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点胶,特别涉及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
背景技术:
1、ab胶是两液混合硬化胶的别称,一液为本胶,一液为硬化剂,两液混合才能硬化。
2、公开(公告)号:cn218078722u,公开了包括针头、阀体、混胶管和阀芯组件,通过阀体的一端与所述针头之间相互连接,所述阀体上设有胶水通道,所述胶水通道与所述针头相互连通;混胶管的一端与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将混合胶水引入到所述阀体内;阀体的一侧设有一通孔,所述阀芯组件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芯组件用于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对所述胶水通道进行阀门开关控制,通过将阀芯组件的控制端设置阀体的一侧的位置,且采用旋转式阀门控制方式,使得驱动更加的容易,且更换ab胶点胶阀组件也更加的方便。
3、上述方案虽然具有方便更换ab点胶阀组件的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对ab胶的固化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其固化时间加快,随着温度的降低固化时间也会延长,容易影响点胶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通过设置的混合机构,来解决由于温度对ab胶的固化影响较大,温度升高时其固化时间加快,随着温度的降低固化时间也会延长,容易影响点胶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包括胶管旋转套、设置于胶管旋转套一端的混胶管、设置于混胶管一侧的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末端的针头,还包括:
4、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设置于混胶管内侧;
5、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设置于混合腔室内侧;
6、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混胶管内侧的转杆、设置于转杆表面的搅拌单元;
7、检修单元,所述检修单元设置于混合腔室外侧;
8、所述检修单元包括一端活动设置于混胶管管壁内侧的密封筒、设置于混胶管表面的限位单元。
9、优选地,所述混合腔室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混合腔室内侧均设置有混合机构。
10、优选地,所述混胶管内侧顶部设有与位于顶部的混合腔室相连通的第一通道,两个所述混合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通道,位于胶管内侧底部的混合腔室底部设有第三通道。
11、优选地,所述混合机构还包括设置于转杆顶端的驱动件。
12、优选地,所述搅拌单元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单元等距分布在转杆表面;
13、所述搅拌单元包括相对设置于转杆表面的搅拌轴以及设置于搅拌轴内侧的加热件。
14、优选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套设于密封筒外侧的螺纹筒、螺纹连接在螺纹筒内侧的外螺纹套,所述外螺纹套安装在胶管外表面。
15、优选地,所述混合腔室底部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筒底部安装有与环形密封槽相适配的环形密封垫。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混合机构,配合驱动件的输出轴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轴转动,对第一胶水与第二胶水进行混合,并在加热件的加热作用下,对第一胶水与第二胶水进行加热,提高其温度,经过初步混合与加热后的混合胶水通过第二通道内侧,并流入位于混胶管内侧底部的混合腔室内侧,并配合混合机构进一步对混合胶水进行混合与加热,使得第一胶水与第二胶水充分混合,使得混合胶水温度升高,缩短了其固化时间,提高了点胶效率。
1.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包括胶管旋转套(1)、设置于胶管旋转套(1)一端的混胶管(2)、设置于混胶管(2)一侧的阀体(3)以及设置于阀体(3)末端的针头(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室(5)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混合腔室(5)内侧均设置有混合机构(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胶管(2)内侧顶部设有与位于顶部的混合腔室(5)相连通的第一通道(21),两个所述混合腔室(5)之间设有第二通道(22),位于混胶管(2)内侧底部的混合腔室(5)底部设有第三通道(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机构(6)还包括设置于转杆(61)顶端的驱动件(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单元(62)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搅拌单元(62)等距分布在转杆(61)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72)包括套设于密封筒(71)外侧的螺纹筒(721)、螺纹连接在螺纹筒(721)内侧的外螺纹套(722),所述外螺纹套(722)安装在胶管(2)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ab胶点胶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室(5)底部开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密封筒(71)底部安装有与环形密封槽相适配的环形密封垫(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