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25  20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属于镜头装配。


    背景技术:

    1、镜头在影视中有两指,一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二指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镜头。一指和二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

    2、为了解决人工装配稳定性和效率低等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3535291u)公开了一种镜头装配工装装置,它涉及镜头的装配领域,它包含第一t型板1、第二t型板2、定位导柱4;第二t型板2设置在第一t型板1背面,竖直面贴合;定位导柱4设置在第一t型板1的水平台面上。该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镜头在装配时,镜头位置容易发生偏移,进而容易产生误差,导致镜头装配不紧凑、容易脱落等问题发生。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解决了镜头在装配时位置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适用性强。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包括支架、限位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机构和装配头;

    4、支架为由首尾相接的顶板、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组成的方形边框结构,底板上设有装配通孔;

    5、限位机构包括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和两件第一伸缩件,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分别位于装配通孔两侧的底板上,两块弧形板限位板的凹面相向设置,弧形板限位板的凹面一侧为内侧、凸面一侧为外侧,两件第一伸缩件的一端分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另一端分别连接两块弧形板限位板的外侧,第一伸缩件伸缩会带动与其(第一伸缩件)连接的弧形板限位板的移动;

    6、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和第二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的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调节板,调节板位于支架内侧,也即调节板位于顶板、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首尾相接所形成的空间内;

    7、连接机构和装配头均位于支架内侧,连接机构连接在调节板上,装配头活动连接在连接机构上,装配头位于装配通孔的正上方。

    8、两块弧形板限位板的凹面相向设置,凹面为内侧,凸面为外侧。

    9、上述装置用于将镜片安装在镜筒内,已辅助完成镜头的装配。镜片和镜筒均为镜头的组成部件。

    10、上述支架的主要所用是对其余部件的支撑与连接;限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装配时对镜筒的限位固定;调节机构的主要作用是带动连接机构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装配头进行上下移动,进而使得利用装配头对镜片安装至镜头达到装配的效果;连接机构的主要作用是活动连接装配头;而装配头的主要作用是装配时,对镜头所需镜片的抓取。

    11、装配头即可采用抓夹式,也可采用负压式。

    12、使用时,首先,将装配头活动连接在连接机构上,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上升起,以避免影响镜筒的固定;其次,将镜筒从装配通孔伸入支架内,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件的伸缩,使镜筒固定在两块弧形板限位板之间;再次,将镜片吸附或夹持在装配头底部,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下伸入镜筒,达到指定位置后,装配头松开镜片,并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上升起,直至离开镜筒,重复前述操作,直至完成镜筒内所需镜片的安装。

    13、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滑动配合;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内侧均设有防护垫层。

    14、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优选实现方案,底板的上表面设有滑槽a,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a对应匹配的滑块a,滑块a不超过弧形板限位板的凹面(滑块a的竖直投影不会超出弧形板限位板凹面的竖直投影,也即滑块a不会影响弧形板限位板对镜筒的固定),滑块a滑动配合在对应的滑槽a中、形成弧形板限位板底部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滑动配合。

    15、为了提高装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两件第一伸缩件呈对称设置(对称设置在装配通孔的两侧),每件第一伸缩件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一端与弧形板限位板的外侧连接、另一端与其对应的左侧板或右侧板连接。

    16、为了进一步提高装配的稳定性,作为其中一种实现方案,一块或两块弧形板限位板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限位螺栓。在限位螺栓的端部(螺栓头部位于弧形板限位板外侧,其螺杆的端部可伸入弧形板限位板内侧)设置弹性涂层,以保护镜筒。

    17、为了提高调节板上下运行的稳定性,调节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的内表面和右侧板的内表面滑动配合。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向的一面(也是面向装配通孔的一面)为内,相背的为外。

    18、作为其中一种具体的优选实现方案,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表面均设有滑槽b,调节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滑槽b对应匹配的滑块b,滑块b滑动配合在对应的滑槽b中、形成调节板的两端与左侧板的内表面和右侧板的内表面的滑动配合。

    19、为了便于控制,同时提高运行的稳定性,第二伸缩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一端与顶板连接、另一端连接调节板。

    20、本技术第一、第二气缸,可采用现有微型气缸,如品牌为snz(神州气动)的mal迷你气缸等。

    21、为了便于装配头的拆装,连接机构包括过渡块和连接板;过渡块通过连接柱连接在调节板上;连接板为由竖板和底板组成l形,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的竖板顶部分别通过合页对称地铰接在过渡块底部两侧,且两个连接板的底板端部相向设置,两个连接板的底板上均设有弹性卡扣;装配头顶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下表面设有与两个弹性卡扣匹配的卡槽,两个弹性卡扣分别卡合在卡槽内。

    22、可将连接板视为由竖板和底板拼接而成的l形,连接板的顶部也即竖板的顶部。

    23、上述装配头是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机构上的,便于根据不同镜头更换大小适配的装配头。不同装配头顶部的连接头规格是相同的,都能匹配连接在连接机构的连接板上。

    24、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置使用的方便性和稳定性,连接机构还包括两根弹簧,弹簧与连接板一一对应,两根弹簧的一端分别连接过渡块的下表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与其(过渡块)对应连接板的底板的上表面,且弹簧位于所在连接板的合页和弹性卡扣之间;自由状态下,两根弹簧的轴向均与竖直方向平行。

    25、上述优选为装配头为真空装配头,也即装配头底部为负压吸盘结构,吸盘中央设有与负压连通的负压腔,向吸盘中提供负压,可将镜片吸附在吸盘上,解除或减少负压,吸盘可将镜片松开。负压吸附的吸盘结构及运行直接采用现有常规技术即可。

    26、上述装配通孔的内径是大于待转配镜筒的外径的,且为了提高适应性,装配通孔的内径大于一般镜筒的外径。

    27、利用上述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装配镜头,包括入下步骤:

    28、1)将装配头活动连接(将装配头上连接头的卡槽卡合在两个连接板的弹性卡扣上,装配结束后,在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下,连接板会自动复位)在连接机构上,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上升起,以避免影响镜筒的固定;

    29、2)将镜筒从装配通孔伸入支架内,并通过控制第一伸缩件的伸缩,使镜筒固定在两块弧形板限位板之间;

    30、3)将镜片吸附在装配头底部,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下伸入镜筒,达到指定位置后,解除或控制装配头的负压使其释放镜片,并控制第二伸缩件的伸缩,使得装配头在连接机构的带动下,向上升起,直至离开镜筒,重复前述操作,直至完成镜筒内镜片的安装。

    31、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32、本实用新型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可利用限位机构对镜筒形成稳定夹持,避免或减少了镜头在装配时的位置偏移,且在调节机构的带动下装配头高度可调,方便了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适用性强;进一步,通过连接机构结构的设计,方便了装配头的拆装,且稳定性可靠。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限位机构(2)、调节机构(3)、连接机构(4)和装配头(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弧形板限位板(203)底部与底板(103)的上表面之间滑动配合;两块弧形板限位板(203)内侧均设有防护垫层(2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03)的上表面设有滑槽a(201),两块弧形板限位板(203)底部分别设有与滑槽a(201)对应匹配的滑块a(202),滑块a(202)滑动配合在对应的滑槽a(201)中、形成弧形板限位板(203)底部与底板(103)的上表面之间滑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件第一伸缩件(204)相对设置,每件第一伸缩件(204)均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一端与弧形板限位板(203)的外侧连接、另一端与其对应的左侧板(102)或右侧板(10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块或两块弧形板限位板(203)上设有螺纹孔(205),螺纹孔(205)内螺纹配合有限位螺栓(206)。

    6.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303)的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02)的内表面和右侧板(104)的内表面滑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4)的内表面均设有滑槽b(301),调节板(303)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左侧板(102)和右侧板(104)上滑槽b(301)对应匹配的滑块b(302),滑块b(302)滑动配合在对应的滑槽b(301)中、形成调节板(303)的两端与左侧板(102)的内表面和右侧板(104)的内表面的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伸缩件(304)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一端与顶板(101)连接、另一端连接调节板(303)。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4)包括过渡块(401)和连接板(403);过渡块(401)通过连接柱连接在调节板(303)上;连接板(403)为由竖板和底板组成l形,连接板(4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板(403)的竖板顶部分别通过合页(402)铰接在过渡块(401)底部两侧,且两个连接板(403)的底板端部相向设置,两个连接板(403)的底板上均设有弹性卡扣(405);装配头(5)顶部设有连接头,连接头的下表面设有与两个弹性卡扣(405)匹配的卡槽,两个弹性卡扣(405)分别卡合在卡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构(4)还包括两根弹簧(404),弹簧(404)与连接板(403)一一对应,两根弹簧(404)的一端分别连接过渡块(401)的下表面、另一端分别连接与其对应连接板(403)底板的上表面,且弹簧(404)位于所在连接板(403)的合页(402)和弹性卡扣(405)之间;自由状态下,两根弹簧(404)的轴向均与竖直方向平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高稳定装配工装装置,包括支架、限位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机构和装配头;支架为由首尾相接的顶板、左侧板、底板和右侧板组成的方形结构,底板上设有装配通孔;限位机构包括两块弧形板限位板,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凹面相向设置、且分别位于装配通孔两侧的底板上,两块弧形板限位板分别通过第一伸缩件连接左侧板和右侧板;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板,调节板通过第二伸缩件连接顶板,调节板位于支架内侧;连接机构连接在调节板上,装配头活动连接在连接机构上,装配头位于装配通孔的正上方。上述装置避免或减少了镜头在装配时的位置偏移,装配头高度可调,方便了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且结构简单、紧凑,稳定性好,适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翔,剧云鹏,赖文平,尚宇声,郭友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09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9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