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5-07-20  63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具体为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植物饮料指的是以植物或植物抽提物为原料经加工或发酵制成的饮料制品,藿香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藿香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最为重要的成分是挥发油。挥发油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它们存在于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位。藿香中的挥发油主要由萜类化合物组成,如薄荷脑、薄荷酮等。这些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因此藿香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2、参考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4982886a的一种可清热祛湿的藿香茯苓植物饮料及其制备工艺,通过采用藿香提取物、茯苓提取物、荷叶提取物、薏仁提取物、莱菔子提取物、葛根提取物的配合,通过藿香提取物祛暑解表,化湿和胃,用于治疗缓解暑湿感冒、胸闷、腹痛吐泻的症状,茯苓提取物具有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的效果,用于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荷叶提取物有清暑利湿、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等功效,薏仁提取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矿物质和糖类,有美白、除斑功能,对下半身水肿的人尤具疗效。

    3、现有的植物饮料成份较为单一,功效不佳,仅仅通过少量组分制备,不能实现采用多组分协同作用来使植物饮料的功效更加丰富,同时现有的植物饮料大都着重对饮料的功效进行研发,而未考虑到是否能使饮用者更好吸收的问题,导致饮料功能丰富,但由于饮用者不能很好吸收,导致效果不佳,不能实现通过在藿香作为主要功能成份的基础上,增加促吸收剂来使藿香植物饮料能够被饮用者更好吸收,无法达到既能体现藿香和其他中药的协同功效又能够很好的促进饮用者肠胃吸收的目的,见效慢,且无法适用于肠胃吸收较差人群饮用,从而对藿香植物饮料的推广十分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植物饮料成份较为单一,功效不佳,仅仅通过少量组分制备,不能实现采用多组分协同作用来使植物饮料的功效更加丰富,同时现有的植物饮料大都着重对饮料的功效进行研发,而未考虑到是否能使饮用者更好吸收的问题,导致饮料功能丰富,但由于饮用者不能很好吸收,导致效果不佳,不能实现通过在藿香作为主要功能成份的基础上,增加促吸收剂来使藿香植物饮料能够被饮用者更好吸收,无法达到既能体现藿香和其他中药的协同功效又能够很好的促进饮用者肠胃吸收的目的,见效慢,且无法适用于肠胃吸收较差人群饮用,从而对藿香植物饮料推广十分不利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0-12g、白芷4-6g、茯苓4-6g、甘草提取物8-10g、紫苏4-6g、促吸收剂6-8g、桔梗7-8g、橘皮7-8g、白砂糖350-450g、添加剂410-430g、乳化剂18-22g和纯净水4500-5500ml;

    5、所述促吸收剂是由陈皮、鸡内金、山药、太子参、炒麦芽和山楂组成的99-99.9%中药制剂与0.1-1%多潘立酮混合制得。

    6、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1g、白芷5g、茯苓5g、甘草9g、紫苏5g、促吸收剂7g、桔梗7.5g、橘皮7.5g、白砂糖400g、添加剂420g、乳化剂20g和纯净水5000ml。

    7、优选的,藿香10g、白芷4g、茯苓4g、甘草8g、紫苏4g、促吸收剂6g、桔梗7g、橘皮7g、白砂糖350g、添加剂410g、乳化剂18g和纯净水4500ml。

    8、优选的,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2g、白芷6g、茯苓6g、甘草10g、紫苏6g、促吸收剂8g、桔梗8g、橘皮8g、白砂糖450g、添加剂430g、乳化剂22g和纯净水5500ml。

    9、优选的,所述添加剂是由400-410g赤藓糖醇、5-10g柠檬酸和5-10g柠檬酸钠组成。

    10、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大豆磷脂或酪蛋白酸钠中的一种。

    1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s1、促吸收剂的制备:将陈皮、鸡内金、山药、太子参、炒麦芽和山楂清洗干净后一起倒入锅炉内,加水使水完全浸没全部药材后,大火煮沸后,文火熬制2-3h,熬制过程中,每过30-40min加适量水,确保锅炉不干底,使陈皮、鸡内金、山药、太子参、炒麦芽和山楂中的有效成份均熬出,熬制完成后,空冷至室温后通过过滤设备滤出药液,再通过量杯量取好的0.1-1%多潘立酮加入过滤好的药液中,通过混合设备以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混合搅拌30-40min,即制得促吸收剂;

    13、s2、称量提取:通过称量设备分别量取所需重量百分比的藿香、白芷、茯苓、甘草、紫苏、促吸收剂、桔梗、橘皮,再将称量的藿香、甘草、橘皮、白芷、紫苏、茯苓和桔梗按权利要求1的配方比例投放,置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100倍量的纯化水,开启蒸汽阀加热,调节蒸汽阀至0.1-0.25mpa,待料液沸腾后,调节蒸汽阀至蒸汽压力0.03-0.10mpa,保持微沸,煎煮1小时,收集滤液,滤过备用;

    14、s3、混配处理:将步骤s2收集的滤液稀释至配方量的200倍量,再分别加入所需重量的促吸收剂、白砂糖、添加剂和乳化剂。启动搅拌器和循环泵混合20-30min,均匀混合,即制得混配液;

    15、s4、离心处理:启动碟式分离机,空载运行2-3min,然后用饮用水冲洗3-4min,一切正常后即能供料,启动离心机,稳定运行2-3min后即送入步骤s3制得的混配液,开启阀门,待出液后再按0.5-0.7l/min的进液速度打开阀门,当料液过滤完毕后,出液管没有液体排出时,把离心机用饮用水冲出转子内剩余料液后停机,即得到离心液;

    16、s5、微滤洗烘处理:将步骤s5得到离心液依次进入微滤机六级滤芯进行分级过滤,其进口压力保持在≤0.1mpa,过滤后的微滤液打入到暂存罐,然后打开洗瓶烘干机电源,设定洗瓶机变频调速器上频率和输送链条速度20-35cm/s,在烘干温控仪上设置烘干区温度120-130℃,温度上升到设定值时,将瓶子放入洗瓶机传送带后,口向上的瓶子经进传输带进入瓶夹,瓶子分别经循环水及纯水内外冲洗,再由净化压缩空气吹去内壁的水滴,并随螺杆进入烘干工序。通过隧道烘干过程达到烘干效果;

    17、s6、灌装处理:将步骤s5暂存罐中的微滤液利用料液管道,打入到灌装机旁的平衡罐内,插入硅胶吸管,调整好装量,盖子放入震荡筛,开启传送带,将烘干好的瓶子导入灌装机料盘内;

    18、s7、灭菌处理:将料盘放入灭菌车上,打开蒸汽阀门和疏水阀门疏水结束后将灭菌车依次推入灭菌柜中,在操作界面点击关门,再在设备参数设定界面上按设定门圈压力、灭菌室压力,该界面上的前、后门关闭指示灯指示正常后设定灭菌温度121℃,升至设定温度后恒温保持20min,打开排气阀进行冷却18-22min,进行喷淋降温和真空检漏,检漏结束进行二次喷淋,程序运行状态在该界面指示,表示灭菌工作结束,按该界面上的开门键,结束自动灭菌程序,灭菌结束后打开密封门,将装有灭菌后产品的灭菌车拉出。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3和s6中的工艺条件均为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且洁净级别为100000级。

    20、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灌封时定期检查装量,装量差异范围为10ml±9%,检查瓶盖的紧密度,灌封时要及时将灌封好的瓶用方盘接取和换上空盘。

    21、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灌装速度设定250-300瓶每分钟。

    22、藿香提取液主含甲基胡椒酚、藿香酮、藿香苷、藿香醇、茴香脑、茴香醛、柠檬烯等成分,主要功效和用途如下:

    23、1.抗菌消炎:藿香提取液具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能力,能够有效抗击多种致病微生物,消化系统杀菌和保护有良好的疗效。

    24、2.清热解毒:藿香提取液能够清热解毒,具有良好的解毒消肿的效果,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

    25、3.调理肠胃:藿香提取液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食欲、缓解胃肠胀气的作用,可用于缓解胃痛、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问题。

    26、4.镇静安神:藿香提取液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烦躁、失眠等情绪问题,对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27、(三)有益效果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9、(1)、该金能量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可实现采用多组分协同作用来使植物饮料的功效更加丰富,可实现通过在藿香作为主要功能成份的基础上,增加促吸收剂来使藿香植物饮料能够被饮用者更好吸收,很好的达到了既能体现藿香和其他中药的协同功效又能够很好的促进饮用者肠胃吸收的目的,见效快,且能够适用于肠胃吸收较差人群饮用,从而对藿香植物饮料的推广十分有益。

    30、(2)、该金能量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蝶式离心机离心处理和采用六级滤芯进行分级过滤,使饮料中杂质降到最低,从而确保饮料的口感更加醇厚,同时还采用洗烘一体机来对包装瓶进行自动化清洗和烘干,实现批量化生产,大大缩减的生产劳动成本,并采用自动化高温灭菌。


    技术特征:

    1.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0-12g、白芷4-6g、茯苓4-6g、甘草提取物8-10g、紫苏4-6g、促吸收剂6-8g、桔梗7-8g、橘皮7-8g、白砂糖350-450g、添加剂410-430g、乳化剂18-22g和纯净水4500-5500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1g、白芷5g、茯苓5g、甘草9g、紫苏5g、促吸收剂7g、桔梗7.5g、橘皮7.5g、白砂糖400g、添加剂420g、乳化剂20g和纯净水50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0g、白芷4g、茯苓4g、甘草8g、紫苏4g、促吸收剂6g、桔梗7g、橘皮7g、白砂糖350g、添加剂410g、乳化剂18g和纯净水45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2g、白芷6g、茯苓6g、甘草10g、紫苏6g、促吸收剂8g、桔梗8g、橘皮8g、白砂糖450g、添加剂430g、乳化剂22g和纯净水55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是由400-410g赤藓糖醇、5-10g柠檬酸和5-10g柠檬酸钠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蔗糖酯、山梨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大豆磷脂或酪蛋白酸钠中的一种。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藿香植物饮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s6中的工艺条件均为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且洁净级别为100000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灌封时定期检查装量,装量差异范围为10ml±9%,检查瓶盖的紧密度,灌封时要及时将灌封好的瓶用方盘接取和换上空盘。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灌装速度设定250-300瓶每分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藿香10‑12g、白芷4‑6g、茯苓4‑6g、甘草提取物8‑10g、紫苏4‑6g、促吸收剂6‑8g、桔梗7‑8g、橘皮7‑8g、白砂糖350‑450g、添加剂410‑430g、乳化剂18‑22g和纯净水4500‑5500ml,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技术领域。该金能量藿香植物饮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可实现采用多组分协同作用来使植物饮料的功效更加丰富,可实现通过在藿香作为主要功能成份的基础上,增加促吸收剂来使藿香植物饮料能够被饮用者更好吸收,很好的达到了既能体现藿香和其他中药的协同功效又能够很好的促进饮用者肠胃吸收的目的,见效快,且能够适用于肠胃吸收较差人群饮用,从而对藿香植物饮料的推广十分有益。

    技术研发人员:梁会亮,李振,范宁宁,卞宪明,李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华能制药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7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