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寄生蜂复方引诱剂

    专利2025-09-13  46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生物农药的天敌引诱剂,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气味挥发物用于引诱天敌寄生蜂的复方天敌引诱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1、寄生蜂是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在作物害虫绿色防控中发挥有重要作用。寄生蜂雌蜂及其子代通常是通过寄生行为来调控寄主的生理状态,确保寄生蜂子代在寄主体表或体内正常发育,使其种群得以繁衍,而寄主害虫则被有效控制。目前已有多种寄生蜂被成功商品化并应用于水稻、蔬菜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如赤眼蜂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丽蚜小蜂用于防治蔬菜蚜虫等等。淡足侧沟茧峰microplitis pallidipes,作为一种是蔬菜夜蛾中低龄幼虫的优势寄生蜂,喜寄生有群集习性的2-3龄夜蛾幼虫,是夜蛾类害虫田间自然种群数量的重要调节因子。

    2、然而,对于寄生蜂而言,能否准确找到和识别寄主并成功寄生,直接决定了其后代种群的生存与繁衍。以往研究发现寄生蜂主要通过嗅觉识别与寄主有关的化学信息物质来搜寻寄主,并且这种信息物质有多种有效来源,如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寄主本身及其粪便等。因此,通过探索与淡足侧沟茧蜂趋向行为相关的挥发性气味物质,利用其有效调控寄生蜂搜寻寄主的效率,从而达到控制靶标害虫的目的,这将为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一种新型绿色手段与技术。与其它害虫防治技术相比,这种新型天敌嗅觉行为调控技术具有绿色环保无公害、安全高效、选择性高等优势,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寄生蜂复方引诱剂。

    2、为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引诱剂活性组分0.5%-99%;辅料1%-99.5%;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和杜松烯的混合物。

    3、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和2-十三烷酮的混合物。

    4、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和橙花叔醇的混合物。

    5、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橙花叔醇和2-十三烷酮的混合物。

    6、可选的方案是,所述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7、顺-茉莉酮:0.5%~50%;

    8、杜松烯:0.5%~50%;

    9、十五烷:0.5%~50%;

    10、橙花叔醇:0~50%;

    11、2-十三烷酮:0~50%。

    12、优选,混合物为顺-茉莉酮、十五烷和杜松烯的混合物,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1:1。

    13、优选,混合物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橙花叔醇和2-十三烷酮的混合物,且三者的质量比为1:1:1:1:0.1~0.5。

    14、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包括如下质量体积百分含量的组分:引诱剂活性组分0.5%-99%;辅料1%-99.5%;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和乳化剂;

    15、所述溶剂选自石蜡油、羊毛脂、水、乙醇、甲醇、丙酮、环己酮、石油醚、石油芳烃、纯苯、乙酸乙酯、甲苯和二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16、所述乳化剂选自司盘类、吐温类、乙二醇酯类、丙二醇酯类和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17、可选的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增溶剂,所述增溶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山梨醇聚氧乙醚、木质素磺酸盐、茶枯和搭皂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18、可选的方案是,所述辅料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选自茶皂素和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19、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引诱剂为粉剂、乳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浓乳剂、缓释剂、水乳剂或喷雾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与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害虫引诱剂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是诱集的有益生物寄生蜂,可消除种植者担心把更多的害虫诱集到自己田里的忧虑,而且有益昆虫越多,田间防治效果越好。除了淡足侧沟茧蜂,本发明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可能不仅对夜蛾科害虫寄生蜂具有诱集作用,还可以诱集其他类寄生蜂,从而增加田间寄生蜂数量,提高寄生蜂田间寄生率,达到寄生蜂控制田间害虫的效果。

    22、本发明中采用的诱集挥发物(茉莉酮、杜松烯、十五烷、橙花叔醇、2-十三烷酮)都是植物天然产物,具有低毒、易降解等特点,是对于人畜和生态环境友好安全的引诱剂。

    23、本发明中的复方引诱剂在单一诱集挥发物的基础上复配后,不仅可以提高对寄生蜂的诱集效果,还可以有效延缓和降低抗药性的产生。

    24、本发明中采用的诱集挥发物(茉莉酮、杜松烯、十五烷、橙花叔醇、2-十三烷酮)都可通过多种方法获得,如化学合成法、从植物中直接提取等等,可进行工业化规模生产。

    25、本发明是首次发现杜松烯、十五烷、2-十三烷酮等气味挥发性化合物用于引诱寄生蜂的生物活性,并首次将其配成复方引诱剂用于引诱寄生蜂,从而进行夜蛾类害虫的生物防治。



    技术特征:

    1.一种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引诱剂活性组分0.5%-99%;辅料1%-99.5%;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和杜松烯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和2-十三烷酮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和橙花叔醇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杜松烯、橙花叔醇和2-十三烷酮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包括如下质量体积百分含量的组分:引诱剂活性组分0.5%-99%;辅料1%-99.5%;所述辅料包括溶剂和乳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还包括增溶剂,所述增溶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钾、聚山梨酯、聚乙二醇、山梨醇聚氧乙醚、木质素磺酸盐、茶枯和搭皂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增效剂,所述增效剂选自茶皂素和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为粉剂、乳油、悬浮剂、干悬浮剂,浓乳剂、缓释剂、水乳剂或喷雾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寄生蜂复方引诱剂。所公开的寄生蜂复方引诱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引诱剂活性组分0.5%‑99%;辅料1%‑99.5%;所述引诱剂活性组分为顺‑茉莉酮、十五烷和杜松烯的混合物。本发明的复方引诱剂能够引诱寄生蜂,提高寄生蜂对靶标害虫的搜寻与定位能力,进而提高其寄生效率,从而能够实现对害虫的有效生物防控,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娟,季香云,张彤瑶,张浩,王金彦,尤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80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