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碱菌Bachu42菌株及其应用

    专利2025-08-03  24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耐盐碱菌 aidingimonassp. bachu 42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土壤盐碱化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可用的农业耕地正在因为土壤盐碱化而逐年减少。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盐碱土面积达到了9.56亿公顷,而且每年还以1.0×106~1.5×106公顷的速度在增加,同时耕地面积由于土壤盐碱化每年以约1%~2%的速度在减少。并且,随着大量化肥的使用,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加,土壤盐碱化与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守住18亿亩可耕地红线,盐碱地作为重要的生态产业及土地资源后备,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但是常见作物在盐碱地上难以生长、产量较低,极大地限制了盐碱地开发利用的进程。

    2、目前,针对盐渍化土壤的治理开发,人们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物理治理和化学治理。物理治理主要聚焦在修建大量水利设施,用水把土壤中大量的盐分带走,但是该技术手段存在工程量大、投入资金成本高、不可持续等弊端。化学治理则是通过向盐渍化土壤中添加新的化学物质达到治理盐渍化土壤的目的,该方法见效快但容易向环境中引入大量新的化学物质造成二次污染。随着人们绿色环保理念的加强,也为了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进行盐碱地治理备受青睐,微生物就是其中一种简单、经济、可持续的生物技术手段。

    3、植物促生根际细菌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存在于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一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防治病害、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功能的特殊的有益微生物。目前研究已经证明,pgpr具有提升植物的耐盐碱能力、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等多种功能。但该领域目前尚存在菌株种类少、现有菌株对特殊环境尤其是盐碱地土壤环境的适应性差等不足,因此,耐盐碱促生菌株的筛选及其在植物促生、改良盐碱土壤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目前开发的耐盐碱促生菌株种类少、盐碱地难以耕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盐碱菌 aidingimonassp. bachu 42菌株及其在植物耐盐碱、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研发以及盐碱地改良方面的应用。

    2、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耐盐碱菌( aidingimonassp.) bachu 4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bachu 42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26952。

    3、所述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4、由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自然获得的突变的结构基因,所述突变的结构基因与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源于同一物种。

    5、所述bachu 42菌株在10℃~50℃温度范围能够耐受的盐浓度为20 g/l~200 g/l、ph范围为7~11。

    6、所述bachu 42菌株在耐盐碱、降盐碱、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iaa、产acc脱氨酶、产h2o2酶、产挥发性酸性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应用。

    7、所述bachu 42菌株在植物促生、微生物肥料研发和盐碱地改良方面的至少一种应用。

    8、所述的bachu 42菌株及其后代、突变体、衍生物制得的液体菌剂、粉剂菌剂和颗粒菌剂;

    9、所述液体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亿/ml,霉菌杂菌数≦2.0×106个/ml,杂菌率≦7%,ph为4.0~9.0;

    10、所述粉剂菌剂的有效活菌数≧2.0亿/ml,霉菌杂菌数≦1.5×106个/ml,杂菌率≦15%,ph为4.0~9.0;

    11、所述颗粒菌剂的有效活菌数≧1.0亿/ml,霉菌杂菌数≦1.2×106个/ml,杂菌率≦20%,ph为4.0~9.0。

    12、所述菌剂包括以下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甘油、海藻糖、氨基酸、蛋白质、多糖、氯化钠、γ-聚谷氨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酵母膏、醇、腐殖酸钾、甲壳素;所述菌剂包括以下固体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泥炭、褐煤、蒙脱土、硅石、蛭石、高岭土、硅藻土、麦饭石、藻酸盐。

    13、所述菌剂包括微生物菌剂和无机肥的一种或多种。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盐碱的 aidingimonassp. bachu 42菌株,所述bachu 42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 no.26952。所述菌株bachu 42分离自盐碱地土壤,在盐碱地上的生存能力较强,该菌株具有耐盐碱、降盐碱、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iaa、产acc脱氨酶、产h2o2酶、产挥发性酸性物质和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功能。因此,所述菌株bachu 42在盐碱地适应性、提高植物耐盐碱胁迫、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研发及盐碱地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盐碱菌(aidingimonassp.) bachu 4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bachu 42菌株的保藏号为cgmccno.2695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bachu 4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自然获得的突变的结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的结构基因与bachu 42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源于同一物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bachu 4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bachu 42菌株在10~50℃温度范围能够耐受的盐浓度为20 ~200 g/l、ph范围为7~11。

    5.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bachu 42菌株在耐盐碱、降盐碱、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iaa、产acc脱氨酶、产h2o2酶、产挥发性酸性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应用。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bachu 42菌株在植物促生、微生物肥料研发和盐碱地改良方面的至少一种应用。

    7.利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bachu 42菌株及其后代、突变体、衍生物制得的液体菌剂、粉剂菌剂和颗粒菌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括以下助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甘油、海藻糖、氨基酸、蛋白质、多糖、氯化钠、γ-聚谷氨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酵母膏、醇、腐殖酸钾、甲壳素;所述菌剂包括以下固体载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泥炭、褐煤、蒙脱土、硅石、蛭石、高岭土、硅藻土、麦饭石、藻酸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包括微生物菌剂和无机肥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单胞菌科、Aidingimonas属的耐盐碱菌株(Aidingimonas sp.Bachu 42)及其应用。Bachu 42菌株具有耐盐碱、降盐碱、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IAA、产ACC脱氨酶、产挥发性酸性物质、产过氧化氢酶、促进植物幼苗生长等多种功能,在提高植物耐盐碱胁迫能力、促进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研发及盐碱地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普,代金平,张小霞,杨新平,贾俊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4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