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特别涉及一种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1、高压电解液开发的传统方式是基于实验的开发方式,在这种传统方式下研究者先行指定一个初始的实验方案,并基于初始实验方案进行电解液合成,并使用一系列试验测试方法对电解液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观测,并运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来解释实验结果并优化实验方案,并基于优化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如此循环迭代直到最终的实验结果达到预设指标为止。受实验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这种基于实验的开发方式其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的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工作流任务池、工作流任务数据库、任务执行模块、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ai模型接口库;其中,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可与任一款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功能接口对接、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可与任一款量子化学计算软件的功能接口对接、ai模型接口库可与任一个ai模型的功能接口对接,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通过调用任务执行模块完成三类辅助任务处理:高通量筛选任务、机理预测任务和性能预测任务。若将本系统应用在高压电解液的实验开发过程中,可通过执行高通量筛选任务为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完成海量电解液筛选工作,可在得到批量电极+电解液的体系之后通过执行机理预测任务对其中的每个电极+电解液体系的分子级反应机理、界面反应机理和两极sei/cei成膜机理进行预测,可通过执行性能预测任务为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完成批量电解液性能预测工作。将本系统作为高压电解液实验的一种辅助手段,可达到降低实验试错次数、提高实验精度、缩短实验周期和降低试验成本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工作流任务池、工作流任务数据库、任务执行模块、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ai模型接口库;
3、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分别与所述工作流任务池、所述工作流任务数据库和所述任务执行模块连接;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用于接收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发送的第一任务文件;并在所述工作流任务池中初始化一个对应的任务数据存储区记为第一数据区;并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对所述第一数据区进行子数据区规划;并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任务执行处理;并在确认当次任务执行处理结束时,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和所述第一数据区进行任务报告准备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报告文件向所述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回发;并由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和所述第一报告文件组成一个对应的任务备份记录存入所述工作流任务数据库;并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区;
4、所述工作流任务池用于存储多个所述任务数据存储区;
5、所述工作流任务数据库用于存储多个所述任务备份记录;
6、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分别与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所述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所述ai模型接口库连接;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包括第一调度单元、第一调度任务池和第一预测单元集;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分别与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所述第一调度任务池和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连接;所述第一调度任务池与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连接;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包括基础物性预测单元、输运性质预测单元、电化学性质预测单元、分子反应机理预测单元、界面反应机理预测单元、sei/cei成膜机理预测单元和电池性能预测单元;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的各个预测单元与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所述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所述ai模型接口库这三个接口库中的一个或全部进行连接;
7、所述第一调度单元用于在收到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发送的任一第一任务执行文件时,在所述第一调度任务池中初始化一个对应的数据存储区记为第二数据区,并为当前所述第二数据区分配一个唯一的数据区标识记为对应的第二数据区标识,并在所述第二数据区中设置一个返回数据区和一个初始化为未完成状态的任务状态数据;并将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中与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的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匹配的预测单元作为对应的第一预测单元;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区标识和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的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向所述第一预测单元发送;并定期对所述第二数据区的所述任务状态数据是否为已完成状态进行识别,若是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区的所述返回数据区的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向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回发,并在回发结束时删除所述第二数据区;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包括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包括基础物性预测类型、输运性质预测类型、电化学性质预测类型、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类型、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类型、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类型和电池性能预测类型;所述任务状态数据包括未完成状态和已完成状态;
8、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中的各个预测单元用于在本地预置一个对应的预测处理流程,并由所述预测处理流程对三个接口库的接口进行调用;所述第一预测单元集中的各个预测单元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区标识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时,由本地预置的所述预测处理流程根据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进行对应的性质、机理或性能预测处理得到对应的第一预测输出数据,并将所述第一调度任务池中与所述第二数据区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将所述第一预测输出数据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的所述返回数据区中,并将所述当前数据区中的所述任务状态数据更新为已完成状态;
9、所述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包括多个第一模拟接口;
10、所述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包括多个第一计算接口;
11、所述ai模型接口库包括多个第一ai模型接口。
12、优选的,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包括第一任务类型、第一任务数据和第一任务配置;
13、所述第一任务类型包括高通量筛选类型、机理预测类型和性能预测类型;
14、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高通量筛选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数据为一个待筛选的第一电解液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电解液数据;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包括第一成分数据集合和第一成分配比;所述第一成分数据集合包括多个第一成分数据,所述第一成分数据包括第一成分类型、第一成分名称和第一成分smiles序列,所述第一成分类型包括电解质盐、溶剂和添加剂;所述第一成分配比为对应电解液的电解质盐、溶剂和添加剂配比,第一成分配比=电解质盐占比:溶剂占比:添加剂占比;
15、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高通量筛选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为一个多级筛选指标集合,由一级物性指标集、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和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组成;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包括黏度指标、介电常数指标、熔点温度指标和沸点温度指标;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包括扩散系数指标、电导率指标和迁移数指标;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包括氧化电位指标、还原电位指标和电化学窗口指标;
16、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机理预测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数据为一个待预测的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为由电极平板模型体系和电解液体现模型体系融合而成的界面模型体系,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包括多个第一原子、多个第一连接键和多个第一团簇;所述第一原子的原子属性包括原子标识、原子元素类型、原子电荷、原子尺寸、原子坐标和原子所在团簇标识;所述第一连接键的键属性包括连接键标识、连接键类型和连接键对应的原子对标识组;所述第一团簇包括团簇标识和团簇类型;
17、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机理预测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为一个多类预测状态机,由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和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状态位组成,三个状态位都包括激活状态和失活状态两种状态配置值;三个状态位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位的状态配置值为激活状态;
18、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性能预测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数据为一个待预测的第二电解液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电解液数据;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包括第二成分数据集合和第二成分配比;所述第二成分数据集合包括多个第二成分数据,所述第二成分数据包括第二成分类型、第二成分名称和第二成分smiles序列,所述第二成分类型包括电解质盐、溶剂和添加剂;所述第二成分配比为对应电解液的电解质盐、溶剂和添加剂配比,第二成分配比=电解质盐占比:溶剂占比:添加剂占比;
19、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性能预测类型时,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为空;
20、各个所述第一模拟接口为一个预先指定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功能调用接口;各个所述第一计算接口为一个预先指定的量子化学计算软件的功能调用接口;各个所述第一ai模型接口为一个预先指定的ai模型的功能调用接口。
21、优选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对所述第一数据区进行子数据区规划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类型进行识别;
22、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高通量筛选类型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集合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的数量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第一电解液总数;并在所述第一数据区中创建所述第一电解液总数的子数据区记为对应的第一电解液数据区,并创建一个高通量筛选任务输出数据区;并在各个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中继续创建三个子数据区分别为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和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与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一一对应;
23、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机理预测类型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的数量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第一体系总数;并在所述第一数据区中创建所述第一体系总数的子数据区记为对应的第一体系数据区;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三个状态位进行识别,若所述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则在各个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中创建一个对应的分子反应机理预测数据区,若所述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则在各个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中创建一个对应的界面反应机理预测数据区,若所述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则在各个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中创建一个对应的sei/cei成膜机理预测数据区;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一一对应;
24、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性能预测类型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集合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的数量进行统计得到对应的第二电解液总数;并在所述第一数据区中创建所述第二电解液总数的子数据区记为对应的第二电解液数据区;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与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区一一对应。
25、优选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任务执行处理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类型进行识别;
26、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高通量筛选类型时,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高通量筛选任务执行处理;并在本次高通量筛选任务执行处理结束时确认当次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27、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机理预测类型时,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机理预测任务执行处理;并在本次机理预测任务执行处理结束时确认当次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28、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性能预测类型时,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性能预测任务执行处理;并在本次性能预测任务执行处理结束时确认当次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2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高通量筛选任务执行处理时,将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集合的各个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基础物性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
30、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中提取出对应的黏度预测数据、介电常数预测数据、熔点温度预测数据和沸点温度预测数据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31、并在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区中所有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都存入了对应的执行结果文件之后,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一核验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核验结果为达标的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记为对应的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并由得到的所有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组成对应的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所述第一核验结果包括达标和不达标;
32、并将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的各个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输运性质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
33、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中提取出对应的扩散系数预测数据、电导率预测数据和迁移数预测数据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34、并在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所有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都存入了对应的执行结果文件之后,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二核验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为达标的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对应的所述一级达标电解液数据记为对应的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并由得到的所有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组成对应的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所述第二核验结果包括达标和不达标;
35、并将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的各个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电化学性质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
36、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中提取出对应的氧化电位预测数据、还原电位预测数据和电化学窗口预测数据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37、并在确认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所有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区的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都存入了对应的执行结果文件之后,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三核验结果;并将所述第三核验结果为达标的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对应的所述二级达标电解液数据记为对应的三级达标电解液数据;并由得到的所有所述三级达标电解液数据组成对应的三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所述第三核验结果包括达标和不达标;
38、并将得到的所述三级达标电解液数据集合存入所述第一数据区的所述高通量筛选任务输出数据区;并在数据存储成功时,确认本次高通量筛选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3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一核验结果时,将当前所述一级物性预测数据区的黏度预测数据、介电常数预测数据、熔点温度预测数据和沸点温度预测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当前黏度、当前介电常数、当前熔点温度和当前沸点温度;并在所述当前黏度按预设的黏度匹配规则与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的所述黏度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介电常数按预设的介电常数匹配规则与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的所述介电常数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熔点温度按预设的熔点温度匹配规则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的所述熔点温度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沸点温度按预设的沸点温度匹配规则与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的所述沸点温度指标匹配时,将所述第一核验结果设为达标;并在所述当前黏度按所述黏度匹配规则与所述一级物性指标集的所述黏度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介电常数按所述介电常数匹配规则与所述介电常数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熔点温度按所述熔点温度匹配规则与所述熔点温度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沸点温度按所述沸点温度匹配规则与所述沸点温度指标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一核验结果设为不达标;
40、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二核验结果时,将当前所述二级输运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扩散系数预测数据、电导率预测数据和迁移数预测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当前扩散系数、当前电导率和当前迁移数;并在所述当前扩散系数按预设的扩散系数匹配规则与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的所述扩散系数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电导率按预设的电导率匹配规则与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的所述电导率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迁移数按预设的迁移数匹配规则与所述二级输运性质指标集的所述迁移数指标匹配时,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设为达标;并在所述当前扩散系数按所述扩散系数匹配规则与所述扩散系数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电导率按所述电导率匹配规则与所述电导率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迁移数按所述迁移数匹配规则与所述迁移数指标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二核验结果设为不达标;
41、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置的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对各个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所有预测数据进行核验得到对应的第三核验结果时,将当前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预测数据区的氧化电位预测数据、还原电位预测数据和电化学窗口预测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当前氧化电位、当前还原电位和当前电化学窗口;并在所述当前氧化电位按预设的氧化电位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氧化电位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还原电位按预设的还原电位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还原电位指标匹配、且所述当前电化学窗口按预设的电化学窗口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电化学窗口指标匹配时,将所述第三核验结果设为达标;并在所述当前氧化电位按所述氧化电位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氧化电位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还原电位按所述还原电位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还原电位指标不匹配、或所述当前电化学窗口按所述电化学窗口匹配规则与所述三级电化学性质指标集的所述电化学窗口指标不匹配时,将所述第三核验结果设为不达标。
4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机理预测任务执行处理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配的所述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所述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和所述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状态位进行识别;
43、当所述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时,将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中的一类或多类分子结构提取出来组成对应的第一电解液分子集合,并将各个所述第一电解液分子集合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分子反应机理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的所述分子反应机理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将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44、当所述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时,将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界面反应机理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的所述界面反应机理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将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45、当所述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状态位为激活状态时,将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集合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sei/cei成膜机理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对应的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的所述sei/cei成膜机理预测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将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46、并在所有所述第一电极+电解液体系的所有执行结果文件都完成存储之后,确认本次机理预测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47、进一步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调用所述任务执行模块和所述第一数据区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进行性能预测任务执行处理时,将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集合的各个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并设置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为电池性能预测类型,并由各个所述第一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一预测单元类型和所述第一预测输入数据组成一个对应的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并将本次得到的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向所述任务执行模块的所述第一调度单元发送;
48、并接收所述第一调度单元返回的与本次各个所述第一任务执行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并在每接收到一个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时,就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与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对应的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区作为对应的当前数据区,并将当前所述第一执行结果文件存入所述当前数据区;
49、并在所述第一数据区中所有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区都存入了对应的执行结果文件之后,确认本次性能预测任务执行处理结束。
50、优选的,所述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任务文件和所述第一数据区进行任务报告准备处理生成对应的第一报告文件向所述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回发时,对所述第一任务文件的所述第一任务类型进行识别;
51、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高通量筛选类型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区的所述高通量筛选任务输出数据区中的存储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第一筛选电解液集合;并由所述第一筛选电解液集合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报告文件向所述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回发;
52、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机理预测类型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各个所述第一体系数据区的存储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第一体系机理预测子报告,并由得到的所有所述第一体系机理预测子报告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报告文件向所述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回发;
53、当所述第一任务类型为性能预测类型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区中各个所述第二电解液数据区的存储数据提取出来作为对应的第一电解液性能预测子报告,并由得到的所有所述第一电解液性能预测子报告组成对应的所述第一报告文件向所述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回发。
5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包括: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工作流任务池、工作流任务数据库、任务执行模块、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ai模型接口库;其中,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可与任一款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的功能接口对接、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可与任一款量子化学计算软件的功能接口对接、ai模型接口库可与任一个ai模型的功能接口对接,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通过调用任务执行模块完成三类辅助任务处理:高通量筛选任务、机理预测任务和性能预测任务。若将本系统应用在高压电解液的实验开发过程中,可通过执行高通量筛选任务为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完成海量电解液筛选工作,可在得到批量电极+电解液的体系之后通过执行机理预测任务对其中的每个电极+电解液体系的分子级反应机理、界面反应机理和两极sei/cei成膜机理进行预测,可通过执行性能预测任务为高压电解液实验方完成批量电解液性能预测工作。将本系统作为高压电解液实验的一种辅助手段,降低了实验试错次数、提高了实验精度、缩短了实验周期、减少了试验成本。
1.一种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工作流任务调度模块、工作流任务池、工作流任务数据库、任务执行模块、分子动力学模拟接口库、量子化学计算接口库和ai模型接口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高压电解液实验的工作流任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