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包括公共楼宇、商场与公共停车场等,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2、传统的共享充电装置一般不具有移动功能,从而不便安装工人将共享充电装置安装到指定地点,另外,现有共享充电装置在户外使用时通常会在装置顶端安装遮雨棚,由于遮雨棚通常通过焊接或螺栓进行固定,不便拆卸,导致装置体积大,因此,不方便安装工人对装置进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主要包括主体结构、移动结构以及遮雨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充电桩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移动结构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移动结构用于带动主体结构进行移动,所述遮雨结构与所述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遮雨结构包括位于充电桩本体上方的遮雨棚以及与遮雨棚底部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组件,若干所述支撑组件的底端均与充电桩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储能电源,所述容纳槽槽口处铰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锁体与充电桩本体相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与储能电源电性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底座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结构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所述移动结构包括与安装槽内部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的升降板、与升降板底部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的万向轮、与升降板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套、与内螺纹套内部螺纹连接的丝杆以及与丝杆顶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安装槽内顶壁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设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在遮雨棚底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遮雨棚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与充电桩本体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卡合在第一连接套与第二连接套之间的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套、第二连接套以及支撑杆相卡合的稳固板以及用于对稳固板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固板呈“匚”字型结构,所述稳固板开口端的上板和下板分别滑动贯穿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设置,所述限位机构位于稳固板的开口端,且所述限位机构的上下端分别与稳固板的上下侧相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竖直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的上下端均适配插接有插杆,一对所述插杆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对所述插杆远离管道的一端均与稳固板上下侧开设的插孔卡合连接,所述插杆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移动槽,一对所述移动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一对所述移动杆的内端分别与一对插杆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支撑杆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的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稳固板与第一通槽、第二通槽以及第三通槽适配插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内螺纹套在升降板的限位作用下能够沿着丝杆向上或向下移动,当内螺纹套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时,升降板带动底部万向轮跟随向下移动,当万向轮底部与地面接触且底座远离地面时,通过万向轮可带动装置移动,操作简单,方便安装工人将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
12、2、本实用新型种遮雨棚与充电桩本体之间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连接,连接时不需要借助其它工具,且操作简单,便于拆装,从而方便对装置进行运输。
1.一种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1)的前侧开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放置有储能电源(103),所述容纳槽槽口处铰接有密封门(104),所述密封门(104)通过锁体与充电桩本体(101)相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101)的两侧均设置有充电枪(105),所述充电枪(105)与储能电源(103)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2)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移动结构(200)安装在安装槽内部,所述移动结构(200)包括与安装槽内部相适配且滑动连接的升降板(201)、与升降板(201)底部四个边角处固定连接的万向轮(202)、与升降板(201)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的内螺纹套(203)、与内螺纹套(203)内部螺纹连接的丝杆(204)以及与丝杆(204)顶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205),所述驱动电机(205)与安装槽内顶壁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2)设有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在遮雨棚(301)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02)包括与遮雨棚(301)底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套(302-1)、与充电桩本体(101)顶端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套(302-2)、卡合在第一连接套(302-1)与第二连接套(302-2)之间的支撑杆(302-3)、与第一连接套(302-1)、第二连接套(302-2)以及支撑杆(302-3)相卡合的稳固板(302-4)以及用于对稳固板(302-4)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302-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302-4)呈“匚”字型结构,所述稳固板(302-4)开口端的上板和下板分别滑动贯穿第一连接套(302-1)和第二连接套(302-2)设置,所述限位机构(302-5)位于稳固板(302-4)的开口端,且所述限位机构(302-5)的上下端分别与稳固板(302-4)的上下侧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02-5)包括竖直放置的管道(302-51),所述管道(302-51)的上下端均适配插接有插杆(302-52),一对所述插杆(302-5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02-53),一对所述插杆(302-52)远离管道(302-51)的一端均与稳固板(302-4)上下侧开设的插孔(302-6)卡合连接,所述插杆(302-52)远离支撑杆(302-3)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移动槽(302-54),一对所述移动槽(302-54)内均滑动连接有移动杆(302-55),一对所述移动杆(302-55)的内端分别与一对插杆(302-5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储能电源的共享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套(302-1)和第二连接套(302-2)对应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槽(302-7)和第二通槽(302-8),所述支撑杆(302-3)与第一通槽(302-7)和第二通槽(302-8)的对应处均开设有第三通槽(302-9),所述稳固板(302-4)与第一通槽(302-7)、第二通槽(302-8)以及第三通槽(302-9)适配插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