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刻码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5-07-11  7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刻码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1、电池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在电池的表面上进行刻码,以便对电池的信息进行记录。目前通常采用激光刻码的方式对电池进行刻码,但由于激光刻码对于工作区域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激光刻码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或者使用激光刻码时的生产效率较低,从而影响电池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对电池进行刻码时的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刻码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刻码装置,用于在电池上刻码,刻码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机构以及刻码组件,底座具有用于承载待刻码的电池的承载位;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上;刻码组件设置于移动机构上,并用于对电池执行刻码操作;刻码组件包括激光器及设置于激光器上的吸尘罩,吸尘罩内部形成有可供激光通过的激光通道,当刻码组件执行刻码操作时,激光通道连通于电池与激光器之间;吸尘罩上开设与激光通道连通的吸尘口;其中,移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移动,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交设置。

    3、通过上述结构,承载位能够实现电池的支撑及定位,移动机构带动刻码组件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对于电池移动,可以实现刻码组件与电池之间的自动定位,使刻码组件能够更准确地在电池上执行刻码操作,提高刻码过程的精确度及效率。通过设置吸尘罩,能够将激光通道内的烟尘及时排出,保持激光通道内的洁净,保持激光能量的稳定,使得激光刻码的效果更好。

    4、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机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移动组件,第一移动组件与刻码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

    5、移动机构包括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动组件上的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与刻码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

    6、移动机构包括沿第三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动组件上的第三移动组件,第三移动组件与刻码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三方向移动。

    7、通过设置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第三移动组件,可以带动刻码组件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移动,从而调节刻码组件在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上的位置,以使刻码组件能够与承载位上的电池的位置相对应。

    8、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光器发射激光的方向沿第三方向设置;刻码装置还包括测距仪,测距仪用于测量激光器与承载位上的电池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

    9、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更准确地调节激光器与承载位上的电池在第三方向上的间距,使得激光器在电池上的激光刻码效果更好。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码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输送机构沿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于承载位,以沿第一方向输送待刻码的电池。

    11、通过设置输送机构,能够同时带动多个电池沿第一方向移动,并向承载位上不断输送电池,能够提高刻码过程的生产效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机构包括顶升组件,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承载位上的电池。

    13、通过设置顶升组件,可以使电池的输送以及电池在承载位上的刻码操作同时进行,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电池的生产效率。

    14、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组件包括驱动件及顶升件,顶升件具有倾斜面及支撑面,倾斜面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支撑面呈水平设置,并连接于倾斜面的顶端;

    15、其中,驱动件用于驱动电池由倾斜面爬升至支撑面上。

    16、通过设置驱动件及顶升件,能够将电池从输送带上移动至支撑面上,以使电池脱离输送带,在不影响输送带继续输送的前提下,实现电池的激光刻码。此外,顶升件通过倾斜面及支撑面与驱动件配合,实现电池在竖直方向上的顶升,能够节省竖直方向上的安装空间,使得刻码装置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更少。

    17、在一些实施例中,顶升组件还包括用于承载电池的托盘,托盘朝向电池的一侧表面上凸出设置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插入电池上的定位孔内,以在电池的顶升过程中对其定位。

    18、由此,在电池载具及电池顶升过程中,能够通过定位件与定位孔之间的插接配合,使电池载具及电池稳定支撑于托盘上,使得电池在顶升过程中更加稳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沿自身的凸出方向可伸缩地设置于托盘上。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定位件插入定位孔或者脱出定位孔,从而实现托盘与电池之间的插接配合与分离。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座体上的架体,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架体上。

    21、由此,将架体架设于座体上,架体能够罩设于承载位上方。然后将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架体上,当移动机构在架体上移动时,能够调节刻码组件与承载位上的电池之间的距离。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梁体、第二梁体以及第三梁体,第一梁体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梁体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三梁体沿第三方向延伸设置。

    23、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情况,将移动机构灵活地设置于第一梁体、第二梁体或第三梁体中的任一者上,以便更好地调整刻码组件的移动位置。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刻码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分别与移动机构及刻码组件通讯连接,并用于控制移动机构及刻码组件的启闭。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实现电池的自动刻码过程,从而提高刻码过程的工作效率。

    25、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加工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刻码装置,刻码装置用于在组装形成电池之后,在电池表面刻码。

    26、上述刻码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在对电池进行刻码时,首先将电池定位于承载位,然后通过移动组件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三个不同方向移动,从而在立体空间调整刻码组件相对于承载位上的电池的位置,使刻码组件能够更准确地在电池上执行刻码操作,提高刻码过程的精确度及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电池上刻码,所述刻码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刻码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所述刻码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发射激光的方向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所述刻码装置还包括测距仪,所述测距仪用于测量所述激光器与所述承载位上的所述电池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码装置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穿设于所述承载位,以沿所述第一方向输送待刻码的所述电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顶升组件,所述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所述承载位上的所述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包括驱动件及顶升件,所述顶升件具有倾斜面及支撑面,所述倾斜面沿竖直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支撑面呈水平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倾斜面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还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电池的托盘,所述托盘朝向所述电池的一侧表面上凸出设置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用于插入所述电池上的定位孔内,以在所述电池的顶升过程中对其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沿自身的凸出方向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托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的架体,所述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架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梁体、第二梁体以及第三梁体,所述第一梁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梁体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三梁体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刻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码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分别与所述移动机构及所述刻码组件通讯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移动机构及所述刻码组件的启闭。

    12.一种电池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刻码装置,所述刻码装置用于在组装形成电池之后,在所述电池表面刻码。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刻码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刻码装置包括:底座,具有用于承载待刻码的电池的承载位;移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于底座上;及刻码组件,设置于移动机构上,并用于对电池执行刻码操作;刻码组件包括激光器及吸尘罩,吸尘罩内部形成激光通道,当刻码组件执行刻码操作时,激光通道连通于电池与激光器之间;吸尘罩上开设与激光通道连通的吸尘口;其中,移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带动刻码组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移动,且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相交设置。本申请通过移动组件带动刻码组件沿三个不同方向移动,使刻码组件能够更准确地在电池上执行刻码操作,提高刻码过程的精确度及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蔡福鼎,吴鹰,罗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131
    技术公布日:2024/4/2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p.8miu.com/read-8928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