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5  21


    本发明涉及一种凿岩钎头的结构设计,尤其是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属于矿山工具。


    背景技术:

    1、凿岩钎头主要应用于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工作中由凿岩机产生的高频冲击功,通过钎杆将冲击功传递给钎头对岩石做功进行岩石破碎,钎头在工作过程中承受钎杆传递的冲击应力和扭转应力、岩石对钎头的反作用力,高压水和岩屑对钎头表面的冲刷以及岩屑对钎头合金柱之间形成的挤压应力,其使用条件非常苛刻,特别是岩屑的排出是否通畅对凿岩速度影响很高,同时对合金的使用寿命影响也较大。而钎头结构形式对排渣影响重大,常规设计中为避免合金出现断齿,在钻凿f7~f14的岩石时,基本采用半球形和近似半球形齿冠的合金。但是现有的钎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排渣不畅,钎头顶部合金出现磨损较快的现象,顶部合金比边部合金更快磨损,导致钎头总体寿命降低;②由于排渣不畅,导致钎头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力较大,岩屑对钎头合金的挤压导致合金出现疲劳断裂,导致钎头的早期失效。③钎头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凿岩进尺速度慢,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

    2、因此,如何改进钎头的结构以提高凿岩钎头的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以提高排渣速度和采矿钎头的进尺速度,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结构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和斜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合金齿;在所述壳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冲洗孔,在所述位于壳体斜面上的多个合金齿之间设置有排渣槽;排渣槽与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的排渣槽延伸到壳体的顶面,但与顶面上的冲洗孔之间互相不连通。

    4、上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渣槽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形或矩形。

    5、前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渣槽的数量可以设置为2~6条。

    6、前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渣槽的宽度为3~8mm,深度为3~8mm。

    7、前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渣槽与冲洗孔之间最小距离为1mm。

    8、前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合金齿截面形状为抛物线。

    9、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0、1、本发明通过在位于凿岩钎头壳体斜面上的合金柱齿间设置平行于斜边的排渣槽,增大了凿岩钎头斜面处的容渣量和排渣速度,大大提高了钎头进尺速度。

    11、2、本发明的合金柱齿截面形状设计为抛物线,合金的露出高度增大1.2mm,进一步加大了钎头的容屑空间,减小了钎头在使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了钎头进尺速度。

    12、3、本发明凿岩钎头斜面的排渣槽和顶面的冲洗孔不直接贯穿,以保证顶部冲洗水有足够的压力能均匀的将顶面的岩屑快速的冲入最近的排渣槽中,降低岩屑对顶面合金的重复磨蚀,避免顶部合金比边部合金更快磨损,从而延长钎头的总体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在所述壳体(1)的顶面(2)和斜面(3)上设置有合金柱齿(4);在所述壳体(1)的顶面(2)上设置有冲洗孔(5);在所述位于壳体(1)斜面(3)上的合金柱齿(4)之间设置有与斜面(3)平行的排渣槽(6);所述的排渣槽(6)延伸到壳体(1)的顶面(2),且与所述顶面(2)上的冲洗孔(5)之间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6)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6)的数量为2~6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6)的宽度为3~8mm,深度为3~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槽(6)与冲洗孔(5)之间保持至少1mm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排渣槽结构的凿岩钎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柱齿(4)截面形状为抛物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渣槽结构凿岩钎头,包括壳体(1),在壳体(1)的顶面(2)和斜面(3)上设置有合金柱齿(4);在壳体(1)的顶面(2)上设置有冲洗孔(5),在壳体(1)斜面(3)上的合金柱齿(4)之间设置有与斜面(3)平行的排渣槽(6);排渣槽延伸到壳体(1)的顶面(2),但与顶面上的冲洗孔(5)之间不连通。本发明可以增大凿岩钎头斜面处的容渣量和排渣速度,大大提高钎头进尺速度,还可以降低岩屑对顶面合金的重复磨蚀,避免顶部合金比边部合金更快磨损,从而延长钎头总体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熊家泽,彭钧,于嘉君,曾旭,李松柏,刘修杰,杨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4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