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7  18


    本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的使用也日益广泛,但由于种种设计上的局限,用户在使用空调时伴随出现的空调病现象也越来越多,而室内的空气质量是引起用户不适的主要原因之一。

    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中会通过引进室外的新风来实现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改进,但是现有的具备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出风效果单一,影响空调室内机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的出风效果单一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

    3、机壳,设有室内风进风口、新风进口、室内出风口以及换流风道,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所述新风进口均与所述换流风道连通;

    4、第一送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所述第一送风模块设有第一进风侧和第二进风侧,所述第一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进风侧与所述换流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

    5、阀门,设于所述换流风道,用于将所述室内风进风口和/或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第二进风侧导通或隔断;以及

    6、第二送风模块,设于所述机壳,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

    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换流风道包括第一通道、新风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进风侧连通;

    8、所述阀门用于将所述第一通道和/或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导通或隔断。

    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下侧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间隔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进口设于所述新风壳;

    10、其中,所述第一通道设有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新风壳设有连通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开口;所述阀门转动连接于所述新风壳以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11、于第一位置,所述阀门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导通;于第二位置,所述阀门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导通;于第三位置,所述阀门同时打开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新风通道均与所述第二通道导通。

    12、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包括:

    13、本体部,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下方以形成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开口设于所述本体部的顶部,所述阀门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和

    14、延伸部,连接所述本体部的一侧并向上延伸,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第二进风侧间隔设置形成所述第二通道。

    15、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送风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上方,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和所述第一送风模块与所述机壳共同限定出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进风侧以及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侧均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

    16、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通道内设有换热组件和设于所述换热组件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及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下边沿高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

    17、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的下边沿距离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的高度尺寸l不小于100mm;

    18、和/或,所述第三开口的开口高度尺寸d不小于150mm。

    19、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风模块包括离心风道壳和设于所述离心风道壳内的双吸离心风机,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两个吸风侧分别形成为所述第一进风侧和所述第二进风侧;

    20、和/或,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包括贯流风道壳和设于所述贯流风道壳内的贯流风机。

    2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出风口包括设于所述机壳前侧的前出风口和设于所述机壳顶部的顶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顶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前出风口连通。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2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机壳内设置第一送风模块、第二送风模块以及换流风道和阀门,第二送风模块连通室内风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第一送风模块的第一进风侧与室内风进风口连通,第二进风侧可选择性地连通室内风进风口和/或新风进口,同时通过第一送风模块与第二送风模块的配合设置,可以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的送风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送风要求,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风道包括第一通道、新风通道以及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室内风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新风通道连通所述新风进口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二进风侧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下侧的新风壳,所述新风壳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间隔限定出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新风进口设于所述新风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包括: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设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上方,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和所述第一送风模块与所述机壳共同限定出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一进风侧以及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侧均通过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室内风进风口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内设有换热组件和设于所述换热组件下方的接水盘,所述换热组件与所述第二送风模块及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相对设置,所述接水盘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道设有连通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下边沿高于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口的下边沿距离所述接水盘的内底面的高度尺寸l不小于100mm;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模块包括离心风道壳和设于所述离心风道壳内的双吸离心风机,所述双吸离心风机的两个吸风侧分别形成为所述第一进风侧和所述第二进风侧;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包括前出风口和顶出风口,所述第一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顶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所述前出风口连通。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第一送风模块、阀门以及第二送风模块;机壳设有室内风进风口、新风进口、室内出风口以及换流风道,室内风进风口和新风进口均与换流风道连通;第一送风模块设有第一进风侧和第二进风侧,第一进风侧与室内风进风口连通,第二进风侧与换流风道连通,第一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室内出风口连通;阀门设于换流风道,用于将室内风进风口和/或新风进口与第二进风侧导通或隔断;第二送风模块的进风侧与室内风进风口连通,第二送风模块的出风侧与室内出风口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可以根据需求切换不同的送风模式,满足用户的不同送风要求,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攀,丁鹏垒,毛先友,张滔,胡海涛,王海红,周何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90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