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7  13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更优的烹饪体验及效率,厨房烹饪器具集成的烹饪功能越来越多。特别是带有微波功能的烹饪器具,烹饪过程中,微波泄露和打火会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

    2、现有蒸烤微一体机的热风对流模块大多安装在内胆的内部,风机盖板与内胆后板的拼接缝位于内胆的内部,如果拼接缝过大,在使用微波功能时,存在微波泄露和打火的风险,安全性低。还有一些蒸烤微一体机的热风对流模块安装在内胆的外部,热风室盖板与内胆后板的拼接缝在内胆的外部,可以解决微波泄露和打火的问题,但是由于热风室盖板直接与内胆后板连接,所以不同尺寸的内胆需要匹配不同尺寸的热风对流模块,导致热风对流模块的通用性差,造成蒸烤微一体机的装配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能够有效避免了发生微波泄露和打火事故,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使得不同尺寸的内胆可以适用相同尺寸的热风室盖板,提高热风对流模块的通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胆结构,包括:

    4、内胆后板,所述内胆后板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回流孔;

    5、过渡连接件,与所述内胆后板背向内胆腔室的一侧固定连接;

    6、热风对流模块,所述热风对流模块与所述过渡连接件背向所述内胆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热风对流模块、所述过渡连接件和所述内胆后板之间形成有热风腔室,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回流孔分别与所述热风腔室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过渡连接件为框状结构。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内胆后板上设置有热风区域,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回流孔分别位于所述热风区域内,所述热风区域、所述过渡连接件和所述热风对流模块之间形成所述热风腔室。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热风区域朝向所述内胆腔室内凹形成有凹槽,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回流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凹槽与所述热风腔室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热风区域朝向所述热风对流模块外凸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回流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热风腔室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过渡连接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框边和第二框边,所述第一框边与所述内胆后板连接,所述第二框边与所述热风对流模块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框边设置于所述第二框边的内周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框边与所述内胆后板通过激光无缝封闭焊接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框边与所述内胆后板间隔设置。

    15、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上述的内胆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由于过渡连接件与内胆后板背向内胆腔室的一侧固定连接,热风对流模块与过渡连接件背向内胆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热风对流模块与内胆后板的拼接缝位于内胆腔室的外部,从而有效避免了发生微波泄露和打火事故,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过渡连接件实现热风对流模块和内胆后板的连接,使得不同尺寸的内胆可以适用相同尺寸的热风对流模块,从而提高了热风对流模块的通用性,热风对流模块、过渡连接件和内胆后板之间形成的热风腔室与内胆后板的进气孔和回流孔连通,方便实现热风腔室与内胆腔室的热气流交换。



    技术特征:

    1.一种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件(2)为框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后板(1)上设置有热风区域,所述进气孔(11)和所述回流孔(12)分别位于所述热风区域内,所述热风区域、所述过渡连接件(2)和所述热风对流模块(100)之间形成所述热风腔室(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区域朝向所述内胆腔室(4)内凹形成有凹槽(13),所述进气孔(11)和所述回流孔(12)分别设置于所述凹槽(13)的底壁上,所述凹槽(13)与所述热风腔室(5)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区域朝向所述热风对流模块(100)外凸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进气孔(11)和所述回流孔(12)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的底壁上,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热风腔室(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连接件(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框边(21)和第二框边(22),所述第一框边(21)与所述内胆后板(1)连接,所述第二框边(22)与所述热风对流模块(10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边(21)设置于所述第二框边(22)的内周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边(21)与所述内胆后板(1)通过激光无缝封闭焊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边(22)与所述内胆后板(1)间隔设置。

    1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内胆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内胆结构及烹饪器具。内胆结构包括内胆后板、过渡连接件和热风对流模块,内胆后板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回流孔,过渡连接件与内胆后板背向内胆腔室的一侧固定连接,热风对流模块的热风对流模块与过渡连接件背向内胆后板的一侧固定连接,热风对流模块、过渡连接件和内胆后板之间形成有热风腔室,进气孔和回流孔分别与热风腔室连通。热风对流模块与内胆后板的拼接缝位于内胆腔室的外部,从而有效避免了发生微波泄露和打火事故,提高了用户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过渡连接件实现热风对流模块和内胆后板的连接,使得不同尺寸的内胆可以适用相同尺寸的热风对流模块,从而提高了热风对流模块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王畅,文广才,李法民,阮华平,宋小明,石昊明,韩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2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5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