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10-08  7


    本技术涉及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属于幕墙连接。


    背景技术:

    1、目前玻璃幕墙等立面板材的安装方式逐步由以往的型钢焊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转换为通过连接件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调整立面板材的位置。

    2、公告号为cn2191380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幕墙立柱与连接架,连接架前侧设有插板,且插板一侧延伸入连接架内,插板顶端以及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槽板,连接架内部设有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螺纹杆、两个滑板以及限位杆,螺纹杆以及限位杆分别贯穿两个滑板;该专利通过螺纹杆调节两l型板以夹持插板,并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使插板与l型板螺纹紧固,又利用设置在插板上的卡槽板与玻璃相连,以实现对玻璃的连接、安装,但在插板与l型板螺纹紧固前,螺纹杆易受到外力因素影响发生转动,使两l型板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改变夹持效果,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调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能防止双向丝杆在夹持件夹持住插板后发生转动,改变夹持件的夹持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包括u型板,设置在u型板的底板一侧的立柱连接装置,设置在底板另一侧的玻璃夹持装置,且玻璃夹持装置置于u型板的两侧板之间;所述玻璃夹持装置包括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的外周螺纹上均套设有夹持块,当双向丝杆转动时,两夹持块相配合以夹放玻璃;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合装置,与第一卡合装置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卡合装置;当所述第一卡合装置与第二卡合装置相配合时,限制所述双向丝杆的转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合装置是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杆端部外周的环形板,环形板与双向丝杆固定连接,环形板的弧形面上间隔设置若干防滑齿;所述第二卡合装置是滑块,滑块的底面内凹形成与所述环形板相配合的弧形槽,弧形槽上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防滑齿相配合的防滑槽,当防滑齿与防滑槽相配合时,滑块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插块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滑块的顶面内凹形成活动空间,活动空间与滑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相贯通;所述活动空间远离所述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块固定连接,插块的顶面通过转轴与转动板铰接;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插块位置相对应且相配合的插槽。

    6、进一步的,与所述环形板相邻的侧板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t型导轨;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t型导轨位置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导槽。

    7、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置于两左右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玻璃靠近立柱的面上均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插板,两插板均沿玻璃的宽度方向设置;两所述夹持块分别与一插板套固定连接;两所述插板套均与所述插板的四角相适配,两插板套上的开口相对设置,两插板套均置于所述双向丝杆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8、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丝杆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滑杆,滑杆与双向丝杆相平行,且滑杆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滑杆的中部依次穿过两所述夹持块;所述滑块的靠近所述底板的侧面内凹形成用于供滑杆通过的滑动槽。

    9、进一步的,所述立柱连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两端的两固定板,两固定板均垂直于所述双向丝杆;每个所述固定板均通过固定螺栓与立柱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双向丝杆的端部均通过轴承与相邻的所述侧板转动连接。

    11、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板两侧分别设置立柱连接装置、玻璃夹持装置,以连接玻璃与立柱;通过在玻璃靠近相邻的立柱的面上设置的插板,并利用玻璃夹持装置夹放插板,实现玻璃与u型板的可拆式连接,方便进行与玻璃的连接与分离;在玻璃夹持装置中,通过双向丝杆的转动以调整两夹持块的距离,实现对插板的夹放控制,同时使两夹持块均与插板四角相配合的插板套固定连接,以防止被夹持的插板在与双向丝杆平行的方向上发生移动;还通过设置在双向丝杆上的第一卡合装置与设置在侧板上的第二卡合装置的配合,从而限制了双向丝杆的转动,防止其影响两插板套夹持插板的效果。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二卡合装置顶部的插块与弹簧的配合,通过铰接设置在插块顶部的转动板带动插块进出活动空间,以实现第二卡合装置与底板间的卡合连接,从而固定第二卡合装置的位置,防止其在t型导轨上发生移动影响防滑齿与防滑槽的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包括u型板(1),设置在u型板(1)的底板(11)一侧的立柱连接装置(2),设置在底板(11)另一侧的玻璃夹持装置(3),且玻璃夹持装置(3)置于u型板(1)的两侧板(12)之间;所述玻璃夹持装置(3)包括沿所述底板(11)长度方向设置的双向丝杆(31),双向丝杆(31)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12)转动连接,双向丝杆(31)的正反螺纹段的外周螺纹上均套设有夹持块(32),当双向丝杆(31)转动时,两夹持块(32)相配合以夹放玻璃(4),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1)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合装置(5),与第一卡合装置(5)相邻的所述侧板(12)上设有第二卡合装置(6);当所述第一卡合装置(5)与第二卡合装置(6)相配合时,限制所述双向丝杆(31)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装置(5)是套设在所述双向丝杆(31)端部外周的环形板,环形板与双向丝杆(31)固定连接,环形板的弧形面上间隔设置若干防滑齿(51);所述第二卡合装置(6)是滑块,滑块的底面内凹形成与所述环形板相配合的弧形槽(61),弧形槽(61)上间隔设置若干与所述防滑齿(51)相配合的防滑槽(611),当防滑齿(51)与防滑槽(611)相配合时,滑块与所述底板(11)之间通过插块(6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顶面内凹形成活动空间(63),活动空间(63)与滑块靠近所述底板(11)的一侧相贯通;所述活动空间(63)远离所述底板(1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64),弹簧(64)的另一端与所述插块(62)固定连接,插块(62)的顶面通过转轴与转动板(65)铰接;所述底板(11)上设有与所述插块(62)位置相对应且相配合的插槽(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环形板相邻的侧板(12)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沿其高度方向设置的t型导轨(121);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t型导轨(121)位置相对应且相配合的导槽(6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4)置于两左右相邻的所述立柱(7)之间,玻璃(4)靠近立柱(7)的面上均固定连接对称设置的两插板(41),两插板(41)均沿玻璃(4)的宽度方向设置;两所述夹持块(32)分别与一插板套(33)固定连接;两所述插板套(33)均与所述插板(41)的四角相适配,两插板套(33)上的开口相对设置,两插板套(33)均置于所述双向丝杆(31)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1)与所述底板(11)之间设有滑杆(34),滑杆(34)与双向丝杆(31)相平行,且滑杆(34)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12)固定连接,滑杆(34)的中部依次穿过两所述夹持块(32);所述滑块的靠近所述底板(11)的侧面内凹形成用于供滑杆(34)通过的滑动槽(6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连接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11)两端的两固定板(21),两固定板(21)均垂直于所述双向丝杆(31);每个所述固定板(21)均通过固定螺栓(22)与立柱(7)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杆(31)的端部均通过轴承与相邻的所述侧板(12)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幕墙节点组合连接结构,包括U型板,设置在U型板的底板一侧的立柱连接装置,设置在底板另一侧的玻璃夹持装置,且玻璃夹持装置置于U型板的两侧板之间;所述玻璃夹持装置包括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两端分别与其相邻的所述侧板转动连接,双向丝杆的正反螺纹段的外周螺纹上均套设有夹持块,当双向丝杆转动时,两夹持块相配合以夹放玻璃;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外周设有第一卡合装置,与第一卡合装置相邻的所述侧板上设有第二卡合装置;当所述第一卡合装置与第二卡合装置相配合时,限制所述双向丝杆的转动;本技术能防止双向丝杆在夹持件夹持住插板后发生转动,改变夹持件的夹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游国和,邹炜,刘欣远,汤声基,陈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1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98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