防撞墙和第二防撞墙进行拼装固定,然后依次将其进行连接即可。

    13、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通过减震垫可以避免防撞墙受到损坏,通过防撞气囊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通过支撑杆和支撑板可以对防撞墙进行支撑,通过转动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在套筒内向下移动,使其底部的尖锥插入土中,即可对防撞墙的支撑进行加固。



    技术特征:

    1.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包括第一防撞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墙(1)的一侧设有拼装机构(2),所述拼装机构(2)包括第二防撞墙(3)、第一固定块(4)、卡块(5)、第二固定块(6)、安装块(7)、固定螺栓(8)、连接块(9)、凹槽(10)、安装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墙(1)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垫(12),所述第一防撞墙(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撞气囊(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墙(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套筒(15),所述套筒(15)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螺纹杆(16),所述螺纹杆(16)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尖锥(1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气囊(13)共设有不少于八个,且防撞气囊(13)等距离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第一防撞墙(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8)和连接块(9)通过嵌入安装块(7)卡合在凹槽(10)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和卡块(5)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且安装槽(11)的底面直径大于卡块(5)的底面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6)通过套筒(15)与支撑板(14)相连接,且支撑板(14)的内壁设有螺纹,螺纹杆(16)通过与支撑板(14)内螺纹相啮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路桥建筑施工用防撞墙,具体涉及道路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防撞墙,第一防撞墙的一侧设有拼装机构,拼装机构包括第二防撞墙、第一固定块、卡块、第二固定块、安装块、固定螺栓、连接块、凹槽、安装槽,本技术通过设置拼装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防撞墙和第二防撞墙合并,将第一防撞墙一侧的卡块插入第二防撞墙一侧的安装块一侧的安装槽内,使固定螺栓对齐卡块上的凹槽,然后转动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向下移动,通过其底端的连接块嵌入卡块顶部的凹槽内,从而可以将第一防撞墙和第二防撞墙进行拼装固定,然后依次将其进行连接即可,通过该方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捷性,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撞墙的快速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池志功,朱少波,樊厚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4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2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