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建设,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基础。
背景技术:
1、海上风电基础主要包括单桩基础、群桩承台基础、吸力桶基础、重力式基础、导管架基础、多脚架基础和浮式基础。单桩基础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周期短等特点,已成为近海(海深10~45m)海上风机的首选基础类型。在所有基础类型中,单桩基础所占比例达65%以上。我国部分近海海域的浅覆盖层岩石海床地基,海床表面的软土在海浪作用下极易被液化或冲刷破坏,因此单桩基础需要嵌入在基岩层中。但是现有技术中单桩基础嵌入基岩层的结构强度较低,单桩基础与基岩层连接处的承载性能较差,导致单桩基础的安全性能降低,从而需求提升单桩基础的安全性能。
2、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实用新型cn218346230u海上复合基础,该专利中通过锚固件配合垫层形成锚固体,通过锚固体将钢管桩连接在基岩层上,但是在钢管桩受到水平荷载或倾覆荷载时,应力将集中作用于锚固件上,造成锚固件的曲折或崩坏,从而单桩基础与基岩层的连接失效,导致单桩基础的安全性能降低。
3、因此,如何提升单桩基础的安全性能,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包括用于坐落于基岩层表面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上还连接有用于嵌入覆盖层中的吸力桶,且所述吸力桶开口向下设置;
3、用于嵌入基岩层内的嵌岩桩ⅰ,其嵌合在所述钢管桩内,且所述嵌岩桩ⅰ的底部凸出钢管桩的底端设置。
4、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嵌岩桩ⅰ的底部还嵌入设置有加强筒,且所述加强筒的顶部穿设在所述钢管桩内。
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加强筒上还对称的开设有多个溢流孔。
6、优选的是,其中,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其包括:
7、环座,其连接在所述钢管桩上;
8、用于坐落于基岩层表面的多个辅助钢管桩,其对称的围绕所述钢管桩设置,且多个所述辅助钢管桩均与所述环座连接,各所述辅助钢管桩均嵌合连接有用于嵌入基岩层的嵌岩桩ⅱ。
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环座连接在所述钢管桩上的方式为:
10、所述钢管桩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法兰盘,所述环座穿设在所述钢管桩上,且所述环座通过多个高强螺栓连接在所述法兰盘上。
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法兰盘的底端还对称的连接有多个加强板的一侧,多个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钢管桩的外壁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是,其中,多个所述辅助钢管桩与所述环座连接的方式为:
13、所述环座的四周一体成型凸出设置有多个限位筒,多个所述辅助钢管桩分别穿设于多个所述限位筒中,且多个所述限位筒与多个所述辅助钢管桩的间隙内填充有高强灌浆。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嵌岩桩分别与钢管桩、基岩层进行嵌合,保障了单桩基础与基岩层连接处的承载性能,提升了单桩基础的安全性能,具有提升安全性、提升承载性能、便于施工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1.一种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包括用于坐落于基岩层表面的钢管桩,所述钢管桩上还连接有用于嵌入覆盖层中的吸力桶,且所述吸力桶开口向下设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岩桩ⅰ的底部还嵌入设置有加强筒,且所述加强筒的顶部穿设在所述钢管桩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筒上还对称的开设有多个溢流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撑机构,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座连接在所述钢管桩上的方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的底端还对称的连接有多个加强板的一侧,多个所述加强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钢管桩的外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上风电复合基础,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辅助钢管桩与所述环座连接的方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