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3  22


    本技术涉及电解制氯槽行业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


    背景技术:

    1、电解制氯槽即电解槽,主要用于次氯酸钠发生器和次氯酸发生器的制造。

    2、现有技术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多为无隔膜法电解槽,此种工艺下电解的是低浓度的食盐水,产出的也是低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受其工艺特点,食盐电解不充分,只有15-20%左右的转化率,产出的次氯酸钠溶液还有大量的食盐以nac l的形式存在,纯度不够。

    3、现有技术的次氯酸发生器,多为电解浓度为0.1%的食盐水;因反应转化率的问题会存在产出液中混有没有充分电解的食盐,以nac l的形式存在,纯度不够,且单机产能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次氯酸钠溶液和次氯酸溶液制取的纯度不够、单机产能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电解槽外层封板、核心单元,电解槽外层封板包括有两组,核心单元位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之间,核心单元包括阳极端电极、阴极端电极、阳极室导流板、复合电极板、隔膜、阴极室导流板,隔膜间隔于阳极室导流板与阴极室导流板之间。

    3、进一步地,复合电极板包括有两组,两组所述复合电极板分别与阳极端电极、阴极端电极电连接,且两组所述复合电极板分别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相互贴合。

    4、进一步地,复合电极板的右侧跟隔膜中间的空隙组成阳极室,复合电极板的左侧跟隔膜中间的空隙组成阴极室。

    5、进一步地,其中一组电解槽外层封板上设置有阳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进口,另一组电解槽外层封板上设置有阳极电解液出口、阴极电解液出口。

    6、进一步地,阳极室与阳极电解液进口、阳极电解液出口相互连通,阴极室与阴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出口相互连通。

    7、进一步地,阳极室导流板、阴极室导流板、隔膜组成反应模组,且反应模组位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之间。

    8、进一步地,反应模组由阳极室导流板、隔膜、阴极室导流板依次堆叠形成。

    9、进一步地,隔膜为离子隔膜。

    1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的有益效果是:该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制造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和次氯酸发生器因电解制取的氯气纯度高,通过氢氧化钠或纯水的回收,能够制取高纯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次氯酸溶液,并且能够提高单机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外层封板、核心单元,电解槽外层封板包括有两组,核心单元位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之间,核心单元包括阳极端电极、阴极端电极、阳极室导流板、复合电极板、隔膜、阴极室导流板,隔膜间隔于阳极室导流板与阴极室导流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复合电极板包括有两组,两组所述复合电极板分别与阳极端电极、阴极端电极电连接,且两组所述复合电极板分别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复合电极板的右侧跟隔膜中间的空隙组成阳极室,复合电极板的左侧跟隔膜中间的空隙组成阴极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电解槽外层封板上设置有阳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进口,另一组电解槽外层封板上设置有阳极电解液出口、阴极电解液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阳极室与阳极电解液进口、阳极电解液出口相互连通,阴极室与阴极电解液进口、阴极电解液出口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阳极室导流板、阴极室导流板、隔膜组成反应模组,且反应模组位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反应模组由阳极室导流板、隔膜、阴极室导流板依次堆叠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其特征在于,隔膜为离子隔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解制氯槽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包括电解槽外层封板、核心单元,电解槽外层封板包括有两组,核心单元位于两组所述电解槽外层封板之间,核心单元包括阳极端电极、阴极端电极、阳极室导流板、复合电极板、隔膜、阴极室导流板,隔膜间隔于阳极室导流板与阴极室导流板之间,该板框式双通道隔膜电解制氯槽制造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和次氯酸发生器因电解制取的氯气纯度高,通过氢氧化钠或纯水的回收,能够制取高纯度的次氯酸钠溶液和次氯酸溶液,并且能够提高单机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李明,孙继东,范超,王建鑫,宋布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和创智云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41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