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专业扩声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
背景技术:
1、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利用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通过机械振动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而向空气辐射声波,用户通过听觉感受到声音。在各大公共场合越来越多地选择线性阵列扬声器来扩音,目前主流是球面波的线性阵列扬声器,因为球面波的传播特性,这种扬声器可能在某些应用中缺乏所需的声音指向性,球面波在远离声源的地方衰减速度较快,这可能导致音量的不均匀分布,且受球面波单元结构影响,线性阵列不容易做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采用非球面波全频单元做成一款超薄的阵列扬声器,超薄设计使得这种线性阵列可以更容易地集成到各种装置和场景中,特别是在空间有限或需要隐蔽安装的场合,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包括:
4、箱体;
5、非球面波全频单元,安装在所述箱体上且具有八个;
6、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与所述非球面波全频单元连接。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第一单元安装孔和第二单元安装孔;所述第一单元安装孔具有两个,所述第二单元安装孔具有四个,所述第一单元安装孔和第二单元安装孔在箱体的垂直方向上均匀排列,所述第一单元安装孔位于箱体的中部。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一端设置有上盖,通过第一螺丝孔与箱体固定连接。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下盖,通过第二螺丝孔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与所述下盖之间设置有前导气孔,用于将扬声器震动时产生的低频声波导出来。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八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均匀安装在所述箱体表面,且以最小相临间距排列。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八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分为四组,两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串联成一组,四组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箱体靠近下盖的一端,所述接线板与非球面波全频单元的正负极连接。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箱体上盖设有网罩。
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每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都被均匀安装在箱体上,形成一个线性阵列,非球面波全频单元的线性阵列超薄设计使扬声器更容易地集成到各种装置和场景中,特别是在空间有限或需要隐蔽安装的场合;非球面波的扬声器线性阵列还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声音的垂直方向,且有更宽的水平覆盖角,可以实现扬声器对不同位置的听众提供均匀一致的听觉体验;接线板连接到每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并将信号流畅地传递到每个扬声单元,非球面波的扬声器线性阵列可以更高效地转换电信号为声波。
1.一种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第一单元安装孔(11)和第二单元安装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上盖(13),通过第一螺丝孔(14)与箱体(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下盖(15),通过第二螺丝孔(16)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与所述下盖(15)之间设置有前导气孔(17),用于将扬声器震动时产生的低频声波导出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2)均匀安装在所述箱体(1)表面,且以最小相临间距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八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2)分为四组,两个非球面波全频单元(2)串联成一组,四组之间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3)设置在所述箱体(1)靠近下盖(15)的一端,所述接线板(3)与非球面波全频单元(2)的正负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非球面波的超薄线性阵列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盖设有网罩(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