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和医学。具体涉及电刺激在组织损伤中的相关应用。
背景技术:
1、电刺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实验方法和治疗手段。在基础研究中,它对离体水平的细胞、组织、器官存在复杂而广泛的影响。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骼肌、平滑肌等,尤其在对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其他内科治疗或手术治疗无法替代的作用。如在肌张力障碍、癫痫、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oc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及其他运动障碍的治疗上效果显著。对于上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深部脑刺激(deep.brain stimulation,dbs),即将电极植入相应脑部核团中,并设置为特定频率,通过一段时间的连续或间断性刺激后,对控制疾病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帮助。
2、组织损伤后造成受损局部组织发生细胞变性、代谢异常等改变,进一步的,由于组织炎性反应,诱导成纤维细胞募集至损伤区域并大量增殖,产生胶原纤维等细胞外基质,并侵入损伤处完成外源性修复,同时形成粘连。就肌腱损伤来说,由于炎症反应可以主导外源性愈合引发肌腱粘连,如何降低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的程度,确保肌腱自身的愈合,尽快恢复其功能,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临床上常应用抑制炎性反应或抑制细胞因子释放的药物来防止粘连发生。一方面,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激素类药物、手法治疗、外敷药物、中药配合手法治疗、穴位封闭治疗等,抑制局部血管扩张,增强血管紧张性,减少充血,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引起的粘连和挛缩,尤其激素类如用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as)已开始应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疼痛治疗,能较好地促进药物扩散、消除粘连、减轻疼痛、促进软组织损伤的恢复。损伤部位的组织是可自然修复和愈合的,但组织的修复则表现为组织的再生,是通过细胞的迁移、分化、增殖和基质分泌等细胞行为实现的,而这些细胞行为均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的电信号等传导信号有关。电刺激疗法,通过建立神经接口,保持或施加适当的微电流刺激,加速组织修复而达到痊愈的目的。研究表明,通过低频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患病部位或相应穴位,引起神经肌肉兴奋,从而促进肌肉舒张或收缩,进而恢复运动功能;通过扩张血管,促进患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功能。
3、目前,电刺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人们利用电刺激来达到神经突触的增生、调节分化、对大脑皮层的刺激、治疗损伤的皮肤、建立大鼠肢体截肢残肢中特定组织的再生模型细胞生长等。电刺激治疗在生物方面的应用,如专利201210232655.2报道了手持便携式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方法及阵痛器的用途,主要是通过电刺激达到理疗镇痛的效果;201010593161.8公开了一种可促进神经再生的感应式电刺激器,通过刺激电极对受损神经或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促进神经的再生。以上电刺激治疗多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其治疗的组织范围区域较广,没有直接干预,靶向性差,特异性不高;同时电极没有直接放置到神经上,这样的电刺激,除了对神经会有效果,对电极周围的组织会有电灼伤的副作用。
4、研究表明交感神经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参与情绪、炎症、血管收缩、腺体分泌等多种人体病理生理过程,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针对交感神经递质的调控主要为药物,物理治疗非常有限。动物模型是研究交感神经作用的重要工具,有研究者尝试在小鼠模型上使用电刺激的方式直接干预交感神经释放递质,从而干预局部炎症,减少细胞因子tnf-α、il-6等,从而降预防损伤修复后肌腱粘连的发生,尽快恢复其功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靶向性高、特异性强且便于临床应用的电刺激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特异性干预、创伤较小的电刺激治疗方式,主要用于组织损伤的治疗,缓解其引起的炎症反应。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所述用途包含减轻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和/或组织黏连预防。
3、进一步,所述组织损伤是指韧带、关节软骨、骨骼肌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以及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组织的炎性反应中有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产生胶原纤维,并侵入损伤处完成外源性修复,同时形成粘连,局部粘连可形成激痛点,最终导致疼痛。
4、进一步的,所述炎症是指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等炎症因子引起。优选所述炎症因子选自tnf-α和/或il-6。
5、进一步的,所述电刺激是指对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的电刺激,电刺激参数为:0.3—3ma,10—50hz,刺激的持续时间为5-20分钟。优选,所述电刺激以经皮式电刺激和可调控植入式电刺激的方式实施。
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刺激治疗仪,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包括电源、存储器、电极及其连接导线,所述电极为片状或针状。
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片状电极贴敷于损伤组织的皮肤表面,通过电刺激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降低患处的炎症因子,从而缓减组织的损伤,预防肌腱黏连,促进愈合。
8、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片状电极植入损伤处的皮下组织内,通过电刺激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降低患处的炎症因子,从而缓减组织的损伤,预防肌腱黏连,促进愈合。
9、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为针状电极,所述针状电极固定在一基板上,基板上可设置多个针状电极的插孔,所述基板上插入电极的数量可根据患处皮肤面积大小确定。
10、本发明的电刺激治疗仪通过皮肤局部的刺激,进一步对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进行刺激,降低炎症因子如tnf-α和il-6的数量,降低组织损伤处肌腱黏连的发生率,促进愈合,是一种创伤小、特异性高的精准治疗方式。
1.一种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是包含减轻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和/或组织黏连预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损伤是指韧带、关节软骨、骨骼肌等软组织的机械损伤,以及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组织的炎性反应中有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产生胶原纤维,并侵入损伤处完成外源性修复,同时形成粘连,局部粘连可形成激痛点,最终导致疼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等炎症因子在损伤部位增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是指对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的电刺激,电刺激参数为:0.3—3ma,10—50hz,刺激的持续时间为5—2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刺激在制备治疗组织损伤的仪器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包括经皮式电刺激和可调控植入式电刺激。
6.一种作用于损伤组织处的神经组织如交感神经组织的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包括电源、存储器、电极及其连接导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片状或针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电极贴敷于损伤组织的皮肤表面,通过电刺激损伤组织处的交感神经,降低患处的炎症因子,从而缓减组织的损伤,预防肌腱黏连,促进愈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电极植入损伤处的皮下组织内,通过电刺激损伤组织处的交感神经,降低患处的炎症因子,从而缓减组织的损伤,预防肌腱黏连,促进愈合。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针状电极,所述针状电极固定在一基板上,基板上可设置多个针状电极的插孔,所述基板上插入电极的数量可根据患处皮肤面积大小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