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架、具有该支撑架的副车架、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身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的前副车架上设置有悬置,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悬置安装于前副车架,但是,现有前副车架刚度和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进而大大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支撑架,能够提升支撑架的稳定性和强度,可以有效抑制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从而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支撑架的副车架。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车辆。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适于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中横梁和后横梁之间且适于连接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架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内形成腔体结构,所述支撑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连接端和第二侧连接端,所述第一侧连接端适于与所述中横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后横梁固定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架,通过将支撑架安装于副车架的中横梁和后横梁之间且适于连接在中横梁和后横梁之间,能够提升中横梁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纵向刚度,进而提升了副车架的耐用性和刚度,并且可以有效抑制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从而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同时,支撑架主体内形成腔体结构,能够提升支撑架的稳定性和强度,从而提升支撑架的耐用性,进而提升了副车架的耐用性和刚度。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具有第三侧连接端,所述第三侧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侧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之间,且所述第三侧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侧连接端、所述第二侧连接端均邻接,所述第三侧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副车架的相应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连接端与所述中横梁的连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长度。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横梁的长度尺寸为l1,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侧连接端与所述中横梁的连接长度为l2,满足关系式:0.1l1≤l2≤0.3l1。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横梁的长度尺寸为l8,沿所述后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长度尺寸为l9,满足关系式:0.2l8≤l9≤0.25l8。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具有转向器安装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连接端的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后横梁的上表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架板体和第二支撑架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架板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板体固定连接且共同限定出所述腔体结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适于与所述副车架的相应副车架纵梁上的稳定杆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副车架,包括上述的中横梁和后横梁;副车架还包括上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且连接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上述的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车身纵梁;车身组件还包括上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固设于所述车身纵梁且位于所述车身纵梁下方。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1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适于安装于所述副车架的中横梁和后横梁之间且适于连接在所述中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所述支撑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具有第三侧连接端,所述第三侧连接端位于所述第一侧连接端和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之间,且所述第三侧连接端与所述第一侧连接端、所述第二侧连接端均邻接,所述第三侧连接端适于与所述副车架的相应副车架纵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连接端与所述中横梁的连接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横梁的长度尺寸为l1,沿所述中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侧连接端与所述中横梁的连接长度为l2,满足关系式:0.1l1≤l2≤0.3l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梁的长度尺寸为l8,沿所述后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侧连接端与所述后横梁的连接长度尺寸为l9,满足关系式:0.2l8≤l9≤0.25l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具有转向器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连接端的至少部分搭接于所述后横梁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架板体和第二支撑架板体,所述第一支撑架板体和所述第二支撑架板体固定连接且共同限定出所述腔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副车架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主体适于与所述副车架的相应副车架纵梁上的稳定杆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10.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