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丝组件及具有该纺丝组件的纺丝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20  4


    本技术涉及纺丝机,尤其涉及一种纺丝组件及具有该纺丝组件的纺丝机。


    背景技术:

    1、纺丝机是一种树脂熔融形成丝状物,用于涤纶和尼龙的长丝生产;切片熔融过程通常在纺丝机的螺杆挤压机内进行,控制螺杆挤压机各段温度和箱体温度可以改变熔体的温度,使其具有适当的粘度和良好的可纺性。从螺杆挤压机出来的熔体经过计量泵送往纺丝组件(也称模头),熔体细·流从喷丝板喷出后受到甬道冷空气的作用而冷却固化。

    2、纺丝组件需要保证有足够的压力,传统的增压往往靠的是往纺丝组件的砂杯里面加不同比例不同目数的金属砂来达到增压的效果,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270099u,名称为纺丝组件的专利中设有金属砂,这些金属砂不仅价格比较贵,而且都是一次性的,废弃的金属砂属于固废,处理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纺丝组件,解决现有纺丝组件利用金属砂来调节增压,其成本高,废弃的金属砂不易处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纺丝组件,包括壳体、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和连接接头,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所述连接接头位于壳体的上部,还包括压力调节垫层,所述压力调节垫层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整流板之间,所述压力调节垫层具有熔体通过的孔洞。

    3、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垫层有多个,多个所述压力调节垫层自上而下依次堆叠,所述壳体为可拆卸壳体以使得压力调节垫层可更换。

    4、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调节垫层的形状为圆柱状。

    5、进一步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整流板与所述喷丝板之间。

    6、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垫片,所述内腔的上部具有进口,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所述内腔的进口上。

    7、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紧上盖,所述压紧上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

    8、进一步的,所述压紧上盖与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接头为螺纹接头。

    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接头为设置在所述内腔上方的内螺纹接头。

    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纺丝机,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纺丝组件。

    12、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纺丝组件,纺丝熔体自内腔的进口进入,依次经过分流板、压力调节垫层、整流板、喷丝板,从喷丝板出丝,在分流板与整流板之间的内腔具有压力调节垫层,通过减小内腔体积从而达到增压的效果,便于出丝,压力调节垫层的成本低廉,易更换,适配不同的纺丝工艺。



    技术特征:

    1.一种纺丝组件,包括壳体、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和连接接头,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所述连接接头位于壳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节垫层,所述压力调节垫层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整流板之间,所述压力调节垫层具有熔体通过的孔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垫层有多个,多个所述压力调节垫层自上而下依次堆叠,所述壳体为可拆卸壳体以使得压力调节垫层可更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垫层的形状为圆柱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整流板与所述喷丝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片,所述内腔的上部具有进口,所述橡胶垫片设置在所述内腔的进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上盖,所述压紧上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上盖与壳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为螺纹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头为设置在所述内腔上方的内螺纹接头。

    10.一种纺丝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纺丝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布一种纺丝组件,包括壳体、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和连接接头,所述壳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分流板、整流板、喷丝板,所述连接接头位于壳体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节垫层,所述压力调节垫层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并位于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整流板之间,所述压力调节垫层具有熔体通过的孔洞。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纺丝组件,纺丝熔体自内腔的进口进入,依次经过分流板、压力调节垫层、整流板、喷丝板,从喷丝板出丝,在分流板与整流板之间的内腔具有压力调节垫层,通过减小内腔体积从而达到增压的效果,便于出丝,压力调节垫层的成本低廉,易更换,适配不同的纺丝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木,王军,林怡然,王佳,王方方,李博澜,蔡燕其,林健,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11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