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4  3


    本技术涉及电梯导轨吊装,特别是涉及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梯导轨安装在电梯井道内部,导轨长而切比较重,在准备安装时需要将电梯导轨吊装进入井道和向井道上部起吊至合适位置安装。使用钢丝绳等装置直接套接在电梯导轨上进行吊装的方式,容易出现打滑的现象。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0286383 u,授权公告日2020.04.10)公开了一种电梯导轨的吊装辅助装置,具体公开了包括上固定块,上固定块的下端设有下固定板;上固定块的内部形状与电梯导轨的轮廓形状相匹配,且略大于电梯导轨的轮廓,便于将电梯导轨放入上固定块中。可见其技术方案只适用于一种规格的导轨,无法适用于多种规格导轨,通用性较差。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梯导轨的辅助吊装,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梯导轨的辅助吊装,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包括:

    4、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水平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块靠近所述第二夹块的侧壁中部沿高度方向设有向远离所述第二夹块方向凹陷形成的导轨轨身定位槽,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之间限定出导轨轨底装夹区;

    5、所述第一夹块上端连接吊耳;所述第一夹块靠近所述第二夹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呈倒八字型且对称布置在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两侧;

    6、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所述第一夹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和第四条形通孔;所述第三条形通孔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呈倒八字型布置且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一一对应;

    7、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三条形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贯穿所述第二条形通孔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连接。

    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的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在一起,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水平相对且保持一定间隔;导轨起吊时,将电梯导轨顶部穿入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的间隔处,其导轨轨身活动嵌入导轨轨身定位槽中定位,导轨轨底被限定在导轨轨底装夹区,但导轨轨底与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侧壁之间保留较小活动间隙;起吊的钢丝绳连接在吊耳上;导轨吊起的过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沿倒八字型布置的相应条形通孔下滑并夹紧导轨轨底两侧,在导轨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会被沿条形通孔斜向下推动,进而增大与导轨轨底两侧夹紧力,以确保导轨被牢牢夹紧;导轨吊装到位后,释放钢丝绳,装置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沿导轨具有下滑趋势,在导轨摩擦力的作用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会被沿条形通孔斜向上推动,从而释放与导轨轨底两侧的夹紧力,以实现顺利沿导轨向下滑动,最终脱离导轨。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可随导轨轨底宽度变化而自适应调节,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梯导轨的辅助吊装,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耳固定在所述第一夹块远离所述第二夹块的侧壁顶部,且对应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

    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吊耳固定在第一夹块远离第二夹块的侧壁顶部且对应导轨轨身定位槽,钢丝绳连接吊耳起吊的过程中,可增大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相对的侧壁与导轨轨底侧壁的抵接力,提高导轨起吊的稳定性。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螺栓。

    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为螺栓,达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技术效果。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的槽宽为10mm-20mm,槽深为40mm-100mm。可根据吊装导轨规格的需要灵活设置导轨轨身定位槽的槽宽和槽深,以确保装置可适用于多种规格电梯导轨。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高度均为50mm-80mm,宽度均为170mm-200mm。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宽度均为170mm-200mm,可满足多种常用t型电梯导轨轨底的宽度要求。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夹角θ为45度至90度;所述第三条形通孔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的夹角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的夹角相同。

    16、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的夹角θ为45度至90度,目的是确保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具有适当的夹紧力。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条形通孔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靠近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一侧的间距不大于50mm。

    18、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靠近导轨轨身定位槽一侧的间距不大于50mm,目的是使装置适用于较小规格的电梯导轨。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条形通孔、所述第二条形通孔、所述第三条形通孔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的长度均为50mm-80mm。

    20、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梯导轨的辅助吊装,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22、2、本实用新型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可抵接夹紧电梯导轨,装夹牢靠,装卸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12)固定在所述第一夹块(1)远离所述第二夹块(2)的侧壁顶部,且对应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1)和所述第二连接杆(42)均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11)的槽宽为10mm-20mm,槽深为40mm-1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1)和所述第二夹块(2)的高度均为50mm-80mm,宽度均为170mm-2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3)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4)的夹角θ为45度至90度;所述第三条形通孔(21)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22)的夹角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3)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4)的夹角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3)和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4)靠近所述导轨轨身定位槽(11)一侧的间距h不大于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形通孔(13)、所述第二条形通孔(14)、所述第三条形通孔(21)和所述第四条形通孔(22)的长度均为50mm-8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T型电梯导轨吊装辅助装置,涉及电梯导轨吊装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第一夹块侧壁中部设有导轨轨身定位槽,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限定出导轨轨底装夹区;第一夹块上设有吊耳;第一夹块侧壁开设有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二条形通孔呈倒八字型且对称布置在导轨轨身定位槽两侧;第二夹块侧壁开设有第三条形通孔和第四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和第四条形通孔呈倒八字型布置;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贯穿第一条形通孔和第三条形通孔,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二条形通孔和第四条形通孔,以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连接。本技术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电梯导轨。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井配龙,李又宝,黄先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众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0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42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