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晶体管背板及其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4  3


    本申请涉及薄膜晶体管,特别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背板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薄膜晶体管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底层半导体技术,常常被用于制造像素单元阵列,其中,由于像素单元能独立的控制像素上的传感或发光单元的状态,因此可实现传感成像或者驱动发光单元显示图片。

    2、现有技术中,为了节省硬件系统的开支,在阵列规模较大的薄膜晶体管背板上,设计人员会基于薄膜晶体管设计行选信号生成电路,并与背板集成。

    3、但在薄膜晶体管背板的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旋涂、蒸镀、刮涂等工艺及配套试剂将传感单元或发光单元制备在的像素区上,因此,这些制备流程往往会对像素区中薄膜晶体管的特性产生劣化作用,导致薄膜晶体管背板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背板及其控制系统,可以提高薄膜晶体管背板的可靠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像素区和第一行选电路,所述像素区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一行选电路与所述像素区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4、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第二行选电路,所述第二行选电路与所述像素区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行选电路无法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时,根据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包括多级第二行选电路单元,各级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像素区中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自检电路;

    7、所述自检电路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行选电路中最后一级第二行选电路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行选电路输入预设行选电路控制信号时,检测所述第二行选电路输出的检测开关控制信号是否符合预设要求。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第一绑定单元,所述第一绑定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绑定引脚;

    9、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第二绑定单元,所述第二绑定单元包括多个第二绑定引脚;所述第一绑定引脚与所述第二绑定引脚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行选电路通过所述第一绑定引脚和所述第二绑定引脚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控制单元;

    11、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行选电路电连接,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行选电路输出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不符合预设要求时输出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发送所述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控制单元;

    13、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行选电路、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分别电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行选电路发送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并检测获取所述第一行选电路输出的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比较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与预设开关控制信号是否相同;若不相同,则根据所述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生成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并向所述第二行选电路输出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选电路包括多级第一行选电路单元,各级所述第一行选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第三绑定单元,所述第三绑定单元包括多个第三绑定引脚;

    16、所述第一行选电路,用于通过多个所述第三绑定引脚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并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传感单元或发光单元;

    18、所述传感单元通过数据线附着在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用于根据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采集传感信号并将传感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或,所述发光单元通过数据线附着在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上,用于根据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在导通状态下所提供的电信号驱动发光。

    19、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控制系统,包括: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以及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分别电连接的外部设备;

    20、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像素区、第一行选电路,所述像素区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一行选电路与所述像素区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21、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第二行选电路,所述第二行选电路与所述像素区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行选电路无法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时,根据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22、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及其控制系统中,包括: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像素区和第一行选电路,像素区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第一行选电路与像素区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各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第二行选电路,第二行选电路与像素区电连接,用于在第一行选电路无法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时,根据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像素区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实现了在主薄膜晶体管背板中第一行选电路失效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通过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向像素区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此实现对像素区中各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可以提高薄膜晶体管背板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像素区和第一行选电路,所述像素区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单元,所述第一行选电路与所述像素区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所述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包括多级第二行选电路单元,各级所述第二行选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像素区中各所述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自检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第一绑定单元,所述第一绑定单元包括多个第一绑定引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控制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选电路包括多级第一行选电路单元,各级所述第一行选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第三绑定单元,所述第三绑定单元包括多个第三绑定引脚;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薄膜晶体管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还包括:传感单元或发光单元;

    10.一种薄膜晶体管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薄膜晶体管背板、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以及与所述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各所述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分别电连接的外部设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背板及其控制系统,涉及薄膜晶体管技术领域。其中,主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像素区和与像素区电连接的第一行选电路,第一行选电路用于根据第一行选电路控制信号向像素区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像素区中各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各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包括:与像素区电连接的第二行选电路,用于在第一行选电路无法输出第一开关控制信号时,根据第二行选电路控制信号输出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各薄膜晶体管单元的导通或关闭控制,实现在第一行选电路失效的情况下,可以及时通过至少一个从薄膜晶体管背板对像素区中各薄膜晶体管单元进行导通或关闭控制,可以提高薄膜晶体管背板工作的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哲,陶子超,杜江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领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4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