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模块,包括该连接器模块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包括外壳体、第一内壳体、第二内壳体、屏蔽壳、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第一内壳体和第二内壳体被设置在外壳体中。电源端子被设置在第一内壳体中,屏蔽壳被套装在第一内壳体上。信号端子被设置在第二内壳体中,并且第二内壳体位于屏蔽壳的外部。
2、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信号端子位于屏蔽壳的外部,信号端子的每端都需要与一个单独的对配信号连接器对配,这会增加成本。此外,为了避让对配信号连接器,屏蔽壳靠近信号端子的一侧不能与安装面板电接触,这会降低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所述连接器模块包括:内壳体、屏蔽壳、电源端子和信号端子。内壳体包括:第一内壳体部;和第二内壳体部,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相连。屏蔽壳包括:第一屏蔽壳部,套装在第一内壳体部上;和第二屏蔽壳部,套装在第二内壳体部上。电源端子包括:第一对配端,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中;第二对配端,位于所述第二内壳体部和第二屏蔽壳部中;和第一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对配端之间并被固定到所述内壳体中。信号端子包括: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屏蔽壳的外部;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内壳体部和第二屏蔽壳部中;和第二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端之间并被固定到所述内壳体中。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内壳体部中形成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内腔,在所述第二内壳体部中形成有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内腔;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对配端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的第一内腔中,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二对配端和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二内壳体部的第二内腔中。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二对配端和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适于与沿所述第二方向插入所述第二屏蔽壳部中的对配连接器的对配电源端子和对配信号端子分别对配。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还包括:第三内壳体部,位于所述屏蔽壳的外部,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三内壳体部中。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三内壳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端用于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三内壳体部中的对配信号连接器的对配信号端子对配。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对配端用于与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第一内壳体部中的对配电源连接器的对配电源端子对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壳体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内壳体部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的后端相连。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内壳体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三内壳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的底部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三内壳体部的后端的一部分被连接至所述第一内壳体部的底部。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壳体为通过嵌入注塑工艺被直接成型在所述电源端子和所述信号端子上的一体式注塑件,使得所述电源端子、所述信号端子和所述内壳体成为一个整体部件。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一对配端和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电源端子的第二对配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电源端子呈l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使得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一连接端垂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信号端子的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连;第二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和第三延伸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被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之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和所述第二屏蔽壳部是彼此分离的两个部件并被分别组装到所述第一内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内壳体部上。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二屏蔽壳部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上端和下端;在所述第二屏蔽壳部的上端的边缘部上形成有上弹性接触臂,所述上弹性接触臂与所述第一屏蔽壳部的后端电接触。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屏蔽壳部的下端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多个下弹性接触臂,所述多个下弹性接触臂在所述第二屏蔽壳部的周向上间隔分布,用于与安装面板电接触。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一屏蔽壳部上形成有朝其内部倾斜延伸的内弹性锁片,所述内弹性锁片用于与所述第一内壳体部接合,以将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固定到所述第一内壳体部;在所述第一屏蔽壳部上还形成有朝其外部倾斜延伸的外弹性锁片,所述外弹性锁片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的外壳体接合,以将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固定到所述外壳体。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屏蔽壳部上形成有朝其外部倾斜延伸的弹性锁片,所述弹性锁片用于与所述连接器的外壳体接合,以将所述第二屏蔽壳部固定到所述外壳体。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和前述连接器模块,被安装到所述外壳体中。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外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壳体部和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外壳体部;所述第一屏蔽壳部和所述第二屏蔽壳部被分别容纳在所述第一外壳体部和所述第二外壳体部中。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二外壳体部具有用于安装到安装面板上的法兰部和用于插入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开口中的下端;在所述第二屏蔽壳部的下端的边缘部上形成有多个下弹性接触臂,所述多个下弹性接触臂从所述第二外壳体部下端中伸出,用于与所述安装面板的开口的内侧面电接触。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第二外壳体部的法兰部的底面上形成有密封圈安装槽,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密封圈安装槽中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适于被挤压在所述法兰部和所述安装面板之间,用于实现两者之间的密封。
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前述连接器;和对配连接器,插入所述连接器的第二屏蔽壳部中,所述对配连接器包括对配电源端子和对配信号端子,所述对配电源端子与所述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第二对配端对配,所述对配信号端子与所述连接器的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对配。
24、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和电源端子的第二对配端都被设置在第二内壳体部中,能够与插入第二内壳体部中的对配连接器的对配信号端子和对配电源端子分别对配。因此,信号端子的第二连接端不需要与一个单独的对配信号连接器对配,从而能够降低成本。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屏蔽壳的四周都能与安装面板电接触,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屏蔽性能。
25、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1.一种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
1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22.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