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海蜇设计的水声测量装置减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10  23


    本发明属于水声测量系统研究,涉及到水声测量装置减振结构的优化设计。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水声测量领域,海洋环境变幻莫测,在流速、流向经常复杂变化的海水中,水声测量装置末端受流体冲击产生伪噪声,使得测量系统的测量能力、测量精度大打折扣。现有测量系统受测量环境限制,通常要求在一定海况要求下进行,导致总体测量效率降低。因此,为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亟待开发新型水声测量装置。

    2、纵观海洋生物中,海蜇本体与海水高度融合,自泳能力较弱,依靠挤压伞部的海水而获得前进动力,其独特生理结构和随波逐流的运动形式,可以为水声测量装置减振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3、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仿生海蜇的水声测量装置结构设计方案,提高水声测量装置稳定性和抗伪噪声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仿生海蜇设计的水声测量装置的减振结构设计方案,解决了在海洋环境里由于海水流向、流速不稳定,水声测量装置受流体冲击产生伪噪声的问题,提高水声测量装置稳定性和抗伪噪声能力。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水声测量装置的减振结构分为三部分:稳定单元、传感器存放单元、抗伪噪声单元。各单元的形状、尺寸比例、连接方式、功能设计分别仿照海中生物海蜇的伞部、口腕、丝状物等生理结构。因此,该减振装置的稳定方式与海蜇的运动方式原理相似。

    3、稳定单元包括伞状弹性骨架、薄膜。通过弹性连接绳将伞状弹性骨架的外圆部分与其它测量装置相连,外圆骨架周围有长绒毛,薄膜覆盖伞状弹性骨架的中间支撑部分。稳定单元在复杂、激烈变化的水流中起重要的稳定减振装置作用。

    4、传感器存放单元呈球形,通过弹性连接绳与稳定单元中间支撑骨架相连,内部装矢量或标量水听器,外侧有少量长绒毛。传感器存放单元与稳定单元构成一级减振结构。

    5、抗伪噪声单元全部由细密长绒毛构成,直接连接于稳定单元边缘和传感器存放单元外侧。抗伪噪声单元在流速变化较大的水流中起降低伪噪声作用。

    6、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在流速、流向经常复杂变化的海水中,使水声测量装置和海水相对稳定的融合一体,降低测量装置受流体冲击产生的伪噪声,从而提高水声测量装置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



    技术特征:

    1.基于仿生海蜇设计的水声测量装置末端结构,是仿照海中生物海蜇的生理结构和运动方式设计的水声测量末端装置结构,可以再复杂海况下提高水声测量装置稳定性和抗伪噪声能力,其特征在于:水声测量装置末端结构分为稳定流速单元(1)、传感器存放单元(2)和抗伪噪声单元(3)三部分,各单元的形状、尺寸比例、连接方式、功能设计分别仿照海中生物海蜇的伞部、口腕、丝状物等生理结构,其中,稳定单元包括伞状弹性骨架、薄膜,通过弹性连接绳将伞状弹性骨架的外圆部分与其它测量装置相连,薄膜覆盖伞状弹性骨架的中间支撑部分;传感器存放单元呈球形,通过弹性连接绳与稳定单元中间支撑骨架相连,内部装水声传感器,与稳定单元构成一级减振结构;抗伪噪声单元全部由长绒毛构成,直接连接于稳定单元边缘和传感器存放单元外侧。


    技术总结
    基于仿生海蜇设计的水声测量装置末端结构,属于水声测量装置领域,仿照海中生物海蜇的伞部、口腕、丝状物等生理结构和运动方式设计的水声测量装置末端结构,分为稳定流速单元、传感器存放单元和抗伪噪声单元三部分,在复杂海况下提高水声测量装置稳定性和抗伪噪声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茂,杨巍,吴迪,王莹,陈志强,高阳,张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0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72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