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7353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线圈部件,其具备:元件主体;线圈,其配置于元件主体内;以及一对端子电极,其配置于元件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端子电极从元件主体剥离的线圈部件。
2、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线圈部件具备:元件主体,其具有相互相对的一对端面、相互相对的一对主面、以及相互相对的一对侧面,一个主面为安装面;线圈,其配置在元件主体内,由多个线圈导体构成;以及一对端子电极,其与线圈电连接,线圈的线圈轴在一对侧面的相对方向上延伸,一对端子电极分别具有:第一电极部分,其在端面露出;以及第二电极部分,其与第一电极部分的安装面侧的端部连接,并且在安装面露出,一对端子电极分别在一对侧面的各个不露出,在一对主面的相对方向上,第一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端部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比在线圈中最接近另一个主面的顶部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长。
3、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涉及的线圈部件中,在一对主面的相对方向上,第一电极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中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端部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比在线圈中最靠近另一个主面的顶部与安装面之间的距离长。由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增加元件主体与端子电极接触(抵接)的面积。因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实现元件主体与端子电极的接合强度的提高。因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抑制端子电极从元件主体剥离。其结果是,在线圈部件中,能够抑制可靠性的降低。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一对端子电极分别具有与第一电极部分的另一个主面侧的端部连接且在一对主面的相对方向上与第二电极部分相对配置的第三电极部分。在该结构中,能够使元件主体与端子电极接触的面积进一步增加。因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更进一步实现元件主体与端子电极的接合强度的提高。因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抑制端子电极从元件主体剥离。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一对侧面的相对方向观察的情况下的端子电极的厚度也可以为多个线圈导体各自的宽度以下。在该结构中,能够减小端子电极的体积。因此,在线圈部件的制造工序中,能够抑制由于元件主体与端子电极的热收缩率之差而在元件主体上产生裂纹。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圈与第一电极部分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宽度可以为多个线圈导体各自的宽度以上。在该结构中,能够实现端子电极与连接部的接合强度的提高。由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抑制端子电极从元件主体剥离。
7、在一实施方式中,从一对侧面的所述相对方向观察,线圈的外形也可以呈圆形。在该结构中,能够确保端子电极与线圈之间的距离。因此,在线圈部件中,能够减小在端子电极与线圈之间产生的杂散电容。
8、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能够抑制端子电极从元件主体上剥离。
1.一种线圈部件,其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部件,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