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土木结构加固,尤其涉及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在土木结构建设完成后,需通过加固装置对土木结构进行支撑,从而使土木结构更加稳定。
2、公告号为cn21886218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中,提供一种土木结构加固装置,该土木结构加固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第二固定座、第三固定座,带动固定板、挤压板的角度进行调节,提高加固装置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螺纹套、螺纹杆、转把、轴承,方便带动挤压板移动,对土木结构进行加固;通过设置固定螺栓、固定块、固定槽,对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进行组装,可对立柱进行加固,将其拆分开,可对墙面进行加固,实用性强。
3、然而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其固定板和挤压板的水平方向受力主要由支撑杆传递到安装板,支撑杆的横向受力性能较弱(易断裂),对横向位移的土木结构支撑作用非常有限;第二,其结构相对复杂,在固定板倾斜过程中,螺纹杆与电动推杆之间(由其附图1可知)可能发生干涉,影响其支撑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土木结构加固装置的水平横向受力性能较弱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正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支撑座的垂直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支撑座之间通过铰接座铰接,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液压缸槽,所述液压缸槽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支撑板连接 。
4、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位于支撑座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与支撑座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靠近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立柱槽,所述支撑板位于立柱槽上方。
6、进一步地,所述座体有两个,所述立柱槽为u字型结构,所述立柱槽位于两个所述座体之间,两个所述座体之间通过螺纹杆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位于立柱槽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螺孔,两个所述座体上的所述螺孔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座体上同侧的所述螺孔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座体两端的螺纹与螺孔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螺母,所述螺纹杆与固定螺母之间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螺母的圆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轴线沿固定螺母的径向延伸。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使用时,把座体固定在需要加固的土木结构的侧面,来自土木结构水平方向的压力会通过支撑板直接传递到支撑座,由支撑座整体受力,支撑座为梯形体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其结构强度更高,受力接触面积更大,承受水平横向压力能力也更强。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1.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包括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的正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支撑座(3)的垂直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与支撑座(3)之间通过铰接座(4)铰接,所述支撑座(3)的内部开设有液压缸槽(10),所述液压缸槽(10)的内部设置有液压缸(11),所述液压缸(1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3)、支撑板(5)连接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包括位于支撑座(3)底部的底座(2),所述底座(2)与支撑座(3)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靠近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有立柱槽(6),所述支撑板(5)位于立柱槽(6)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有两个,所述立柱槽(6)为u字型结构,所述立柱槽(6)位于两个所述座体(1)之间,两个所述座体(1)之间通过螺纹杆(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位于立柱槽(6)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螺孔(12),两个所述座体(1)上的所述螺孔(12)的螺纹方向相反,两个所述座体(1)上同侧的所述螺孔(12)内设置有螺纹杆(7),所述座体(1)两端的螺纹与螺孔(12)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的中间设置有固定螺母(8),所述螺纹杆(7)与固定螺母(8)之间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木结构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母(8)的圆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调节孔(9),所述调节孔(9)的轴线沿固定螺母(8)的径向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