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8-03  11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架。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不断升级完善,社会大众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与之配套的新能源充换电站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电池仓内的电池架作为换电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进行存储和充电,电池架上电池工位的数量决定了电池架能够存放电池的数量,电池工位越多,电池的充电效率也能够得到提升,能够提高换电站的整体工作效率,但是每个工位需提供设置在电池上方充电接头以及驱动件的运动空间,导致电池架的整体高度增大。

    2、虽然目前一部分换电站通过将充电接头的驱动件设置在充电工位的侧方,以此来减少电池工位上方的活动空间,降低电池架的高度,但是将驱动件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电池工位之间,增加了电池架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增大了电池架在横向上的布局,导致电池架的整体占地面积增大。

    3、因此,需要一种将充电接头的驱动件设置在侧方,在满足降低高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减少整体水平长度的电池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架。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电池架,包括由若干横梁、若干纵梁以及若干立柱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形成若干用于存放电池的电池工位,所述电池工位的侧方设有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固定板、驱动部件以及充电接头部件,所述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充电接头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方,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充电接头部件进行竖直运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开口,所述驱动部件嵌设在所述开口内,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固定板均不凸出所述立柱。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设置在上下排布的两根所述纵梁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连接上方的所述纵梁,所述固定板的下端连接下方的所述纵梁。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充电接头部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充电接头部件的侧面齐平,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通过上连接块与上方的所述纵梁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块与下方的所述纵梁相连;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电池的支撑块,所述下连接块的上端低于所述支撑块的上端;所述上连接块的下端高于所述电池的上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件为电动推杆,所述开口处设有下固定块,所述下固定块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电动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上设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电动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之间设有导轨滑块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滑块组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滑块组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两侧。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固定块的下端设有l形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开口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固定板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接头部件包括安装板、电接头以及水接头,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所述电接头和所述水接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接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浮动机构;所述水接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浮动机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浮动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浮动固定块下方的浮动活动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浮动固定块与所述浮动活动块之间的弹性件,所述电接头设置在所述浮动活动块上;所述水接头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浮动活动块上。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到位传感器,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上设有感应片,所述感应片对所述到位传感器提供到位信号。

    13、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将充电接头部件的驱动部件设置在侧方,能够减少电池工位上方的活动空间,降低电池架的高度;驱动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上下排布的纵梁之间,对两个电池工位之间的交界空间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减少电池架的水平长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若干横梁(11)、若干纵梁(12)以及若干立柱(13)组成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形成若干用于存放电池的电池工位(14),所述电池工位(14)的侧方设有充电机构(2),所述充电机构(2)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固定板(21)、驱动部件(25)以及充电接头部件,所述驱动部件(25)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上,所述充电接头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的上方,所述驱动部件(25)驱动所述充电接头部件进行竖直运动,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开口(211),所述驱动部件(25)嵌设在所述开口(211)内,所述驱动部件(25)和所述固定板(21)均不凸出所述立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上下排布的两根所述纵梁(12)之间,所述固定板(21)的上端连接上方的所述纵梁(12),所述固定板(21)的下端连接下方的所述纵梁(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远离所述充电接头部件的侧面与所述框架远离所述充电接头部件的侧面齐平,所述固定板(21)的上端通过上连接块(23)与上方的所述纵梁(12)相连,所述固定板(21)的下端通过下连接块(24)与下方的所述纵梁(12)相连;所述框架上设有若干用于支撑电池的支撑块(3),所述下连接块(24)的上端低于所述支撑块(3)的上端;所述上连接块(23)的下端高于所述电池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25)为电动推杆,所述开口(211)处设有下固定块(212),所述下固定块(212)上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电动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上设有上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电动推杆可围绕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固定板(21)与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之间设有导轨滑块组(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滑块组(26)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滑块组(26)分别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块(212)的下端设有l形卡槽,所述卡槽包括第一平面(213)和第二平面(214),所述第一平面(213)与所述开口(211)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二平面(214)与所述固定板(2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部件包括安装板(221)、电接头(222)以及水接头(223),所述安装板(221)与所述驱动部件(25)相连,所述电接头(222)和所述水接头(223)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2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接头(222)与所述安装板(221)之间设有浮动机构(224);所述水接头(223)与所述安装板(221)之间设有浮动机构(2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机构(224)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21)上的浮动固定块(225)、设置在所述浮动固定块(225)下方的浮动活动块(226)以及设置在所述浮动固定块(225)与所述浮动活动块(226)之间的弹性件(227),所述电接头(222)设置在所述浮动活动块(226)上;所述水接头(223)设置在另一个所述浮动活动块(22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至少两个到位传感器(27),所述充电接头部件上设有感应片(28),所述感应片(28)对所述到位传感器(27)提供到位信号。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架,包括由若干横梁、若干纵梁以及若干立柱组成的框架,框架上形成若干用于存放电池的电池工位,电池工位的侧方设有充电机构,充电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框架上的固定板、驱动部件以及充电接头部件,驱动部件设置在固定板上,充电接头部件设置在电池的上方,驱动部件驱动充电接头部件进行竖直运动,固定板上设有开口,驱动部件嵌设在开口内,驱动部件和固定板均不凸出立柱。本技术将充电接头的驱动件设置在侧方,能够减少电池工位上方的活动空间,降低电池架的高度;驱动件通过嵌入的方式安装在上下排布的纵梁之间,对两个电池工位之间的交界空间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有效减少电池架的水平长度。

    技术研发人员:曹恒访,赵建国,肖申,金学军,张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6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41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