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配件表面处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配件,例如汽车配件、外饰的外壳配件、显卡外壳配件等,这些配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去毛刺、表面清扫和喷保护液等表面处理工序。
2、对配件进行去毛刺、表面清扫和喷保护液等表面处理工序时,通常将配件夹持在输送线上并在输送线一侧设置多种表面处理工具,随后输送线开始移动,使配件被输送线运输的过程中,完成喷火、刷除与喷淋等表面处理工序。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表面处理工具在对配件在进行喷火、刷除与喷淋时,由于表面处理工具位于配件的一侧,无法兼顾到配件多个面的处理,使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包括机架与传动组件,所述机架连接有运输带,所述运输带连接有固定杆且固定杆延伸方向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水平转动件,所述水平转动件包括旋转筒,所述旋转筒套设在固定杆上且旋转筒能相对于固定杆发生转动,所述旋转筒靠近运输带的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啮合有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机架连接且传动齿条延伸方向平行于运输带延伸方向;所述旋转筒背离运输带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配件的夹持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带带动传动组件移动时,旋转筒上连接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相对于固定杆发生转动,随后旋转筒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从而使夹持座上夹持的配件在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使输送线一侧设置的表面处理工具能够对配件的多个面进行处理,进而改善了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5、可选的,所述夹持座包括夹持底座,所述夹持底座一侧与旋转筒连接且另一侧连接有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的位置用于放置配件;所述夹持块内部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竖直转动件,所述竖直转动件包括第一转动轴以及与第一转动轴同轴布设的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槽相对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延伸方向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且第一转动轴一端从夹持块正对配件的一侧外壁凸出,所述第一转动轴凸出夹持块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配件的夹爪;所述夹持底座内部开设有联动槽且联动槽与转动槽连通,所述联动槽内设有用于在旋转筒转动时使第一转动轮同时产生转动的联动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转动件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时,夹持座带动联动件工作,其次联动件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的夹爪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从而使夹持座上夹持的配件在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同时也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进一步改善了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7、可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转动轴与传动带,所述第一锥齿轮与固定杆连接且第一锥齿轮的转动中心轴与固定杆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转动轴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且第二转动轴两端分别与联动槽相对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布设有第二转动轮以及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以及第二转动轮的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动轮与第二转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转动件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时,第二转动轴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锥齿轮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公转,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发生相对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轮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从而使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的夹爪带动配件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
9、可选的,还包括去毛刺组件,所述去毛刺组件包括去毛刺支架且去毛刺支架位于运输带的一侧,所述去毛刺支架一端连接有喷火头,所述喷火头喷嘴正对夹持座一侧且喷火头连接有燃火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配件进行去毛刺处理时,喷火头喷嘴向配件所在的方向喷射火焰,火焰与配件接触,随后火焰使配件表面迅速升温,使配件表面达到或超过表面毛刺的熔点后,部分毛刺熔化或软化;另外,火焰的热量和火焰本身的动力能够对毛刺施加冲击、压制或抛离等物理力,从而将熔化或软化的毛刺从配件表面上剥离或清除,完成配件表面去毛刺的工序。
11、可选的,所述燃火件包括软管,所述软管一端与喷火头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有燃气筒,所述喷火头内设有点火开关。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火头喷嘴向配件所在的方向喷射火焰时,燃气筒通过软管向喷火头喷嘴运输燃气,随后点火开关工作,使燃气燃烧,从而使火焰从喷火头喷嘴喷出。
13、可选的,还包括去杂质组件,所述去杂质组件包括去杂质支架,所述去杂质支架位于运输带的一侧,所述去杂质支架一端连接有支撑锟且支撑锟上设有刷毛,所述刷毛能与夹持座上的接触。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配件进行去杂质处理时,运输带带动夹持座移动,夹持座在移动过程中与刷毛接触并与刷毛产生相对移动,随后刷毛将夹持在夹持座上的配件表面粘附的杂质刷落,从而产生一定的去除配件表面杂质的效果。
15、可选的,所述去杂质组件还包括除尘件,所述除尘件包括除尘管,所述除尘管位于运输带的一侧且除尘管一端正对夹持座,所述除尘管另一端连接有出气泵。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刷毛将夹持在夹持座上的粘附在配件表面的杂质刷落后,还有一部分杂质散落在配件表面,随后除尘管通过出气泵对配件表面散落的杂质进行吹除,从而进一步去除配件表面的杂质。
17、可选的,所述去杂质组件还包括幕墙,所述幕墙位于运输带的一侧,所述幕墙连接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用于在幕墙正对夹持座的一侧表面形成一层水幕。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配件进行去杂质处理时,空气中也存在灰尘等杂质,水幕通过喷洒水雾,将水分散成一个湿润的水膜,水膜覆盖在空气内,使空气经过时与水膜接触,水分子之间存在着表面张力,使水膜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和吸附性,当空气中的灰尘颗粒与水膜接触时被水膜的表面张力吸引并附着在水膜上,被水膜吸附的灰尘颗粒会逐渐积聚并沉降到水池或水槽中,同时,水膜会不断地流动和更新,通过水流的冲刷作用,将吸附的灰尘颗粒冲刷走。
19、可选的,还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支架,所述喷淋支架位于运输带的一侧且喷淋支架一端连接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喷嘴正对夹持座一侧且喷淋头连接有输液件,所述输液件用于将保护液输送至喷淋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配件进行表面喷淋时,输液件将保护液输送至喷淋头,喷淋头喷嘴向夹持座的方向喷洒保护液,从而使配件表面覆盖一层保护液,对配件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
21、可选的,所述输液件包括输液管与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用于储存保护液,所述输液管一端与喷淋头连通,所述输液管另一端连通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输液管连通处设有输液泵。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淋头喷嘴向夹持座的方向喷洒保护液时,输液泵工作,输液泵将储液箱内的保护液通过输液管运输到喷淋头,随后保护液通过喷淋头喷洒在配件表面,完成保护液的喷洒。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运输带带动传动组件移动时,旋转筒上连接的传动齿轮与传动齿条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传动齿轮相对于固定杆发生转动,随后旋转筒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从而使夹持座上夹持的配件在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使输送线一侧设置的表面处理工具能够对配件的多个面进行处理,进而改善了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25、2.水平转动件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时,夹持座带动联动件工作,其次联动件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带动第一转动轴以及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的夹爪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从而使夹持座上夹持的配件在进行表面处理的过程中,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同时也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进一步改善了配件存在表面处理不均匀的问题;
26、3.水平转动件带动夹持座发生转动时,第二转动轴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从而使第二锥齿轮与沿垂直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公转,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发生相对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二转动轴以及第二转动轮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从而使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的夹爪带动配件沿平行于运输带所在平面的轴线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
1.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与传动组件(4),所述机架(1)连接有运输带(2),所述运输带(2)连接有固定杆(3)且固定杆(3)延伸方向垂直于运输带(2)所在平面;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水平转动件(41),所述水平转动件(41)包括旋转筒(411),所述旋转筒(411)套设在固定杆(3)上且旋转筒(411)能相对于固定杆(3)发生转动,所述旋转筒(411)靠近运输带(2)的一端连接有传动齿轮(412),所述传动齿轮(412)啮合有传动齿条(413),所述传动齿条(413)与机架(1)连接且传动齿条(413)延伸方向平行于运输带(2)延伸方向;所述旋转筒(411)背离运输带(2)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配件的夹持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座(5)包括夹持底座(51),所述夹持底座(51)一侧与旋转筒(411)连接且另一侧连接有两个夹持块(52),两个所述夹持块(52)之间的位置用于放置配件;所述夹持块(52)内部开设有转动槽(521),所述转动槽(521)内设有竖直转动件(42),所述竖直转动件(42)包括第一转动轴(421)以及与第一转动轴(421)同轴布设的第一转动轮(422),所述第一转动轴(421)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槽(521)相对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21)延伸方向平行于运输带(2)所在平面且第一转动轴(421)一端从夹持块(52)正对配件的一侧外壁凸出,所述第一转动轴(421)凸出夹持块(52)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夹持配件的夹爪(53);所述夹持底座(51)内部开设有联动槽(511)且联动槽(511)与转动槽(521)连通,所述联动槽(511)内设有用于在旋转筒(411)转动时使第一转动轮(422)同时产生转动的联动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3)包括第一锥齿轮(431)、第二转动轴(432)与传动带(435),所述第一锥齿轮(431)与固定杆(3)连接且第一锥齿轮(431)的转动中心轴与固定杆(3)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转动轴(432)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转动轴(421)延伸方向且第二转动轴(432)两端分别与联动槽(511)相对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32)上布设有第二转动轮(434)以及与第一锥齿轮(431)啮合的第二锥齿轮(433),所述第二锥齿轮(433)以及第二转动轮(434)的转动中心轴与第二转动轴(432)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转动轮(422)与第二转动轮(434)通过传动带(43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毛刺组件(6),所述去毛刺组件(6)包括去毛刺支架(61)且去毛刺支架(61)位于运输带(2)的一侧,所述去毛刺支架(61)另一端连接有喷火头(62),所述喷火头(62)喷嘴正对夹持座(5)一侧且喷火头(62)连接有燃火件(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火件(63)包括软管(631),所述软管(631)一端与喷火头(62)连接且另一端连接有燃气筒(632),所述燃气筒(632)安装在去毛刺支架(61)上,所述喷火头(62)内设有点火开关(6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杂质组件(7),所述去杂质组件(7)包括去杂质支架(71),所述去杂质支架(71)位于运输带(2)的一侧,所述去杂质支架(71)另一端连接有支撑锟(72)且支撑锟(72)上设有刷毛(73),所述刷毛(73)能与夹持座(5)上的配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质组件(7)还包括除尘件(74),所述除尘件(74)包括除尘管(741),所述除尘管(741)位于运输带(2)的一侧且除尘管(741)一端正对夹持座(5),所述除尘管(741)另一端连接有出气泵(74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杂质组件(7)还包括幕墙(75),所述幕墙(75)位于运输带(2)的一侧,所述幕墙(75)连接有水循环机构(76),所述水循环机构(76)用于在幕墙(75)正对夹持座(5)的一侧表面形成一层水幕。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淋组件(8),所述喷淋组件(8)包括喷淋支架(81),所述喷淋支架(81)位于运输带(2)的一侧且一端连接有喷淋头(82),所述喷淋头(82)喷嘴正对夹持座(5)一侧且喷淋头(82)连接有输液件(83),所述输液件(83)用于将保护液输送至喷淋头(8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产品表面多工序处理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件(83)包括输液管(831)与储液箱(832),所述储液箱(832)用于储存保护液,所述输液管(831)一端与喷淋头(82)连通,所述输液管(831)另一端连通储液箱(832),所述储液箱(832)与输液管(831)连通处设有输液泵(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