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饭器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8  24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内锅的炊饭器具,其能够高效地冷却炊饭器具所包含的内锅。


    背景技术:

    1、作为一种典型的炊饭器具,可列举例如电饭煲。在当下市场中,使用有涂层的内锅,涂层在高温干烧时存在释放毒性的缺陷。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具备无涂层内锅的电饭煲成为趋势。

    2、若使用无涂层内锅,则电饭煲存在米饭粘锅的问题。为此,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一种使用侧面风冷来冷却内锅的结构。通过利用冷风来冷却内锅,使得内锅下部接触米饭部分的内壁凝结形成冷凝水,冷凝水浸润与内锅内壁贴合的米饭,来避免粘锅。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cn114305072a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2、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侧面吹风仅仅是内锅的一侧能够吹到风,针对内锅的冷却速度较慢,冷却时间长,因此,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此外,针对锅底中央的冷却不充分。

    3、针对这样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炊饭器具,其能够高效地冷却炊饭器具的内锅,缩短冷却所需要的时间,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在底部设置导风盒,风扇设置在产品底部或者侧面,利用导风盒将风送入锅底中央,送入的风通过内锅与保护框的间隙使风经过内锅底部中央到外侧面,使整个锅底及侧面冷却,带走锅底及侧面的热量,从而充分冷却锅底中央,快速降低内锅温度,与锅接触的米粒表面结露,达到不粘锅的效果。

    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呈上端开放的筒状;内锅,所述内锅设置于所述保护框的内侧;加热线盘,所述加热线盘位于所述内锅的下方,用来以非接触的方式对所述内锅进行加热,所述内锅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加热线盘之间形成有底面间隙,所述内锅的外部侧面与所述保护框和/或所述加热线盘之间形成有侧面间隙,所述底面间隙与所述侧面间隙连通;风扇,所述风扇用来产生冷却气流;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内锅的锅底下方的中央处,朝向所述底面间隙开口;以及导风盒,所述导风盒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将所述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7、基于该结构,能够利用导风盒的引导,从中央的出风口朝向内锅的锅底吹送冷却气流,因此,冷却气流与内锅的接触面积更大,不仅能够快速降低锅底的温度,还能够充分冷却锅底中央。

    8、优选的是,所述风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导风盒一体形成。

    9、基于该结构,形成为一体的导风盒风扇在安装上更加方便,避免漏风,整体结构更可靠。

    10、优选的是,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下方。

    11、基于该结构,有利于缩短冷却气流的流动路径的长度,降低风阻。

    12、优选的是,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内锅的侧方。

    13、基于该结构,有利于合理利用内锅的侧方空间,有利于实现炊饭器具整体的小型化。

    14、优选的是,所述导风盒具有:进风流路,所述进风流路连接于所述风扇;以及筒状部,所述筒状部连接于所述进风流路,并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流路在所述筒状部的周壁部开口,将冷却气流朝向所述筒状部内引导而形成回旋气流。

    15、基于该结构,能够基于简单的结构实现导风盒,并且通过使冷却气流旋转地自出风口流出,从而一边沿着锅底周向流动,一边向锅底的径向外侧流动。旋转着的冷却气流能够沿着内锅的锅底一边旋转一边向内锅的侧面移动,能够使冷却气流与锅底的接触更加充分,并且使得冷却更加均匀。

    16、优选的是,所述加热线盘在其中心具有通孔,所述筒状部插入所述通孔。

    17、基于该结构,使得经由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不被加热线盘传递热量地优先流动至内锅的锅底中央。避免其在供给至锅底之前吸收加热线盘产生的热量而影响冷却效率。

    18、优选的是,所述炊饭器具还具有底传感器,所述底传感器设于所述筒状部中,所述底传感器检测所述内锅的锅底的温度,在所述底传感器与所述筒状部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回旋气流流动的环状的通风流路。

    19、基于该结构,能够利用底传感器检测锅底的温度,并且,能够更容易地在筒状部中形成回旋气流。

    20、优选的是,所述出风口具有多个,沿所述底传感器的外周呈圆环状排列,各所述出风口分别设有沿与竖直方向交叉的方向朝向所述内锅的锅底引导冷却气流的倾斜导风面。

    21、基于该结构,能够更高效地将回旋的冷却气流导出到底面间隙。

    22、优选的是,多个所述出风口开设于靠近所述底传感器的一侧高于远离所述底传感器的那一侧的环状的倾斜板部。

    23、基于该结构,能够容易地使朝向底面间隙引导的冷却气流在朝向上方流动的同时朝向径向外侧流动。

    24、优选的是,在俯视时,各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底传感器的那一侧相对于靠近所述底传感器的那一侧在周向上向所述回旋气流的回旋方向偏离。

    25、基于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容易地将回旋气流导入底面间隙。

    26、优选的是,所述风扇为无叶风扇。

    27、基于该结构,能够使得冷却气流的输出平稳。

    28、优选的是,所述出风口的开口呈包围所述底传感器的连续的环状。

    29、基于该结构,能够更加均匀地从锅底的中央朝向径向外侧送出冷却气流。

    30、优选的是,所述内锅的内表面未设置不沾涂层。

    31、基于该结构,能够使内锅使用起来更加健康,从根本上避免涂层在高温干烧时释放毒性。

    32、实用新型的效果

    33、采用本申请,能够提供一种炊饭器具,其能够高效地冷却炊饭器具的内锅,缩短冷却所需要的时间,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炊饭器具,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炊饭器具,其能够高效地冷却炊饭器具的内锅,缩短冷却所需要的时间,给使用者更好的体验。其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保护框,保护框呈上端开放的筒状;内锅,内锅设置于保护框的内侧;加热线盘,加热线盘位于内锅的下方,用来以非接触的方式对内锅进行加热,所述内锅的外部底面与所述加热线盘之间形成有底面间隙,所述内锅的外部侧面与所述保护框和/或所述加热线盘之间形成有侧面间隙,所述底面间隙与所述侧面间隙连通;风扇,所述风扇用来产生冷却气流;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内锅的锅底下方的中央处,朝向所述底面间隙开口;以及导风盒,所述导风盒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将所述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引导至所述出风口。

    技术研发人员:乐晓辉,朱光正,陈侠,毕伟朝,王思远,楼杭颖,丁钦海,席胜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1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