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与流程

    专利2025-08-11  8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互联网,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1、用户可能同时拥有手机、智能手表、智慧屏等多种电子设备。每种电子设备中可能安装有多个应用,每种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和功能各不相同。在一些场景中,不同电子设备中的各个应用还可以通过跨设备调用,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某些功能。

    2、应用之间的跨设备调用虽然扩展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和功能,但也给应用管控带来了更大难度。某些应用可以通过跨设备调用的方式,对其他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进行启动、保活(keep-alive)等操作,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用以对执行跨设备调用操作的应用进行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某些应用对其他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进行启动、保活等操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包括:

    3、第一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

    4、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获取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

    5、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

    6、当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一电子设备终止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跨设备通信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本端的第一应用的运行行为进行检测。如果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发起调用对端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行为,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获取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来对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进行识别。如果第一应用不具有该权限,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终止第一应用当前调用第二应用的行为。这样,第一应用无法跨设备调用第二应用。应用本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在识别出第一应用具有跨设备调用权限的基础上,允许第一应用发起跨设备调用。这样,能够解决部分应用跨设备调用其他应用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电子设备及应用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9、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应用运行过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模块检测第一应用是否发起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可以通过获取第一应用的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来确定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

    10、应理解,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指第一应用发起的调用行为所涉及的各个设备或应用的信息。示例性地,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一应用的组件名、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组件名。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确定多种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对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进行识别。示例性地,根据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所确定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应用运行在前台或后台的状态信息;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是否相同的信息;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是否为同账号组网的信息;第一应用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口与第二应用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口是否均为操作系统的设备控制中心提供的接口的信息。

    12、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获取规则集,任一规则集具有对应的处理结果;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对规则集进行匹配;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匹配到的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

    13、应理解,规则集中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信息。示例性地,规则集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等级的信息,和/或至少一种用于表示第一应用和/或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的控制信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获取到的控制信息与规则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确定匹配到的规则集。匹配到的规则集中包含的信息与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的控制信息相同。

    14、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到的控制信息包括第一应用运行在前台的状态信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相同的信息,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是同账号组网的信息,第一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口与第二应用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口均为操作系统的设备控制中心提供的接口的信息。这样,匹配到的规则集中的信息可以是与上述四种信息相同的信息。然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匹配到的规则集的处理结果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

    1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可以包括第一处理结果或第二处理结果。第一处理结果可以是指基于对应的规则集中包含的信息进行识别,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二处理结果可以是指基于对应的规则集中包含的信息进行识别,第一应用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因此,当匹配到的规则集的处理结果是第一应用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识别第一应用具有调用权限;当匹配到的规则集的处理结果是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识别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权限。根据规则集来对第一应用是否具有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可以保证权限识别标准的统一,提高权限识别的准确性。

    1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示例性地,大数据平台可以包括应用分发平台和/或系统管理平台。

    17、应理解,应用分发平台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市场、应用下载中心等,系统管理平台可以是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平台。

    18、因此,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向大数据平台发送第一应用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和/或第一应用的组件名等。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相关信息对第一应用进行识别,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是大数据平台识别得到的第一应用是否属于异常应用的信息。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或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以是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识别的第一应用是异常应用的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可以是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识别的第一应用不是异常应用的信息。

    20、应理解,运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在多个电子设备上的运行信息。示例性地,多个电子设备在运行第一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进行收集,这些运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是否跨设备调用其他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信息。多个电子设备可以将手机到的运行信息发送至大数据平台,由大数据平台进行统一处理。

    21、因此,当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时,可以包括:当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当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为第二控制信息,第一电子设备识别第一应用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

    22、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后,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对第二应用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当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第二应用停止运行的消息,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检测第一应用是否再次发起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是否检测到调用行为,识别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的关联关系;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关联关系对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调用行为进行处理。

    23、应理解,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模块感知本设备以及第二电子设备上的各个应用的生命周期变化。示例性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模块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上第二应用停止运行的消息。

    24、在一种示例中,第一电子设备识别出的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的关联关系可以是指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是否属于相互异常保活的应用。如果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可以表示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属于相互异常保活的应用;如果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具有关联关系,可以表示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属于相互异常保活的应用。

    2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检测到的调用行为,识别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的关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一应用在监测时间段内发起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的次数;当次数满足阈值条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当次数未满足阈值条件,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具有关联关系。

    26、当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即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属于相互异常保活的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终止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当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具有关联关系,即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属于相互异常保活的应用,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允许第一应用再次发起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

    2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控制装置,包括运行模块、获取模块、识别模块和终止模块,其中:

    28、运行模块,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上运行第一应用;

    29、获取模块,用于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时,获取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

    30、识别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

    31、终止模块,用于当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时,终止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

    32、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具体可以用于: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获取调用行为的相关信息;根据相关信息,确定控制信息。

    33、应理解,相关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应用的包名、第一应用的组件名、第二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应用的包名、第二应用的组件名。

    34、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应用运行在前台或后台的状态信息;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是否相同的信息;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是否为同账号组网的信息;第一应用接入第一电子设备的接口与第二应用接入第二电子设备的接口是否均为操作系统的设备控制中心提供的接口。

    3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识别模块具体可以用于:获取规则集,任一规则集具有对应的处理结果;根据控制信息对规则集进行匹配;根据匹配到的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

    36、在一种示例中,规则集中可以包括用于表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等级的信息,以及至少一种用于表示第一应用和/或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的控制信息。

    37、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可以包括第一处理结果或第二处理结果,识别模块还可以用于:当匹配到的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为第一处理结果,识别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当匹配到的规则集对应的处理结果为第二处理结果,识别第一应用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

    38、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模块还可以用于:当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向大数据平台发送第一应用的相关信息,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的包名和/或第一应用的组件名;接收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

    39、应理解,大数据平台可以包括应用分发平台和/或系统管理平台。

    40、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或第二控制信息,识别模块还可以用于:当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为第一控制信息,识别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一控制信息是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识别的第一应用是异常应用的信息;当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控制信息为第二控制信息,识别第一应用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二控制信息是大数据平台根据第一应用的运行信息识别的第一应用不是异常应用的信息,运行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在多个电子设备上的运行信息。

    41、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应用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检测模块、关联关系识别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42、检测模块可以用于: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后,对第二应用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当接收到第二应用停止运行的消息,检测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

    43、关联关系识别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检测到的调用行为,识别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的关联关系。

    44、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根据关联关系对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调用行为进行处理。

    4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关联关系识别模块具体可以用于:确定第一应用在监测时间段内发起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的次数;当次数满足阈值条件,确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当次数未满足阈值条件,确定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具有关联关系。

    4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具体可以用于:当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具有关联关系,终止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当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不具有关联关系,允许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

    4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前述第一方面中的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4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具体地,该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49、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50、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51、第七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5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七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息包括如下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则集中包括用于表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安全等级的信息,以及至少一种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应用和/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状态的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规则集对应的所述处理结果包括第一处理结果或第二处理结果,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匹配到的所述规则集对应的所述处理结果对所述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平台反馈的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控制信息或第二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控制信息对所述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据平台包括应用分发平台和/或系统管理平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所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检测到的所述调用行为,识别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二应用的关联关系,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对所述第一应用再次发起的所述调用行为进行处理,包括: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15.一种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被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第一电子设备检测到第一应用对第二电子设备上的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获取第一应用的控制信息;第一电子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调用权限进行识别;当第一应用不具有调用第二应用的权限,第一电子设备终止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的调用行为。应用本方法,可以对执行跨设备调用操作的应用进行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某些应用对其他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进行启动、保活等操作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7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