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的防凝露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与流程

    专利2025-10-06  5


    本发明涉及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随着当前液冷式模块(即冷媒散热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液冷式模块被应用到空调系统中,而液冷式模块自身对温度和防凝露有一定要求,当前液冷式模块方案在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下均易出现凝露问题,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媒散热器凝露的缺陷,实现如下技术效果:避免冷媒散热器在制冷和制热情况下出现凝露情况,大大提升了冷媒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2、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内通过冷媒管道串联有冷媒散热器;

    3、所述防凝露方法包括:

    4、s1,获取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温度和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冷媒散热器温度;

    5、s2,根据所述入口温度与所述冷媒散热器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值确定第一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一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

    6、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通过调节入口流量以调节入口温度和冷媒散热器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度差值,可以同时满足制冷和制热情况下冷媒散热器温度在适当的范围内,避免冷媒散热器在制冷和制热情况下出现凝露情况,大大提升了冷媒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s2步骤中,具体包括:

    8、根据所述实际温差值大于等于所述设定温差值,增大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节流件;

    10、在所述s2步骤中,具体包括:

    11、在空调的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实际温差值高于所述设定温差值,控制所述第一节流件的开度增大,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二节流件;

    13、在所述s2步骤中,具体包括:

    14、在空调的制热模式下,根据所述实际温差值高于所述设定温差值,控制所述第二节流件的开度增大,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s2步骤之前,空调的防凝露方法还包括:

    16、获取所述冷媒散热器所处的环境温度;

    17、根据所述环境温度,确定所述设定温差值,其中,所述环境温度越高,所述设定温差值越大。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空调的防凝露方法还包括:

    19、获取所述冷媒散热器所处的环境温度;

    20、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入口温度确定第二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二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入口温度大于所述环境温度。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入口温度确定第二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二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入口温度大于所述环境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22、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所述入口温度,增大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入口温度大于所述环境温度。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温感器,且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二温感器;

    24、所述获取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25、在空调的制冷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一温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入口温度;

    26、在空调的制热模式下,根据所述第二温感器的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入口温度。

    27、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的防凝露控制装置,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内通过冷媒管道串联有冷媒散热器;

    28、所述防凝露控制装置包括:

    29、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温度和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冷媒散热器温度;

    30、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入口温度与所述冷媒散热器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值确定第一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一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

    31、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包括:

    32、控制器,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

    33、空调内机和空调外机,所述空调内机内设有室内换热器,所述空调外机内设有相互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冷媒散热器。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开度可调的第一节流件;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开度可调的第二节流件。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媒散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件之间设有第一温感器,所述冷媒散热器和所述第二节流件之间设有第二温感器,且所述冷媒散热器的模块板上设有第三温感器。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内通过冷媒管道串联有冷媒散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节流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二节流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之前,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入口温度确定第二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二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入口温度大于所述环境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的防凝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一温感器,且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第二温感器;

    9.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的室外机内通过冷媒管道串联有冷媒散热器;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开度可调的第一节流件;所述冷媒散热器的邻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开度可调的第二节流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散热器和所述第一节流件之间设有第一温感器,所述冷媒散热器和所述第二节流件之间设有第二温感器,且所述冷媒散热器的模块板上设有第三温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防凝露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空调的室外机内通过冷媒管道串联有冷媒散热器,防凝露方法包括:S1,获取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温度和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冷媒散热器温度;S2,根据所述入口温度与所述冷媒散热器温度之间的实际温差值确定第一执行逻辑,并基于所述第一执行逻辑,调节所述冷媒管道流入所述冷媒散热器的入口流量,直至所述实际温差值小于设定温差值。本发明提供的防凝露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媒散热器凝露的缺陷,实现如下技术效果:避免冷媒散热器在制冷和制热情况下出现凝露情况,大大提升了冷媒散热器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跃,罗建文,周福艳,刘峻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87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