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31  7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包括电磁件和导磁件,电磁件驱动导磁件发热。电磁件位于导磁件处,导磁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磁件处,导致电磁件的温升较高,影响电磁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

    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第一腔室;驱动件,设于壳体组件;第一扇叶,设于第一腔室,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扇叶转动;电磁件,设于壳体组件,且位于第一腔室的一侧;发热件,设于第一腔室,电磁件用于驱动发热件发热。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组件、驱动件、第一扇叶、电磁件和发热件。

    5、电磁件用于驱动发热件发热,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扇叶转动。

    6、具体地,烹饪器具工作时,电磁件通电,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发热件上,发热件发热以产生热量,发热件发热能够加热空气,使之形成热空气,第一扇叶转动以驱动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以达到烹饪第一腔室内的食材的目的,或是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物品以达到消毒物品的目的。热空气能够烹饪第一腔室内的食材,或是消毒第一腔室内的物品。

    7、壳体组件内设有第一腔室,电磁件位于第一腔室的一侧,发热件设于第一腔室。也即,电磁件和发热件位于不同的腔室内,换句话说,电磁件与发热件分隔设置。电磁件所在的腔室独立于发热件所在的腔室。这样,能够减小发热件向电磁件处传递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磁件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磁件的使用寿命。

    8、根据本技术上述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发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电磁件相对设置。

    10、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发热件和电磁件的配合结构,使得发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与电磁件相对设置。也即,发热件的一部分与电磁件相对设置,或者发热件全部与电磁件相对设置。该设置能够保证电磁件与发热件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电磁件和发热件的接触角度,可保证电磁件通电产生的磁场均衡分布,能够提升加热空气的速度,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电磁件、发热件和第一扇叶沿第一扇叶的轴向布置。

    12、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电磁件、发热件和第一扇叶的配合结构,使得电磁件、发热件和第一扇叶沿第一扇叶的轴向布置。

    13、该设置能够保证电磁件与发热件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电磁件和发热件的接触角度,可保证电磁件通电产生的磁场均衡分布,能够提升加热空气的速度,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发热件环绕于第一扇叶的周侧。

    15、在该实施例中,发热件环绕于第一扇叶的周侧,也即,发热件为环形结构。

    16、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件环绕在第一扇叶的周侧。该设置增大了电磁件与发热件的接触面积,能够保证发热件发热的均衡性及一致性,能够提升加热空气的速度,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7、可选地,电磁件为环形结构,即,发热件和电磁件均为环形结构。发热件环绕第一扇叶设置,电磁件环绕发热件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扇叶的形状、发热件的形状和电磁件的形状适配。

    18、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件环绕在第一扇叶的周侧,电磁件环绕在发热件的周侧。该设置增大了电磁件与发热件的接触面积,增多了电磁件和发热件的接触角度,可保证电磁件通电产生的磁场均衡分布,使得磁场能够均衡分布于第一扇叶不同位置处的发热件,能够保证发热件发热的均衡性及一致性,能够提升加热空气的速度,有利于提升烹饪器具的工作效率。

    19、另外,通过设置发热件、第一扇叶和电磁件的配合结构,能够保证位于第一扇叶侧面的发热件有效发热,该设置更利于热量散热。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保护罩,设于第一腔室内,第一保护罩通过发热件和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围合出安装腔,第一扇叶设于安装腔,第一保护罩设有第一导流口。

    21、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的结构,使得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保护罩,第一保护罩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一保护罩通过发热件和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也即,发热件和第一保护罩连接,且发热件和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

    22、第一保护罩、发热件和第一腔室的腔壁之间合围出安装腔,第一扇叶设于安装腔,安装腔具有安装和固定第一扇叶的作用。也就是说,第一扇叶位于安装腔内。

    23、第一保护罩设有第一导流口,第一导流口连通安装腔和第一腔室,能够保证热空气在安装腔和第一腔室之间循环。

    2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保护罩通过发热件和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以将第一腔室的内部空间分隔出安装腔,该设置既具有保护第一扇叶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热空气在安装腔和第一腔室的其他区域之间流通。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发热件在第一扇叶的轴向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第二端面与第一保护罩连接。

    2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发热件、第一腔室和第一保护罩的配合结构,使得沿第一扇叶的轴向,发热件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发热件的第一端面用于与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发热件的第二端面用于与第一保护罩连接。

    27、也就是说,发热件和第一保护罩合围出凹槽结构,第一扇叶位于凹槽结构内。该设置增大发热件的发热面积,有利于提升加热空气的效率。

    28、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件环绕第一扇叶设置,也即,实现了侧面发热,这样,第一扇叶转动时可以更加充分地带走热量,有利于提升烹饪效果,或是有利于提升消毒效果。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一体形成。

    30、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一体形成,该结构设置由于省去了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另外,第一保护罩和发热件一体形成可保证产品成型的尺寸精度要求。

    3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件,设于第一腔室,加热件用于向第一腔室供热。

    32、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的结构,使得烹饪器具还包括加热件,加热件位于第一腔室内,加热件工作能够产生热量,以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空气使之形成热空气,也即,加热件用于向第一腔室供热。

    33、也就是说,电磁件能够驱动发热件发热,发热件发热能够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空气,且加热件也能够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空气。发热件和加热件均能够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空气。这样,可以根据具体实际使用需求控制发热件发热和/或控制加热件工作。

    34、其中,烹饪器具工作的前期阶段可以同时使发热件和加热件工作,让第一腔室内的温度快速升高,以加快食材熟化速度,或是加热物品的加热速度。在烹饪器具工作的后期阶段,食材表面开始烤脆化时,控制电磁件和加热件交替工作,达到食材背面焦脆,而食材正面又不会焦黑的烹饪效果。

    35、具体地,加热件包括加热盘、加热管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加热件设于第一扇叶背离电磁件的一侧。

    37、在该实施例中,加热件设于第一扇叶背离电磁件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加热件更靠近第一腔室的食材或物品设置,这样,有利于缩短加热件加热食材正面或是物品正面的时间,有利于提升烹饪食材或是消毒物品的效率。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发热件为导磁件。

    39、在该实施例中,发热件为导磁件。也即,电磁件通电,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发热件上,发热件发热以产生热量,发热件发热能够加热空气,使之形成热空气。第一扇叶转动,以驱动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以达到烹饪第一腔室内的食材的目的,或是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物品以达到消毒物品的目的。

    40、可选地,第一扇叶为导磁件。也即,电磁件通电,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第一扇叶上,第一扇叶发热以产生热量,第一扇叶发热能够加热空气,使之形成热空气。第一扇叶转动,以驱动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以达到烹饪第一腔室内的食材的目的,或是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物品以达到消毒物品的目的。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第二腔室,电磁件设于第二腔室;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扇叶,第二扇叶位于第二腔室,驱动件还用于驱动第二扇叶转动。

    42、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内设有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电磁件设于第二腔室,发热件设于第一腔室。也即,电磁件和发热件位于不同的腔室内,换句话说,电磁件与发热件分隔设置。电磁件所在的腔室独立于发热件所在的腔室。这样,能够减小发热件向电磁件处传递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磁件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磁件的使用寿命。

    43、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二扇叶转动,且第二扇叶位于第二腔室内。

    44、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工作时,驱动件驱动第二扇叶转动,第二扇叶转动能够加速气流流动以带走电磁件处的热量,以达到对电磁件散热、降温的作用,以降低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磁件的温升,进而有利于延长电磁件的使用寿命。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第三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驱动件包括电机和驱动轴,电机位于第三腔室,驱动轴连接第一扇叶、第二扇叶和电机。

    4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细化壳体组件的结构,使得壳体组件内还设有第三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连通。

    47、可选地,壳体组件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二腔室和进风口通过第三腔室连通。也即,进风口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与出风口连通。

    48、也就是说,环境中的空气可经由进风口进入第三腔室,经第三腔室流入第二腔室,再由第二腔室流向出风口,而后由出风口排出烹饪器具。气体流经第三腔室时能够带走电机处的热量,以达到对电机散热、降温的作用,以降低电机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机的温升,进而有利于延长电机件的使用寿命。气流流经第二腔室时能够带走电磁件处的热量,以达到对电磁件散热、降温的作用,以降低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磁件的温升,进而有利于延长电磁件的使用寿命。

    49、由此可知,经进风口进入壳体组件内的气体可依次带走电机和电磁件处的热量,达到对电机和电磁件散热的目,能够保证电机和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为烹饪器具使用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50、另外,电机位于第三腔室,第三腔室作为电机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电机的作用。

    51、电机所在的第三腔室独立于电磁件所在的第二腔室,电机所在的第三腔室还独立于第一腔室,第三腔室的腔壁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这样,能够减小电磁件和第一腔室向电机处传递的热量,能够降低电机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机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52、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轴旋转,驱动轴旋转能够带动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转动。第二扇叶转动能够驱动由进风口流入的气流流向第三腔室和第二腔室,以对电磁件和电机散热,这样,能够降低电磁件和电机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磁件和电机的使用寿命。第一扇叶转动能够使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

    53、另外,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均与驱动轴连接,也即,电机能够同时驱动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工作,这样,在保证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工作的使用需求,还减少了用于驱动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工作的器件投入,降低了家用电器的生产成本。

    54、也即,进风口与第三腔室连通,第三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第二腔室与出风口连通。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路板,设于第三腔室,电机和电磁件均与电路板电连接。

    56、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的结构,具体地,烹饪器具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设于第三腔室,第三腔室作为电路板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电路板的作用,电路板与电机电连接,电路板能够控制电机工作,电路板与电磁件电连接,电路板能够控制电磁件工作。

    57、电路板所在的第三腔室独立于电磁件所在的第二腔室,电路板所在的第三腔室还独立于第一腔室,第三腔室的腔壁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这样,能够减小电磁件和第一腔室向电路板处传递的热量,能够降低电路板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路板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

    59、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配合结构,使得第二腔室位于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该设置便于电机、电路板、电磁件和第二扇叶的安装、固定,且为电机通过驱动轴驱动第二扇叶转动提供了有效且可靠的结构支撑,且能够保证电路板与电机的有效连接。

    6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内还有过流口,过流口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过流口位于驱动轴处。

    61、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壳体组件的结构,使得壳体组件内还设有过流口,第二腔室与过流口连通,第三腔室与过流口连通。也即,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通过过流口连通。第三腔室内的空气通过过流口流向第二腔室。

    62、过流口位于驱动轴处,经由过流口进入第二腔室的气体能够向远离驱动轴的方向四处流动,这样,能够带走第二腔室内不同位置处的热量,有利于提升散热效率。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腔室的腔壁的一部分朝第二腔室凸起以形成安装槽,发热件和第一扇叶均位于安装槽内。

    64、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第一腔室、电磁件、第一扇叶和发热件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一腔室的腔壁的一部分朝第二腔室凸起以形成安装槽,第一扇叶位于安装槽内,发热件位于安装槽内。安装槽具有安装和固定第一扇叶和发热件的作用。

    65、其中,电磁件位于安装槽的周侧,发热件位于第一扇叶和电磁件之间,即,限定电磁件、发热件和第一扇叶的位置关系。发热件和电磁件均位于第一扇叶的周侧。电磁件与发热件相对设置。该设置能够保证电磁件通电所产生的磁场与发热件的位置关系,使得磁场能够有效作用于发热件上,为发热件有效发热提供结构支撑。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位于第一腔室内,第二保护罩覆盖于安装槽的槽口处,第二保护罩设有第二导流口。

    67、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壳体组件的结构,具体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保护罩,第二保护罩位于第一腔室内,且第二保护罩覆盖于安装槽的槽口处。

    68、也即,第二保护罩和安装槽的槽口配合,以合围出用于容置第一扇叶和发热件的空间。

    69、第二保护罩设有第二导流口,第二导流口连通第一腔室,能够保证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

    70、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保护罩和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以将第一腔室的内部空间分隔出用于容置第一扇叶和发热件的空间,该设置既具有保护第一扇叶的作用,还能够保证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

    71、可以理解的是,驱动轴连接第二扇叶、第一扇叶和电机,驱动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驱动轴的第一端与电机连接,驱动轴的第二端穿过第二腔室伸入第一腔室,驱动轴第二腔室的第二扇叶连接,且驱动轴与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扇叶连接。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转动。

    72、第二保护罩为导磁件,第二保护罩为导磁件。也即,电磁件通电,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第二保护罩上,第二保护罩发热以产生热量,第二保护罩发热能够加热空气,使之形成热空气。第一扇叶转动,以驱动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循环,以达到烹饪第一腔室内的食材的目的,或是加热第一腔室内的物品以达到消毒物品的目的。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扇叶和第二扇叶均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与驱动轴连接;多个叶片,多个叶片连接于连接板的同一侧,且多个叶片沿驱动轴的周向间隔布置;其中,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以垂直于驱动轴的轴线的平面为对称面镜像布置。

    74、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均包括连接板和多个叶片。也即,第二扇叶包括连接板和多个叶片,第一扇叶包括连接板和多个叶片。

    75、多个叶片均与连接板连接,且多个叶片连接于连接板的同一侧。连接板与驱动轴连接,多个叶片沿驱动轴的周向间隔布置。

    76、第二扇叶的连接板和第一扇叶的连接板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以垂直于驱动轴的轴线的平面为对称面镜像布置。该设置使得当电机同时驱动第二扇叶和第一扇叶运动时,第二扇叶能够驱动气体经进风口进入第三腔室,经过流口流向第二腔室,而后由第二腔室流向出风口,第一扇叶能够驱动热空气在第一腔室内往复循环。

    7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支撑板,与第一盖体连接,支撑板设有开口;环形架,设于支撑板朝向第一盖体的一侧,环形架环绕发热件设置,电磁件设于环形架;隔热板,覆盖环形架远离支撑板的一侧,第一盖体、支撑板、环形架和隔热板合围出第二腔室。

    78、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盖体、支撑板、环形架和隔热板。

    79、可选地,第一盖体设有出风口。

    80、环形架设于支撑板朝向第一盖体的一侧,也即,支撑板具有安装和固定环形架的作用。环形架环绕发热件设置,电磁件设于环形架设置。也即,环形架作为电磁件的安装载体,具有安装和固定电磁件的作用,以保证电磁件和发热件的配合尺寸,为电磁件有效驱动发热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撑。

    81、壳体组件还包括隔热板,隔热板覆盖环形架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隔热板具有隔热的作用,减小发热件传递至第二腔室的热量,有利于降低电磁件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延长电磁件的使用寿命。并且,隔热板也可以隔绝烹饪产生的油烟,降低油污附着在电磁件的发生概率。

    82、具体地,隔热板为非导磁材料,例如玻璃或微晶材料等。隔热板为非导磁材料,能够减小对磁场的干扰,为发热件有效发热提供了结构支撑。

    83、可以理解的是,支撑板设有开口,能够保证发热件处的热空气流向第一腔室的其他区域。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发热件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与隔热板连接。

    85、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发热件和隔热板的配合结构,使得发热件设有固定耳,固定耳与隔热板连接,也即,发热件通过固定耳与隔热板装配在一起。该设置能够保证发热件和隔热板的配合尺寸,有利于保证发热件和电磁件的配合尺寸。

    86、具体地,发热件的一部分弯折布置以形成固定耳,该设置有利于提升发热件的结构强度,降低发热件发生折损的概率。

    8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连接,第二盖体和第一盖体之间合围出第三腔室。

    88、在该实施例中,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二盖体,第二盖体与第一盖体连接,更具体地,第二盖体连接于第一盖体的外侧。

    89、可选地,第二盖体设有进风口。

    90、驱动件包括电机,电机位于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也即,电机远离发热件设置,该设置能够降低传递至电机处的热量,降低电机处的环境温度,有利于降低电机的温升,有利于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9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烹饪器具包括空气炸锅或空气烤箱。

    92、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烹饪器具的种类,具体地,烹饪器具包括空气炸锅或空气烤箱。

    93、具体地,第一腔室与出风口连通,也即,第一腔室内的水蒸汽能够通过出风口排出烹饪器具。

    9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电磁件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件、所述发热件和所述第一扇叶沿所述第一扇叶的轴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环绕于所述第一扇叶的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在所述第一扇叶的轴向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连接,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保护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和所述发热件一体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设于所述第一扇叶背离所述电磁件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导磁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电磁件设于所述第二腔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第三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还有过流口,所述过流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所述过流口位于所述驱动轴处。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壁的一部分朝所述第二腔室凸起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发热件和所述第一扇叶均位于所述安装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均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与所述隔热板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第一腔室;驱动件,设于壳体组件;第一扇叶,设于第一腔室,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扇叶转动;电磁件,设于壳体组件,且位于第一腔室的一侧;发热件,设于第一腔室,电磁件用于驱动发热件发热。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庭,曹伟,李龙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